當某作業地點存在有生產性熱源,并且該作業地點氣溫高出該地點夏季室外氣溫2℃或2℃以上時,稱該作業為高溫作業。
高溫作業下人體生理功能的改變主要表現在體溫調節、水鹽代謝及血液循環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等方面的變化。當高溫超過人體調節的適應范圍時,可引起人體生理機能紊亂,發生中暑及各種病患,甚至于危及生命安全。
中暑是由于高溫、日曬等引起的一種急性疾病。
中暑的初期癥狀,首先是感到頭暈、眼花、耳鳴、心慌、乏力,嚴重的體溫會急速升高,出現突然暈倒或肌肉痙攣等現象。
中暑的發生與高溫作業人員的勞動強度、時間及身體狀況等因素有關。在悶熱及高溫環境中工作時間過長、勞動強度過大、休息條件不良、健康狀況不好(特別是年老體弱、新工人缺乏高溫環境鍛煉、適應能力差),都可能成為中暑的原因。
一般情況下,空氣濕度大、汗不易蒸發,使體內熱量蓄積過多,或者氣溫超過34℃,同是存在強烈的熱輻射、風速又小時,更容易使人中暑。
為了防止中暑,要注意做好以下幾件事:
1、正確使用勞保防護用品。防護用品能遮擋或反射侵襲體表的輻射熱,使衣服與體表之間空氣層的溫度低于外界氣溫,有利于體溫的擴散;
2、及時補充鹽分和水分,但不要暴飲;
3、大量出汗后,不要在大風量風扇前久吹或馬上用冷不沖洗;
4、夏天出汗多,人容易疲勞,食欲較差及睡眠不足時更易發生中暑。因此,要注意個人營養,吃好睡足,增強身體抵抗力;
5、在密閉設備或狹小房間內作業時,要有人監護;
6、如有人員中暑,應立即移到蔭陰涼通風場所,解開衣扣腰帶,喂服解暑藥品如人丹、十滴水等,重者馬上送醫院治療。
上一篇:職業危害管理技術有幾種?
下一篇:職業中毒的急救和治療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