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企業排污超標,空氣質量出現不正常情況,水環境監測出現不良信號……當這些環境問題出現的時候,環保部門工作人員會及時在監控系統上發現,同時,安裝在環保部門的報警設備會發出報警,環境監督執法人員也會收到報警短信息。昨天,記者隨“津沽環保行”了解到,天津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環境預警監測中心正式建成并投入試用,今后開發區將通過實施環境監控預警系統實現區域全方位的環境監控。
據了解,環境預警監測中心是以區環保局內DLP大屏幕顯示等設備為控制中心,結合各種與之配套的應用服務器建立的一套環境監控預警系統,它將全面實現環境管理的信息化和自動化,今年5月底就已進入試運行階段,年底將正式啟用。系統將視頻與監測數據結合起來,繪制成直觀的圖形和視頻圖像。通過大屏幕,環保部門可以對該區域的空氣污染情況進行實時監控。重點地區設置監測點,安裝“電子眼”,即時采集污染源排放數據。通過這套預警系統,監測人員在中控室內即可掌握開發區重點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數據及圖表,得到空氣環境、水環境、噪聲環境的即時數據。在環境出現問題的時候,系統會通過網絡、報警、短信等方式通知到主管部門和人員。
待系統全部建立后,中央控制系統將和天津開發區內80多家水污染源、廢氣污染源企業終端實現連接,環保部門能夠實時掌握區內污染物排放情況。隨時掌握環境空氣中污染物的變化趨勢、了解當前影響空氣質量的主要污染物,以便采取措施及時應對。
為了保證開發區的環境,今年該區還會采取更多的環保措施,包括推進中水回用,發展水務產業,推進改造新水源一廠,新建新水源二廠、三廠及相應配套管網,使中水回用率達到40%以上,同時推進固體廢物資源化和循環利用。今年,開發區確保化學需氧量排放控制在4000噸/年以內,確保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5900噸/年以內,促進“綠色招商”,做好招商項目特別是重大項目的環保審批協調服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