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生產性粉塵?
答:粉塵是能夠較長時間漂浮存在于空氣中的固體微粒。在勞動生產過程中形成的粉塵,叫做生產性粉塵。它是污染作業環境,損害勞動者健康的重要職業性有害因素。
2.生產性粉塵有哪些?
答:①無機粉塵:礦物性粉塵如石英、石棉、滑石、煤等;金屬性粉塵如鉛、錳、鐵、鈹、錫、鋅等。人工無機、粉塵如金剛砂、水泥、玻璃纖維。②有機粉塵:動物性粉塵如皮毛、絲、骨粉塵;植物性粉塵如棉、麻、谷物、亞麻、甘蔗、木、茶粉塵等。人工有機粉塵如有機染料、農藥、合成樹脂、橡膠、人造有機纖維粉塵等。
3.哪些作業活動可能產生生產性粉塵?
答:生產性來源非常廣泛,礦山開采、鑿巖、爆破、運輸、隧道開鑿、筑路等;冶金工業中的原料準備、礦石粉碎、篩分、配料等,機械制造業、原料破碎、配料、清砂等,耐火材料、玻璃、水泥、陶瓷等工業的原料加工;皮毛、紡織工業的原料處理;化工原料加工、物品包裝以及寶石首飾加工等。
4.什么是塵肺病?
答:在工農業勞動生產過程中,長期吸入生產性粉塵而發生的以肺組織纖維化為主的疾病。塵肺對我國作業工人健康危害最大、最廣泛的一種。肺的代償功能很強,塵肺患者可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無明顯自覺癥狀,但X線胸片也呈現較為顯著的影像改變,塵肺病的診斷主要以接觸粉塵作業為前提,根據國家塵肺X線診斷標準進行診斷。
5. 除了肺臟,其他器官可能受到粉塵的損害嗎?
答:體表長期接觸粉塵可導致堵塞性皮脂炎、粉刺、毛囊炎、膿皮病等,金屬磨料可引起角膜損傷、渾濁。瀝青粉塵可引起光感性皮炎。吸入鉛、砷、錳等引起中毒。
6.我國法定塵肺病的種類?
答: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規定十二種塵肺列為法定職業病,它們是:矽肺、煤工塵肺、石墨塵肺、炭黑塵肺、石棉肺、滑石塵肺、水泥塵肺、云母塵肺、陶工塵肺、鋁塵肺、電焊工塵肺、鑄工塵肺。
7.什么性質的粉塵危害最大?
答:粉塵中含游離二氧化硅的量越高,則引起的病變越嚴重,病變發展速度越快。如含游離二氧化硅70%以上的粉塵,往往形成以結節為主的彌漫性纖維化病變,病程進展較快,結節且易融合。而游離二氧化硅低于10%的粉塵所引起的肺內病變,則以肺間質纖維化為主,發展較慢,且不易融合。此外,粉塵在肺組織中溶解度大小,粉塵的直徑、比重、形態、硬度等對人體的危害都有一定的關系。直徑小于5微米的粉塵對機體的危害性較大,也易于達到呼吸器官的深部。
8.粉塵作業工人的衛生保健措施?
答:粉塵作業工人的衛生保健措施有:①就業前的健康檢查,及時發現從事粉塵作業禁忌癥,如活動性肺結核、慢性肺部疾病、嚴重的慢性上呼吸道和支氣管疾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等職業禁忌疾病。②進行定期健康檢查,早期發現塵肺病人,及時采取防治措施。③定期對粉塵作業環境進行監測。了解作業場所勞動條件,及時落實或改進防塵措施,改善勞動條件。④加強粉塵作業工人的個人防護,常用的個人防護用具有防塵口罩、防護面具、防護頭盔和防護服等。粉塵作業工人必須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如勤換工作服、班后洗澡、保持皮膚清潔。還應加強營養、勞逸結合、生活有規律。
9.用人單位應采取的八字防塵措施是什么?
