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退役的女子網球選手海寧,曾因為擔心北京的污染會引發自己的哮喘,而對來不來參加奧運存有疑慮。空氣質量,一直是各國媒體長期關注的問題。
家住在北京北五環之外的方先生,每天都要搭車到西三環知春路附近上班。他說自己并沒有多少空氣清新了的切身感受,只是覺得路面明顯干凈了許多。
而北京市環保局副局長杜少中昨日透露,和去年同期相比,北京大氣主要污染物的濃度平均下降了20%。“全世界的運動員都可以放心地到北京,參加奧運會的比賽。”
官方數據:空氣達標天數近九成
根據北京氣象局、環保局統計,今年7月1日到25日,北京市空氣質量達標天數為22天,占本月已監測天數的88%。大氣環境主要污染物的濃度,比去年同期下降20%左右。
北京市環保局副局長杜少中特意強調,“我們今年的達標天數當中的含金量提高了”。因為在同屬于二級達標天氣的情況下,去年達標天的空氣污染指數在90左右,今年則降低到了70左右。
2001年北京對奧運的承諾有三項,第一每天對四項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可吸入顆粒物進行監測;第二致力于全年空氣質量改善;第三保持奧運會期間的空氣質量良好。杜少中表示,前兩項承諾已經兌現,第三項的明確答案,則要等到奧運會結束以后才能夠做出,但已經可以對奧運會期間的空氣質量做出科學的推斷。
網上“算賬”:五萬市民計算自己貢獻
美國環保協會,是一個總部設在紐約的美國非政府組織。從1998年開始收到中國政府的邀請,在中國開展一系列環境保護方面的工作。從2006年開始,該協會和其他中國民間環保組織、媒體、社會單位一起,開展了一系列“少開一天車”、“綠色出行”等活動。
美國環保協會中國項目的負責人張建宇介紹,7月20日北京實行單雙號限行后,他們在專門設計了一個“網上計算器”,網民只要在網上標注出發點和起始點,計算器可以幫助人們計算出在采取不同的出行方式時,可以少排放多少污染物,為北京的空氣環境治理做出多少貢獻。截至到昨日,“網上計算器”瀏覽量有幾十萬,注冊人數有五萬左右。
奧運空氣質量“三問”
■運動員參賽,用不用擔憂?
每個人口眾多的城市都有很多機動車,雅典、洛杉磯等城市舉辦奧運會時,都受到過關于空氣質量的質疑。那么北京經過一系列環境治理后,能不能向各國運動員們保證,空氣可以適合競賽的需求?
對媒體的這個疑慮,杜少中表示:“北京奧運會期間空氣質量良好,可以為運動員提供良好的大氣環境,國際奧委會和相關的醫學委員會已經對此做出了結論。”他希望各國媒體廣泛宣傳北京改善空氣質量的措施、成果,以及對國際社會、運動員們的承諾,讓運動員們打消顧慮,放心地到北京參加奧運會的比賽和奧運會的各種活動。
■限行政策會不會“將錯就錯”?
人們不但關心奧運會,更關心奧運會結束以后北京的空氣質量。網上甚至已經展開討論,北京是否應該“將錯就錯”,利用奧運契機,將工廠停產限產、單雙號限行等臨時政策繼續延續下去。
杜少中稱,過去所有采取的措施大部分是長效的,奧運會期間的臨時減排措施,包括機動車限行、重污染施工工序和重污染企業減排,在奧運會以后,雖然在形式上不能原封不動地繼續執行,但是其中很重要的內容,都會作為非常有益的經驗,在奧運會后實施。奧運會作為重要的契機,使北京的環境質量得到進一步的改善,奧運會以后在新的臺階上繼續改善環境質量,建設宜居城市,讓北京人民滿意,讓中國人民滿意,讓海內外華人華僑和全世界滿意。
■看不清鳥巢是否與空氣質量有關?
本月初,BBC在網站上發了兩張照片,在同一個建筑物上一張照片是很透亮的,一張照片是顏色比較灰暗,用以說明北京的空氣質量還有問題。另外也有媒體質疑,為什么有時在近距離也無法看清鳥巢。
對此杜少中表示,北京的空氣質量確實存在著需要進一步改善的問題,但用照片去評價空氣質量,這種辦法是不科學的。霧天、雨天、黑天都看不清鳥巢,這是很自然的現象。就像在浴室里洗澡也可能看不見對面的人,但那不是污染。藍天和空氣質量有關,但又不能絕對劃等號,環保意義上的藍天是要看空氣質量監測的指數,用科學數據說話。
北京市氣象局氣象臺臺長郭虎進一步解釋,北京今年降水比常年偏多將近三成,低層的濕度非常大,6月份下旬開始,北京多是輕霧天氣,因此能見度不是特別好,造成了看建筑物稍微有些模糊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