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污染減排彰顯“綠色”發展動力
污染減排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的重要手段,當前已日益成為一種文明生活方式和經濟發展模式。
2009年各地區各部門真抓實干,工程減排、結構減排和監管減排三大減排措施全面推進,污染減排取得了重要成果,也得到了環境質量改善的有效印證。
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二氧化硫“十一五”減排目標可望提前一年實現,化學需氧量年度減排目標可望如期實現。
工程減排措施進展超過預期。記者從環境保護部獲悉,截至2009年6月底,三年半時間內全國新增城市污水處理能力4068萬噸/日,已完成“十一五”規劃新增城市污水處理能力目標的90.4%,全國污水處理率由2005年的52%提高到現在的約70%,有的省已實現縣縣建成運行污水處理廠。
8000余家重點工業企業新建了廢水深度治理設施,工業治污改造投入大幅增加,治污技術水平明顯提高。全國新增燃煤脫硫機組1204臺、裝機容量4.12億千瓦,其中新增現役燃煤脫硫機組719臺、裝機容量2億千瓦,已超額完成“十一五”期間新增現役脫硫裝機1.67億千瓦的任務,脫硫機組裝機容量占全部火電機組比重由2005年的12%提高到現在的約67%,遠高于美國39%的水平;一批鋼鐵、石化、煉焦、有色金屬等企業完成了煙氣二氧化硫治理工程。
結構減排措施穩步推進。截至2009年6月底,三年半時間內全國累計關停小火電5407萬千瓦,已提前一年半完成“十一五”期間規劃關閉小火電5000萬千瓦的任務;2006年到2008年,累計淘汰水泥、煉鐵、煉鋼、煉焦等落后產能1.4億噸、6059萬噸、4347萬噸和6445萬噸,浙江和河南兩省已全部淘汰立窯水泥生產線。500多萬噸污染嚴重的造紙產能被淘汰,完成“十一五”期間要求關閉650萬噸產能任務的76.9%;淘汰關停酒精企業產能50多萬噸、味精產能10萬多噸、檸檬酸產能4萬多噸,總體實現了任務進度趕上時間進度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