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是我國第3屆“城市無車日”。在這個特定的日子里,大量公車“封存休息”,機動車在劃定的“禁區”內還路權于行人和非機動車,步行者、騎車者在這片區域出行,再次體驗到輕松、安全。
“無車日”已過去,但社會對無車出行的關注,不應隨著這個日子而淡化,在綠色出行的道路上,沒有終點。
倡綠色出行市民熱評之時提建議
連日來,讀者對本報倡導綠色出行反映熱烈。市民王女士說:“看似最習以為常的問題,卻是市民最關心、最希望解決的問題。感謝大河報對出行者的關心!
市民連先生說,百花路南段道路狹窄,隨意停放的機動車更加重了行人通過的難度。在二環支路果品批發市場附近,大量的攤位和汽車把人行道全部占滿……從讀者的反映來看,市區的次干道和區管道路,與城市主干道相比,尤其顯得擁擠!耙话氲缆繁粰C動車占了,人行道上也是機動車,導致每天上下班的時候,小路上的自行車很難走得動!
有讀者提出,交管部門應增設交通設施,完善信號燈的作用。讀者史先生稱,位于福壽街和正興街交叉口的紅綠燈,直行和右轉同時放行,大量右轉機動車駛入路口,導致行人和自行車很難全部通過路口。“應該將路口的行人直行信號,和機動車右轉信號全部分開!蓖瑫r,市民寧先生說,若能將非機動車道和機動車道完全分開,兩條道的通行速度都將得以提高。
針對機動車保有量快速增長的趨勢,市民裴先生說,政府應限制私家車大量涌入鬧市區,同時加快發展公交事業,“增加公交車輛,增設BRT線路”。
選“難行之最”期望綠色出行能順暢
昨日,本報發出“鄭州難行之最”路段評選后,市民紛紛“舉報”身邊的難走道路。
“花園路北環立交橋下大坑連小坑,特別是一下雨,行人只能從橋上走,很危險。如果走橋下,自行車或電動車肯定被陷。”市民張女士說,這里的橋下涵洞應是“鄭州最難行的立交橋”。
部分市民則反映,南陽路北環立交橋走起來像“迷宮”,連指示標牌也沒有,根本弄不清“南北”,步行或騎車經過時很受影響。
昨天,市民電話投訴最多的仍是國基路!皣房梢哉f是鄭州最難走的路了。這條路,坑洼不說,還沒路燈和人行道,走起來真是非常危險!21世紀社區等附近小區的居民紛紛反映國基路的問題。
市民劉先生反映說,十八里河宇通公司南門道路坑坑洼洼。宇通公司南門門前的道路向西直到向陽路的200米路段,崎嶇不平,而且是土路,最深的坑洼處有30厘米。
家住琥珀名城小區的市民溫先生說,天倫路與中州大道交叉口南北兩側大概10米的距離,有好幾個大坑,最深的大概30多厘米,而且路面積水。
家住煙廠社區的王先生說,煙廠西街是條小路,可這里也是大坑小坑遍布。“這條路雖然不寬,但車輛和行人很多?佣嗦氛,非常難走。”另外,他還提起新鄭路就頭疼。因為這里的路也有不少坑,多處路面破損。
另外,昨天市民趙先生來電反映說,中原西路康樂里門前向西到伏牛路之間非常不好走,人行道都被飯店占用,本身路就不寬,現在被占了很多,根本沒辦法走。
“我們這里天天挖溝修路,紅旗路(經三路和政七街這段)建議改造成山地摩托車賽道,這樣比修平坦的成本低。”市民馮先生用戲謔的語氣說。
行人上街頭爭路權務須注重守法
在對行人和非機動車的出行環境給予關注的同時,一個客觀存在的現實同樣不容忽視——目前,有相當數量的行人和非機動車出行時,沒能自覺遵規守法,闖紅燈、亂串道、不按規定路線騎行等各種交通違法行為,也給交通環境“增添負擔”。
兩天來,記者先后在交通高峰期,到一些交通流量大的路口觀察體驗,發現非機動車和行人在出行過程中的違法行為,不在少數。
前天下午2時30分,在經三路和農業路交叉口,南北方向的直行信號燈亮起綠燈,但在路口東北角,自東向西過馬路的3名行人,依然小跑著搶在機動車起步前穿過路口。讓人驚心的是,一輛電動車沿路口東北角的非機動車道,直接斜插繞行路口,駛上經三路,其身后還跟著兩個“同伴”,逼得直行方向剛起步的機動車頻頻急剎車。
20分鐘內,僅該路口,就有80余次的行人和非機動車交通違法。而在花園路緯五路口、花園路農業路口、經三路黃河路口等處類似情況同樣存在。
“以前沒開車,總是抱怨機動車交通違法,擾亂了正常的出行秩序,現在開上車了,才發現,原來行人和非機動車的交通違法行為也不少,更讓人煩。”李先生成為有車族前后的態度變化,道出了時下有車族和無車族之間在出行上的“利害紛爭”。
而更多的司機則認為,和機動車交通違法動輒要面臨“電子眼監控”、高額罰款乃至刑事責任相比,很少有行人或非機動車為自己的交通違法行為付出代價,近乎“零風險”的違法行為助長了違法行為。
對無車族交通違法現象,同樣感到頭疼的,還有作為城市交通管理者的交警部門。采訪中,不少一線交警認為,作為城市交通管理頑疾的行人和非機動車交通違法,除素質因素外,主要還在于法律約束力度薄弱。
在《道路交通法》中,對行人和非機動車交通違法后承擔的法律責任做出了明確約定:“行人、乘車人、非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關于道路通行規定的,處警告或者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罰款;非機動車駕駛人拒絕接受罰款處罰的,可以扣留其非機動車。”近年來,鄭州市也出臺多項措施,通過與違法人單位文明評先掛鉤等行政手段,遏制行人與非機動車的交通違法行為。
不少交警認為,避免無車出行中的交通違法,主要還得靠行人和非機動車自覺守法,同時,配套的法律約束在現實中也應有操作性。
一些社會人士認為,城市中,汽車日益增多,作為弱勢群體的行人和非機動車采取違法方式通行,雖可滿足一時的快捷,也會讓日益復雜的路況交通變得更加兇險莫測!坝熊囎搴蜔o車族,行人和機動車,雙方都是城市道路的主角,彼此應是和諧共存的關系,而不應為了爭奪行路權成為你死我活的對頭。只有雙方都能從我做起、文明出行,城市的交通才會變得暢通無阻,不管這一天是不是無車日。”
在我們的城市中,希望少一些占道經營,以方便更多的市民綠色出行。
下一篇:閔良臣:無車日,其實是種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