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多年的經濟高增長,令中國面臨環境和資源的嚴峻挑戰。國家環境保護部政策法規司司長楊朝飛近日在上海表示,中國面臨的環境來自于經濟增長方式比較粗放等五大根源。
楊朝飛是在上海舉行的“節能環保高峰論壇”上作上述表示的。此次論壇由財經媒體集團第一財經主辦、三菱電機承辦。
楊朝飛說,近年來中國對環境保護越來越重視,在減排工作順利推進的同時,生態保護和建設也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成效。
楊朝飛坦言,中國目前正面臨較為嚴重的環境和資源問題,而環境問題的產生來自于五大根源:一些地方重經濟發展,輕環境保護;經濟增長方式比較粗放,一些重污染產業仍存在過剩情況;貿易結構不合理,導致“高價進口資源,廉價出口產品,把污染留在國內”的情況發生;一些領導群眾的環保意識有待提高,工業技術也比較落后;部分地方環保執法不夠嚴格、監管不力。
楊朝飛表示,中國已經制定了節能指標和環保指標,這兩項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指標是政府向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其完成事關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事關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事關中國的國際形象。
據楊朝飛介紹,中國的節能減排措施包括四個方面:結構減排、工程減排、管理減排和政策減排。“目前國家正在稅收、信貸、價格、保險、證券、貿易、政府采購、生態補償等方面制定有利于環境保護的政策。這些政策的制定和出臺,可以激勵企業和廣大群眾,提高他們參與環境保護的積極性。”楊朝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