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性皮膚病是指勞動者由于在生產過程中接觸化學、物理、生物等職業性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皮膚病。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在生產過程中接觸新化學物質和新材料的機會越來越多,由此而引發出來的職業性皮膚病問題也越來越常見。據報道,在某些生產過程中,長期接觸氯酚、焦油、機械潤滑油、石油、石蠟等化學物質的生產工人中,其職業性皮膚病發生率可達15%以上;而在從事炭黑生產的工人中,其職業性皮膚病發生率竟高達60%以上。職業性皮膚病已成為我國最常見的職業病之一。
根據職業性皮膚病常見的臨床表現及主要致病原因大致可將職業性皮膚病分為以下幾類:
1、職業性皮炎。包括接觸性皮炎、光敏性皮炎、電光性皮炎、放射性皮炎等類型。主要是因接觸化學物質、紫外線、放射線等有害物質所致。 2、職業性皮膚色素變化。包括職業性黑皮病和職業性白斑兩大類。其中職業性黑皮病主要是指長期接觸煤焦油、橡膠添加劑、某些顏料、染料及其中間體等引起的一種特殊的慢性皮膚色素沉著為主的皮膚病。職業性白斑則是指長期接觸苯基酚、烷基酚類等化學物質而引起的皮膚色素脫失。
3、職業性痤瘡。是指由煤焦油、氯化物等引起的痤瘡樣皮損。
4、職業性潰瘍。是指鉻、鈹、砷等化合物引起的鳥眼型潰瘍。
5、職業性疣贅。是指長期接觸瀝青、焦油、頁巖油等在接觸部位發生的扁平疣、尋常疣或乳頭瘤樣皮損。
6、其它類。主要包括職業性角化過度、皸裂、職業化癢疹、職業性浸漬、糜爛、職業性毛發改變、職業性指甲改變等,主要是由各類化學、生物因素所致。
由于職業性皮膚病因素眾多,在臨床上表現各異,往往同一致病因素可引起不同臨床表現,而同一臨床表現又可由不同致病因素引起,并且大多數職業性皮膚病又無特異性臨床表現,所以在臨床上很容易被誤診和漏診,因此建議可疑患者一定要盡早地去當地職業病防治所就診。
職業病的診斷程序和要求有別于普通疾病,有其嚴格的規定。首先患者必須帶上單位出具的職業史證明材料,在通過一些常規檢查及特殊檢查后,還得由當地職業病診斷專家小組集體討論來確診,并開出專門的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方可生效。
鑒于職業性皮膚病與工作環境有密切的關系,因此治療的首要辦法就是要暫時脫離產生致病因素的崗位,避免繼續接觸;其它治療辦法一般無特殊可言,大多采取對癥、消炎等皮膚病常規治療方法效果就很好。其根治措施還在于加強工作場所的通風防毒效果,以及個人防護措施的落實。
上一篇:電石危險特性與防護常識
下一篇:勞保手套的種類及適用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