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以來,一家房產開發公司打出有償回收廢舊電池的廣告,“點燃”了周邊居民的參與熱情。當得知國家已不提倡這么做后,他們表示將取消后期的回收活動。
這幾天,戚區周邊街道、鄉鎮的不少居民將廢舊電池拿到附近回收點,兌換小禮品。據活動主辦方介紹,10日中午去武進東青設點,兩個多小時就回收700多節廢電池,目前他們已在周邊鄉鎮、街道設過五六個點,共收集1400多節廢舊電池,同時也送出200多把雨傘以及許多環保購物袋和圓珠筆。
“這家公司的出發點是好的,但這種設點集中回收的做法目前并不可取!”市環保局輻射處李達處長表示,由于這些有損環境的廢棄物化解很難,目前各方面技術條件都達不到處理要求,國家環保總局和國家發改委等部門近年已聯合發文明確表示,在缺乏有效回收的技術經濟條件下,不鼓勵集中收集已達到國家低汞或無汞要求的廢舊電池。“集中收集處理危害大,尤其會對水源和土壤造成影響,對已經收集的,必須參照危險廢物進行安全貯存處置。”
市環衛處辦公室工作人員梁敏也告訴記者,這兩年常接到一些單位特別是高校和社區來電,詢問回收的廢舊電池如何處理,而他們則明確回復,沒地方存放,現在已不提倡集中回收。“為妥善解決這部分特殊垃圾,市里準備在夾山填埋場旁邊造一個貯存點。”梁敏建議大家,將廢舊電池化整為零分散混入垃圾箱,不失為目前行之有效的辦法。
談及廢舊電池的危害,李達認為不必過分恐慌,從2005年起,廠家已不再生產含汞電池,以前宣傳的“一節電池危害多少噸水、多少畝土壤”之類說法已經過時。據常州最大的電池生產商——達立電池有限公司銷售部于女士介紹,該公司早已不產含汞電池,由于歐盟國家不斷提高電池的環保要求,為適應市場需求,近年公司生產的都是環保型電池,其廢棄物已達到隨普通垃圾處理的標準。
記者再次聯系活動主辦方時,公司銷售部經理王忠表示,既然國家不提倡這么做,他們馬上會取消后期的回收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