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所有從事現場工作的人員必須知道怎樣應付意外事件,熟悉緊急救護程序和急救方法,記住現場急救站和就近急救醫院的電話號碼,知道急救箱、急救站、救護車的位置。
2.職工在受聘期間因工負傷,企業將提供急救治療來保護你的健康。
3.職工在工作時間受傷,哪怕是輕微的傷害,都應向你的主管及時報告,并到醫務部門治療。隱瞞事故和傷情,最終可能會給自己帶阿來嚴重的后果。
4.職工受傷須拉開現場歇工治療,必須獲得醫務部門的休假證明后,向你的主管報告。凡歇工達一個工作日及以上的,主管應填寫“職工傷亡事故登記表”報送安監部門。
5.工傷致殘(一般指重傷)只管哦剛,應有當地市級以上勞動部門做出傷殘等級鑒定,以便獲得“傷殘證”。
6.工傷致殘職工復工,應經企業醫務勞動鑒定委員會鑒定。如果讓你返回工作崗位附帶某種限制條件(如輕體力工作),應由有關部門和你的主管共同評定,安排你從事適當的工作。
7.女職工在經期、懷孕期、哺乳期間要及時告之你的主管,以便獲得適當的照顧和保護。
8.從事高處、高溫、粉塵、有毒有害、放射性、物質等工作的職工,應定期進行身體健康檢查或職業病普查。凡患有職業禁忌病和職業病者,一般不得安排從事原工種工作。
9.現場發生人員傷害事故,除非有必要防止傷害擴大或遇有嚴重流血、呼吸停止和其他生命受到威脅的情況,否則不要移動傷員和嚴重病人,而應用緊急程序通知急救治療。
10.學會一些簡單的急救方法常識,在緊急時刻可以派上用場,甚至可以起到派上用場。這些急救方法必須在平時就學會。
(1)處理外傷出血:
●用手在傷口上實行直壓以阻止出血;
●在無骨折的情況下盡量將受傷部位抬高;
●安慰傷者并告之應松弛神經。
●召喚醫務人員及救護車到場。
(2)處理骨折:
●在處理骨折之前應先處理所有出血情況;
●切勿移動傷者,應就地處理骨折情況;
●在運送傷者之前,應將骨折部位用夾板繃帶固定;
●召喚醫務人員及救護車到場。
(3)處理一般燒傷及燙傷:
●用了你誰沖洗受傷部位或將其浸于冷水中;
●將所有受傷部位附近的戒指、皮帶、鞋子等除去;
●用消毒繃帶包裹傷口;
●切勿拿去粘著傷口的衣物;
●切勿弄穿水泡。
(4)處理腐蝕性化學物品灼傷:
●用水大量沖洗患部;
●脫下被濺污衣服;
●腐蝕性化學劑徹底洗去后,用最干凈材料制成敷料蓋上灼傷部位;
●送醫院治療。
(5)眼部灼傷,立即張開眼睛,用自來水沖洗15分鐘左右,用消毒敷料蓋住眼睛,是眼瞼不能張開(若傷者帶隱形眼鏡是,要將其除去)。
(6)心肺復蘇法:
--人工呼吸
●用手將傷者頸部托起及將其前額按下,是氣管得以暢通;
●捏緊傷者鼻孔,深呼吸后用嘴緊蓋傷者口部,向傷者急吹氣4次;
●吹氣后,細聽傷者口、鼻處放出的空氣,每分鐘重復12次,直至傷者復蘇或救護人員趕到為止。
--心外壓(此心外壓法的危險性極高,在無厄人傷者心臟已停止搏動后才可使用)
●將傷者放置于平硬的地面上;
●探出其胸骨下半部分所在位置;
●將腕部置于此部位,另一手重疊在上;
●手臂伸直下壓約4厘米左右;
●同時進行人工呼吸。
如果是一個急救員施行心外壓和人工呼吸,比率為15比2,壓心速度為每分鐘80下;如果有兩個急救員分工合作,壓新與吹氣的比率為5比1,心外壓速度為每分鐘60下。
(7)觸電救護法:
●用木棒或非導電體將觸電者挑離漏電體;
●分離后,檢查其心跳、呼吸、灼傷、或出血等情況;
●如發現傷者心臟停止跳動,這是切不可移動傷者,應立即實行心肺復蘇法。
(8)蛇咬、蜂蟄傷:
●從事野外作業,應攜帶防止蛇咬傷等必備護具及藥品;
●被蛇咬傷應使傷者立即躺下,完全靜養,不可割傷傷口,盡快送醫院治療,并告之被何種蛇咬傷;
●用冷敷料復蓋傷口;
●不可給予刺激性飲料或任其行走。
●被蜂蟄后若嘔吐、昏眩或劇烈頭痛應立即送醫治療。
上一篇:燒、燙傷自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