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產過程
煉油基本上是在管理和各種分餾塔、裂解、重整等裝置中進行的確復雜的物理、化學過程,最終生產出汽油、煤油等動力油,并從中撮部分溶劑油(苯、甲苯、二甲苯等),副產品是產量很大的石油瀝青。大體可分為初步加工、一次加工、二次加工三個步驟。
1、初步加工:脫鹽、脫水。在高壓直流電場作用下,使原油中水滴聚集沉降,同時脫胎換骨掉無機鹽。
2、一次加工:常壓和減壓蒸餾。在常壓和減壓下加熱蒸餾,按照沸點高低將原油分餾為各種餾分。
3、二次加工:
(1)重整。在鉑或鉑錸催化劑(硅酸鋁或氧化鋁作擔體)作用下,使原料油發生重整反應,以生產高辛烷值汽油和芳香烴(苯、甲苯、二甲苯)。
(2)分子篩脫臘。用分子篩作為吸附劑,脫除原料油中的正烷烴,以降低航空用油的冰點和柴油的凝點。
(3)加氫精制(或加氫脫硫)。使原料油中的硫、氮、氧雜質與氫反應而脫除。
(4)催化裂化。用微球硅酸鋁作催化劑,使重質原料油在高溫下裂解,轉化為輕質油品。加氫裂化是使重質原料油與氫反應而裂解,以生產優質汽油等。
(5)糠醛(或酚)精制。用糠醛(或酚)作溶劑,將潤滑油分餾中不合需要的組分脫除。
(6)酮苯脫蠟。用丙酮(或丁酮)和苯的混合物作溶劑,經冷凍、過濾等過程,將潤滑油中的蠟質脫除。亦可采用尿素脫蠟。
(7)白土精制。用白土(Al2O3.2SiO2.2H2O)作吸附劑,脫除潤滑油和石蠟中的殘余溶劑、臭味和顏色等。
(8)蠟餅發汗。將蠟餅緩慢加熱,控制在石蠟產品熔點以下1~2℃,使油質和熔點較低的蠟質漸漸熔化成液體流出,以抽取不同熔點的石蠟。
(9)丙烷脫瀝青。用液體丙烷作溶劑,將減壓渣中的瀝青質脫掉,為催化裂化和制取瀝青提供原料。氧化瀝青是在高溫下加氧,使瀝青原料發生縮全反應,以提高瀝青質量。
(二)職業危害因素
石油加工過程的主要職業危害是汽油蒸氣和溶劑油蒸氣,以及硫化氫等有毒氣體。各種熱爐的崗位均屬高溫作業,以及噪聲等危害。
1、多數生產崗位都有接觸汽油蒸氣的可能,溶劑提取過程中,作業場所有苯、甲苯、二甲苯等溶劑蒸氣逸出。在常壓減壓蒸餾、加氫精制、加氫裂化、延遲焦化等過程中,均可產生硫化氫,特別是在加工高含硫原油時更為嚴重。因此,汽油、溶劑油、硫化氫中毒的危險是煉油生產中主要的職業危害。
2、潤滑油酸堿精制過程中產生的酸蒸氣,可引起化學灼傷。
3、各種加熱爐均為高溫作業,夏季可引起中暑,冬季可致上呼吸道感染。
4、噪聲的危害也較普遍。
5、使用含放射源儀表時存在電離輻射危害可能。
(三)預防措施
1、煉油生產基本上是在各種裝置和管道內進行,因此生產設備的密閉化、自動化是預防煉油生產中的職業危害的根本措施。
2、所有生產場所必須加強防火防爆措施;加強設備的管理和及時檢修,防止跑冒滴漏。
3、在精制催化、裂化、加料,過濾機、泵、壓縮機等處安裝密閉通風排毒設備。
4、清刷油槽車、貯油罐的作業工人應供給防毒面具,并有專人管理和維修。
5、對產生噪聲的設備,如加熱爐噴嘴可改用輻射式燃式噴嘴;壓縮機、鼓風機等高壓氣體出口、放氣管口設消聲器;對發生哭聲的泵應裝設封閉隔聲罩;噪聲大管線用隔聲材料覆蓋。供給作業工作防噪聲耳塞、耳罩。
6、蠟餅發汗室采用自動控溫裝置,盡量減少在發汗室內的作業時間,以預防高溫高濕的危害。
7、如存在使用放射源等放射性檢測設備時,需根據實際情況考慮采取輻射防護設施。
上一篇:制藥行業的職業危害及防護用品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