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到海南旅游應該是一趟‘環保之旅’,海南的旅游管理部門應該在環保方面為游客創造條件,加強管理。”
2月1日至5日,陳先生一家參加當地一家旅行社組織的“家庭團”,來海南旅游。在五天的時間里,陳先生一家先后游玩了博鰲、萬泉河、興隆、分界洲島以及三亞的亞龍灣、南山、天涯海角等景區。一路游玩下來,已經是第三次來到海南旅游的陳先生在放松的同時,感覺到“那些糟蹋海南生態環境的行為應該杜絕”、“敗壞海南旅游經營環境的行為應該規范”。
曾經做過環保工作的陳先生,看到環境被污染的情景就會心痛。這次來海南旅游,陳先生心痛了好幾次。“每次心痛都是因為看到塑料袋、礦泉水瓶等垃圾在海灘上隨意丟棄。”陳先生說:在三亞灣,我看到也有不少的環衛工人在進行清掃,我甚至還問過他們一天要清掃多少垃圾,他們的回答是“沒有計算會清掃多少,反正就是一天下來,累得夠嗆”。
陳先生曾到過國內外不少地方,他說,如何解決景區垃圾問題,建議海南的旅游管理部門應該加強管理和引導,杜絕此類行為的蔓延,充分發揮每個游客的主動性,比如每輛旅游車上配垃圾環保袋,游客產生的垃圾不帶進景區;游客在景區內把自己產生的垃圾帶回去的,景區對其進行門票的優惠,等等。
如果說,垃圾對游客而言是一種視覺污染,那么種種不規范的經營行為便成了“心理污染”。陳先生說:“對于敗壞海南旅游經營環境的行為,也要加強管理。”陳先生說:來海南旅游的五天時間里,感覺最明顯的就是部分景區內物價高得離譜,超市售價1.5元的礦泉水要3元,一條烤魚外面1元錢,到了景區內就是10元。“來到海南之后,會認為這里的熱帶水果會便宜,誰知道一個海南本地種的木瓜就要8元錢,比老家的還貴。”
陳先生認為:高物價問題大都是在景區內發生的,海南的旅游部門和物價部門一起,治理起來應該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總之,到海南旅游應該是一趟‘環保之旅’。”他希望海南各級政府的管理者要傾聽游客的建議,積極地行動起來,推出有針對性的措施,發揮游客的積極性,保護海南這一片陽光凈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