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光國批示排查桃花溪垃圾山
記者回訪遭不明身份男子圍堵,被強迫要求刪除照片
6月12日,《20億治污剛完 桃花溪又立垃圾山》一文報道了北部新區白鶴村出現一非法渣場,已傾倒有10多萬噸的垃圾,而垃圾山就位于剛剛治理干凈的桃花溪岸邊,覆蓋了新建不久的綠地。
見報當天,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光國作出批示:“如此先治理后污染的典型,重慶環保世紀行可否作為深入排查解剖的麻雀。”昨天上午,重慶環保世紀行記者再次到現場采訪,發現運渣車依然絡繹不絕地在桃花溪旁倒垃圾。采訪中,兩名記者還遭遇暴力威脅。
非法渣場仍紅火
河水已發黃發臭
昨上午9時10分,記者在陳庹大橋上看見,不斷有運渣車前往北部新區白鶴村非法渣場傾倒垃圾,10多名拾荒匠在渣場內活動。傾倒的垃圾形成約3層樓高的小山,如同桃花溪兩岸綠化帶上的一個毒瘤,非常刺眼。
離渣場約500米,就是市政部門修建的現代化“陳庹路垃圾中轉站”。記者在半小時內作了個統計,進中轉站倒渣的車只有一輛,而非法渣場來了十余輛,形成鮮明對比。據悉,陳庹路垃圾中轉站每噸處理費65元,每車大約需600元。而非法渣場每車只需40至60元,價格差距懸殊。
非法渣場坐地收錢,不需付出任何成本。按每天進場200車次計算,就可收入1萬多元。但周邊居民和桃花溪卻為此付出沉重代價——桃花溪市政公司估計,這里裸露堆積的垃圾達十多萬噸,未經任何處理,空氣中始終彌漫著臭氣,大片綠地被覆蓋,土壤遭到污染。受垃圾滲漏液的影響,附近的桃花溪水已開始發黃發臭。水中除了人工養殖的少量植物外,水生動物很少,生態狀況嚴峻。歷經20年心血、投入20多億元治理的桃花溪,治污成果正危在旦夕。
市環保局對此非常擔心,有關負責人認為,重慶的小河污染治理已有20多年歷史,桃花溪是目前唯一治理成功的河流,基本改變了黑水面貌,值得珍惜。
四男子圍堵記者
刪除照片才放行
昨上午9時50分,記者正沿桃花溪上游往下行,剛剛靠近非法渣場對面河段。突然沖出4名不明身份的青年男子,其中一名手中拿著很薄的皮包,里邊有刀刃狀物體。“誰叫你們拍的,站住。”四人把記者團團圍住,搶奪相機。
記者奮力保護相機,僵持了一會兒。一男子給人打完電話,像是得到指示:“把相機里的照片刪了,讓他們走。”于是4名男子強迫記者打開相機,要求把里面的照片刪干凈,然后兩人在前,兩人在后,“押”著記者離開現場。
離開途中,不時有運渣車進來,有的還剎一腳,和這些人打招呼。他們一直把記者押到原三峽油漆廠后門,才分散離開。
警方已介入調查
捉獲兩名嫌疑人
昨上午10時30分許,記者來到高新區公安分局報案。一名警官說,前不久,九龍坡區市政執法人員和桃花溪公司前來執法,阻止運渣車非法傾倒,被一群閑散人員圍住,該分局接警后,出動警力才將執法人員解救出來。
桃花溪市政公司向記者證實,該渣場聚集的閑散人員,平時有人在附近放哨。發現警察靠近,就四散奔逃。發現市政執法人員或記者采訪,就采取暴力手段抵抗。桃花溪公司和市政執法人員多次遭到威脅,不敢執法,只好任其傾倒。如何消除這一巨大的環境隱患,一直沒有提上議事日程。
由于白鶴村歸石橋鋪派出所管轄。昨上午,警方將記者的報案材料轉交石橋鋪派出所。左濤所長說,該非法渣場不但污染環境,還影響了周圍市民正常生活,一家企業的經營也受到影響,汽車不能正常通行。昨上午10時許,他們接到白鶴村另一起報案,緊急出動抓獲了兩名嫌疑人。其中一名隨身攜帶刀具,自稱有前科。昨晚,經記者指認,其中一人正是圍堵記者的青年。警方表示,如果發現黑勢力參與其中,將堅決清理干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