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撲救樓層火災,登高訓練或撲救地下倉庫火災、船舶火災時,從高處墜落,受到高速的沖擊力,使人體組織和器官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壞而引起的損傷。往往含有多個系統或多個器官的損傷,嚴重者當場死亡,從高處墜落者的摔傷部位與著地時的姿勢有關,根據墜落時的體位分析,摔傷部位的頻發順序是脊柱、股骨、跟骨和骨盆。
外傷程度的輕重并不完全有高度來決定,高度僅是其中因素之一。其他如著地點的地面性質,中途有無阻攔,有否撞擊金屬物體,傷員的體重以及其他條件如年齡、衣服、頭盔,個人的防衛能力等。現場急救方法:
㈠ 傷員身上的裝具和口袋的硬物都應去掉。
㈡ 如身上有鋼筋等硬物插在體內時,在現場不要把硬物拔出,只能在離身體最近處把硬物鋸斷后送醫院處理。
㈢ 在搬運和轉送過程中,不可使頸部和軀干前屈和扭轉。應使脊柱伸直,絕對禁止一個抬肩一個抬腿的搬運法,以免發生或加重截癱。
㈣ 創傷局部妥善包扎。但對懷疑有顱底骨折和腦脊液滴漏患者切忌作填塞,以免引起顱內壓增高和感染。
㈤ 復合傷要求仰臥位,保持呼吸道暢通,解開領口紐扣。
㈥ 周圍血管傷,壓迫傷口部位以上動脈壓至骨骼。直接在傷口上放厚敷料,繃帶加壓包扎以不出血和不影響肢體血液循環為度,通常有效。當上述方法無效時,可用止血帶,但慎用,原則上盡量縮短使用時間,一般以不超過1小時為宜,且做好標記,注明上止血帶時間/
㈦ 若心跳、呼吸停止者,作心肺復蘇術,并迅速送往附近醫院搶救。在途中也應堅持搶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