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水能資源最豐富的“三江流域”,近來捷報頻傳——
8月25日,隨著瀾滄江中下游電站小灣4號機組投產,中國水電總裝機容量突破2億千瓦,繼續穩居世界水電第一大國地位;
26日,中國水電開發100周年紀念大會將在云南舉行;
早在7月18日,麗江已收到喜訊,國家發改委已正式下文,核準金沙江中游梯級電站金安橋水電站的開發。繼以華能集團為首的瀾滄江水電開發大步推進后,金沙江中游的水電開發似乎正全面“開禁”。
然而,金沙江中游,具有豐富物種資源的虎跳峽仍面臨著建與不建電站的爭議。
“龍盤和兩家人電站都不建了。”8月18日,云南省環保廳環保處方處長在電話里對本報記者說。但云南金沙江中游水電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高盈孟卻說:“龍盤和兩家人沒說不建。”
為避免公眾質疑,虎跳峽水電站曾改名為龍盤水電站。這是金沙江中游開發的“龍頭”工程。
保護和開發的力量仍在博弈。就在以節能減排為名,水電開發大舉提速之際,有環保部門人士告訴本報記者,這次水電開發紀念大會,他們并沒有收到任何邀請。
兩電站“復活”
金沙江中游西起云南麗江石鼓鎮,東至攀枝花市的雅碧江口,長564公里,落差838米。共規劃有龍盤、兩家人、阿海、梨園、金安橋、龍開口、魯地拉和觀音巖“一庫八級”電站,電站總裝機容量為2058億千瓦,相當于1.1個三峽水電站,總投資累計高達1500億元。
按照開發主體劃分,前四級由云南金沙江中游水電開發有限公司負責,金安橋則以民企漢能控股為主,龍開口主要是華能的地盤,魯地拉由華電開發,觀音巖則是大唐集團的“肥肉”。
事實上,幾大發電集團已把持金沙江中游開發。云南金沙江中游水電開發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華電、華能、大唐、漢能控股和云南省開發投資有限公司分別持股33%、23%、23%、11%和10%。
金安橋水電站的獲批,使水電開發“未批先建”再一次獲得勝利。
7月18日,在麗江舉行的金安橋水電站下閘蓄水工作安排部署會議上,有關負責人通報,該電站終于獲得了國家發改委的核準。
“按照工程進度,金安橋水電站計劃在11月5日下閘蓄水,確保12月25日首臺機組發電。”一工作人員介紹,這是目前建設工地上提出的口號。
按照水電開發審批程序,取得國家發改委的“準生證”后,有水利廳批準企業的開工申請,才可進入主體工程的實施階段。金安橋獲批后不到半年,怎么就將投產發電?
這個總投資約139億元的金沙江中游第五級電站,早在2006年1月9就完成了大江截流。但后來因“未批先建”多次被叫停,直到這次才被核準。
高盈孟解釋,現在要求節能減排,發展水電是必然,這可能是金沙江中游開禁的原因之一。
正因為此,去年6月,在環保風暴中被叫停的兩個電站龍開口和魯地拉也“復活”。
去年1月,龍開口和魯地拉都實現了大江截流,去年6月11日,環保部做出行政處罰,責令兩電站停止主壩建設,并按照“集團限批”的原則,暫停了金沙江中游所有的水電開發項目。
和金安橋有所不同,被叫停時,龍開口和魯地拉甚至連環評這關都沒過,就更不用說發改委的批文了。
“今年7月,龍開口和魯地拉電站都通過了環評,就等待國家發改委的核準了。”云南省環保廳環評處方處長在本報記者采訪時說,地方環保部門能做到就是對前期“三通一平”發環保批文,至于最終的環境影響報告書,則是由環保部把關。
但據媒體報道,就在上述兩電站被環保部叫停期間,施工都在加班加點的進行,澆筑混凝土的工人在修圍堰。
“獲發改委核準的下一個或是阿海!”麗江市移民開發局局長樹發青說。7月23日,金安橋水電開發及移民搬遷安置工作情況通報會上,他顯得很興奮。這一說法也得到了環保部門的證實。
但不得不承認的是,一旦獲批,這又是一個“未批先建”的水電項目。去年1月,阿海已完成大江截流。去年3月11日,環保部才通過了該項目的可研階段環評報告。
“梨園和觀音巖慢一些,也在努力中,環評還沒過。”今年8月19日,高盈孟在本報記者電話采訪時說。
“公司上下對項目核準、大江截流兩大目標一定要堅定信心,只要有1%的希望,我們都要全力以赴,做出100%的努力。”8月13日,大唐觀音巖水電開發公司總經理陳侃說,同時他也強調,要做好“兩手準備”。
很顯然,觀音巖電站也并沒有完全按照審批程序的進度在施工。
龍盤與兩家人建站爭議
那么,金安橋破冰,是否意味著大啟金沙江中游所有電站的核準大門?
“龍盤和兩家人電站不建了。”云南省環保廳環保處方處長對本報記者說。由于忙于手頭事務,他并沒有說太多。但在高盈孟的口中,卻是另一番說法。“龍盤和兩家人沒說不建。”
這注定又是一次環保力量和開發企業之間的博弈。
從2004年以來,《金沙江中游河段水電開發規劃報告》通過國家發改委審查后,虎跳峽水利樞紐工程就被推薦為近期開發工程。
然而,報告一公布,引發軒然大波。各界人士呼吁將虎跳峽這樣寶貴的遺產留給世界和子孫萬代。長江第一灣和虎跳峽對三江并流順利入選世界自然遺產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中國政府也向世界承諾,將不遺余力保護這一地區獨特的生態環境。
該報告所依據的《長江流域綜合利用規劃簡要報告》也在爭議中于2005年送回修編。兩年后,更名為龍盤的虎跳峽水庫開始新的選址工作。兩家人壩址需隨龍盤壩址變動而變動,“一庫二級”水電站至此擱淺。
據初步估算,虎跳峽大壩工程將導致近10萬人移民,其中少數民族占70%以上。更為嚴重的是,虎跳峽一帶地質活動頻繁,是活躍的地震帶。1996年麗江曾發生7級大地震,嚴重的滑坡導致金沙江斷流。
“其他水電就算核準,虎跳峽項目也不一定會上。最關鍵的是移民問題難以解決。虎跳峽不上,壩址將會上移,但庫容將因此減少,調節能力達不到選址虎跳峽的程度,對以下七級發電能力肯定會有影響。利益集團仍將博弈。”8月2日,四川省地礦局區域地質調查隊總工程師范曉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