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沒有取得環保部門頒發的排污許可證,更沒有取得環評評估的木材加工廠,四周垃圾隨意堆放,每天直排的濃煙熏黑了蔚藍的天空,在恒祥木業加工廠居住的農民連洗過的衣服都不敢曬在外面,黑煙中漂落下來黑色的粉塵落在農民種植的蔬菜上厚厚的一層,肆意排放的污水直接排放造成當地農民稻谷年年減產,嚴重的田塊甚至是絕收……就這樣一個外來企業竟在四川省高坪區南江鄉已經生產了兩年多的時間,當地群眾怨聲載道,多次向高坪區相關部門反映,此事至今仍沒有得到妥善的解決。愛護環境就是愛護人類自己,當這樣的污染企業嚴重危害著老百姓的生存環境時,我們的職能部門該做些什么?
無防火設備無購銷登記
企業安全讓人憂
2010年1月28日下午,記者前往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區恒祥木材加工廠進行采訪。走進工廠的大門,占地百余畝面積的廠房內見到處都是已經被加工后堆放在庫房里的木片和木板,生產車間里加工木材的機器飛速運轉著,木屑飛揚,工人們正在緊張有序地做著手頭的活,面對記者的拍照均熟視無睹。工廠的空地上,存放著堆積如山的松樹、杉木,廢棄的木屑堆積得到處都是。在生產車間里記者還看到,所有的工人都沒有佩帶安全帽,生產機械周圍也沒有任何防護設施,廠棚里到處都是私拉亂接的電線縱橫交錯,作為木材加工企業,連起碼的消防設施都沒有,更不要說配備滅火器材,走遍全廠都看不到警示標語,不敢想象如稍有不慎發生火災后將會是如何的后果,在距離生產車間不到20米的周圍都是工人們的住宿。
高坪區南江鄉一名姓劉的鄉長告訴記者,恒祥木業是高坪區的招商引資企業,老板是福建人,廠房占用的地是以前修建南廣高速公路留下來的堆料場,現在是租賃來的。由于工廠的污染大,當地老百姓也經常找我們政府反映情況,但我們也沒有辦法啊!環保局都管不了,我們作為最基層的政府也無能為力。根據《森林法》第二十九條規定國家根據用材林的消耗量低于生長量的原則,嚴格控制森林年采伐量。國家所有的森林和林木以國有林業企業事業單位、農場、廠礦為單位,集體所有的森林和林木、個人所有的林木以縣為單位,制定年采伐限額,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林業主管部門匯總,經同級人民政府審核后,報國務院批準。
企業負責人林老板告訴記者,企業所需要的木材大都是從重慶運輸過來的,鄰近的縣收購得很少。當記者要求看看每天的木材收購和銷售登記簿時,該廠的管理員說沒有登記簿,更不能向記者提供所有木材的檢疫證明和相關的運輸手續。
監管失控
高坪區環保局責任重于泰山
當天下午3點20分,記者在恒祥木業的廠門口撥通高坪區環保局朱局長的手機,現場電話向他舉報這家企業非法排污現象并敦請執法人員出現場,這位朱局長說今天局上的人都在開會肯定無法出勤。記者隨后電話向南充市環境保護局舉報了此事。十分鐘后高坪區環保局的朱局長給記者打來電話:我們馬上派劉副局長來現場檢查工作。
一個多小時,一位自稱是高坪區環保局分管綜合的劉副局長的人趕到了恒祥木業廠門口。劉副局長介紹說恒祥招商引資進來的企業,環評是肯定沒有的,從去年開始當地就有群眾不斷向他們局舉報,執法大隊都來了好幾回,該處罰的都處罰了。非常遺憾的事,這位劉副局長沒有作詢問筆錄只是帶著我們在廠區走了一圈就誠懇邀請記者回城吃晚飯,被我們婉言拒絕。
事后記者來到高坪區環境保護局采訪,該局負責人隨后叫環保執法大隊隊長拿來了恒祥木業的相關資料,并反復向記者強調保護環境就是保護人類自己。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對招商引資企業有著嚴格的條件和標準,就是要有雄厚的資金和技術生產力,更應符合環保條件,保持生態平衡。在提供的資料中記者看到,恒祥木業已辦理了工商營業執照和高坪區林業局頒發的木材加工經營許可證。當記者問及所提供的資料當中為什么沒有環保部門頒發的排污許可證和進行環評論證時,一名姓劉的女副局長告訴記者,像他們這樣的企業,我們環保部門是不可能給他發證的,因為他們的排污和環評絕對無法達到環保要求和標準的。
政府態度曖昧
事態持續發展
恒祥木業長期直排嚴重影響當地居民生活,兩年來,部分村民不停向區環保局上訪,但是恒祥木業直排濃煙的現象并沒有什么改變。在高坪區環保局朱局長辦公室,記者問及為什么這一現象至今無法改變,朱局長說:“我們環保局能做的就這些,如果要關停一家企業,根據相關規定需要區政府才能做出這種決定”。
2010年2月25日,高坪區南江鄉的老百姓又一次給記者打來電話反映恒祥木業的濃煙滾滾。記者很無奈地把這個情況反映給高坪區分管環保的趙畝副區長,趙畝副區長當即表示責令環保部門查處。然而一周過去了,記者發稿前一直都沒有高坪區相關部門對此事的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