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將培育適應寒區生態環境的“綠色超級稻”
8月11日,我國將在黑龍江省開展耐冷水稻種質資源遺傳基礎研究,力爭培育出適應寒區生態條件的“綠色超級稻”。
由作物遺傳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與黑龍江大學共同建立的東北開放合作基地10日掛牌成立。
中國科學院院士張啟發表示,該基地的建立將為提升我國農業生命科學總體水平發揮積極作用。作物遺傳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東北開放合作基地建立后,將立足于黑龍江省的生態特點,利用現代分子生物學手段研究寒地作物遺傳規律,克隆植物特異基因,改良寒地作物遺傳特性,創造寒地作物育種新材料,培育滿足寒地種植業需要的作物新品種。
黑龍江省普通高校分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主任、黑龍江大學教授李榮田介紹,與我國南方的“綠色超級稻”不同的是,“寒區綠色超級稻”并非雜交稻,而屬于純系品種,是適應黑龍江生態條件的綠色超級水稻,基本不打農藥、少施化肥、節水且抗旱。
中國科學院院士張啟發帶領的作物遺傳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團隊,以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水稻重要農藝性狀相關功能基因組學研究”為依托,大規模開展水稻功能基因組研究,建立和完善了水稻功能基因組研究的技術平臺,此次與黑龍江大學開展合作,不僅對黑龍江的糧食生產,而且對我國的糧食安全具有一定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