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地震造成約600公斤苯泄漏,都江堰環保部門計劃用生物技術處置被挖出另存的受污染土壤
一場看不見的細菌大戰將在都江堰崇義鎮悄悄上演!記者昨日從都江堰市環保局獲悉,成都川西化工公司在去年5·12地震中泄漏了大約600公斤化學物質———苯。經應急處置,事故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不久就得到了有效控制,未造成人員傷亡。為徹底消除苯污染,都江堰市環保局正計劃采取生物降解技術,培養細菌對付藏匿在7500立方米土壤中的苯。據悉,這場細菌大戰將是國家有關部門批準的對災區因地震造成環境嚴重污染進行的首場治理。
挖出周圍土壤 收集地下水處理
苯泄漏 及時控制水污染
去年5月12日下午,當強烈的地震波襲過,位于都江堰市崇義鎮的成都川西化工公司埋藏于地下的原材料焦油粗苯儲存罐發生破裂,儲存在里面的約600公斤主要為苯、二甲苯、三甲苯的芳香烴類有毒化學物質被震出并發生滲漏。
川西公司員工立即將險情上報,相關化學專家及成都、都江堰環保部門專業人員火速前往現場進行了勘察,并立即啟動了應急處置預案。搶險人員調來設備挖取了儲存罐周圍50米、深3米的共計7500立方米的土壤,并修建了一個防滲、防水圍堰儲存受污染土壤;在事故點下游150米遠的地方抽取地下水,使用活性炭吸附漂浮在水上的苯類物質;將經過初步處理的地下水收集到水池,再運到都江堰市污水處理廠進行再處理,達標后再排放。
這些措施取得了明顯的效果,經過布點監測,川西公司下游地表水和地下水均已達標,水體污染得到了階段性有效控制,無人在事故中發生傷亡。
物理換土成本高 化學清洗有污染
最安全 細菌大戰有毒苯
被挖掘出來的7500立方米受污染土壤該如何處置呢?據有關專家介紹,苯類化學物質焚燒會加大毒性,而深埋又會造成更多的土壤和地下水被污染,一旦被人體吸收,將會造成極大損害。
都江堰市環保局局長馮勁說,目前,對苯類物質進行處理一般有3種方法,一是物理的翻土、換土和客土方法,成本極高,將花費上千萬美元;二是化學方法,使用化學清洗劑清洗土壤,但易造成二次污染;第三種方法就是生物降解技術,用細菌等微生物將有機污染物降解成無害無機物(水和二氧化碳),這是世界上公認的最安全有效的方法。
使用專利菌種 加點營養促生長
投400萬 明年底土壤全綠化
據都江堰市環保局負責處置項目的農村科科長王華介紹,他們已邀請了成都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的專家制作了處置初步方案。
根據該方案,工作人員將首先處置挖掘取土的位置,保證受污染土壤全程封閉運輸,不會造成二次污染;然后選擇合適的細菌,并進行繁殖培養;將細菌接種到受污染土壤,讓細菌自己完成對苯的降解;對土壤進行定期監測、觀測;完成污染治理后回填土壤;最后對回填土壤進行綠化,完成治理。
據悉,采用的細菌初步選定我國首次發現的兩種專利菌種,這兩種菌種能在24~48小時內迅速繁殖擴增,同時對多種苯類都具有降解作用。專家們還將在土壤里創造適宜菌種生長的環境和營養條件,更快地促進細菌生長和降解速度。
如果方案能順利通過,都江堰市將從今年11月開始培養這兩種菌種,明年1~3月就將接種到土壤并開始降解過程,到明年12月,所有的土壤都將會被回填并進行綠化,完成處置。
據悉,此項土壤污染治理項目已獲得國家發改委、國家林業局、環保部、農業部和水利部五部委的審核批準,預計將投入資金400余萬元。
下一篇:哈爾濱百個生態建設和環保項目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