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記者一到江北公園人工湖附近時,就聞到了強烈的腐臭氣味。湖邊的水面上,依然飄浮著大量翻著白肚皮的魚。湖面上,一名撐著鐵皮小船的工作人員正在用網兜把死魚撈上船。小船靠岸時,該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上周四(3月26日)晚上降了一場大雨,從周五開始,湖面上就不斷地出現死魚。“最開始沒得好多,但后來越來越多,公園管理處就安排我們把死魚撈起來找地方深埋,以免再次造成環境污染。到現在已經拖了2車死魚出去了。”當記者問及死魚的原因時,該工作人員表示不清楚。
從與該工作人員和路過的市民交談中,記者了解到,每年一到入夏的時節,江北公園人工湖都會出現大面積的死魚,事后死魚都被撈起來進行深埋處理,但一到入夏,還是會發生,成了江北公園環境治理的一道難題。“今年發生得還比較早,但出現在大雨之后,估計是由于水溫溫差過大,魚群密度過高引起的。”一位經常在公園散步的老者告訴記者,“希望有關部門能想辦法徹底根除這種現象,讓老百姓能真正享受公園的優美環境。”
管理處:系污水流向湖中所致
為詳細了解死魚的原因,記者來到了江北公園管理處。工作人員將記者帶到了公園人工湖靠催科山方向的一角。記者看到,一股污水不斷地從該角落的水溝里流出,大大污染了湖中的環境。“今天天氣不熱,還聞不到什么氣味。在夏季天氣熱的時候,發出的臭味刺鼻熏人,而且蚊子蒼蠅亂飛。”一工作人員說道。
“而且湖中的水相對不流動,污水一進入湖中,就會對魚群的生存造成威脅,一遇下大雨,山上的污水、流杯池社區的生活用水、雜物等全部經水溝流向湖中,使得對湖水的污染大大加劇。這就是為何每年一入夏就有大量魚群死亡的緣故。”管理處副主任王子龍告訴記者,2006年以來,催科山上相繼建成了2個養豬場,然后就不斷有含有大量豬糞的污水從山上流到湖中。后來經公園管理處和附近居民的反映,養豬場方修建了一個化糞池,但化糞池一滿,污水仍然源源不斷地流出,起不到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