答:思想上重視,措施落實,塵肺是可以預防的,根據經驗總結的八字防塵措施是:革——技術革新;水——濕式作業;密——密閉塵源;風——抽風除塵;護——個人防護;管——維修管理,建立各種規章制度;教——宣傳教育;查——及時檢查評比,總結經驗和定期測塵,健康檢查。
10.塵肺病有哪些常見并發癥?
答:矽肺常見并發癥有肺結核、肺及支氣管感染、自發性氣胸、肺心病等。矽肺和并發癥互相促進,一旦出現并發癥,并且進展家具,甚至危及生命。石棉肺常見并發癥有肺部感染、肺心病、肺氣腫、肺癌。石棉纖維致惡性腫瘤,特別是肺癌和惡性間皮瘤發病遠遠超過普通人群和其他塵肺患者。
11.患了矽肺有什么癥狀?
答:得了矽肺后最常感覺到的是氣短,早期只是在重體力勞動時出現,以后在一般勞動甚至休息時也出現氣短,病情嚴重時在靜止狀態下也感到呼吸困難,甚至不能平臥,胸痛、胸悶也是最早感受到的,一般在陰雨天、勞動后或劇烈咳嗽時更為明顯,常是能忍受的隱痛、鈍痛、脹痛或刺痛。早期矽肺有輕度干咳,晚期或有并發癥時(尤其是肺部感染),則有咯痰、咳嗽加劇,痰中帶血。患者有心悸、消化功能減退,少數患者可有失眠。易疲勞、煩躁、注意力不集中等。
12.塵肺病的診斷依據?
答:診斷塵肺必須有明確的接觸生產性粉塵的職業史為前提,參照作業場所現場勞動衛生學調查資料,以作業人員合格的高纖伏X線后前衛胸片為依據,根據國家塵肺X線診斷標準,參考動態觀察資料及塵肺流行病學調查情況,結合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查,排除其他肺部類似疾病后,方可做出診斷。《職業病防治法》規定,承擔職業病診斷的醫療衛生機構在進行職業病診斷時,由三名以上取得職業病診斷資格的執業醫師集體診斷,發給塵肺病診斷證明書,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應當由參與診斷的醫師共同簽署,并經承擔職業病診斷的醫療衛生機構審核蓋章。
13. 哪些醫療機構可以診斷塵肺病?
答:《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職業病診斷應由省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批準的醫療衛生機構承擔。未取得省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批準的醫療衛生機構不得從事職業病診斷。
14.電焊工為什么會患塵肺?
答:電焊工塵肺是長期吸入高濃度的電焊煙塵而引起的以慢性肺纖維化改變為主的一種塵肺。電焊作業時在電弧高溫作用下,焊芯、藥皮、焊接母材發生復雜的冶金反應,生成大部分為氧化鐵,并可含二氧化硅、氧化錳、氟化物、臭氧、各種微量金屬和氮氧化合物的混合物煙塵或氣溶膠,逸散在作業環境中,電焊煙塵粒徑很小,易經呼吸道進入肺部而引起電焊工塵肺。
15.得了塵肺病怎么辦?
答:對于塵肺病,目前尚無根治辦法,我國研究了多種治療塵肺的藥物,如克矽平、檸檬酸鋁、漢防己甲素等,積極對癥治療和預防并發癥尤為重要,注意營養,生活規律化和做適當的體育鍛煉;安置原則:塵肺一經確診,必須立即調離接塵作業,按傷殘程度分級情況安排是否從事體力勞動。
16. 粉塵作業工人是否要定期職業健康檢查?其時間間隔如何?
答:定期健康檢查的目的是及時發現塵肺患者并觀察病情變化,同時根據塵肺發病情況對粉塵危害作出衛生學評價。以利采取有效的防塵措施。發現有職業禁忌癥者,亦可及時調離粉塵作業。健康檢查的間隔時間大致如下:作業環境粉塵濃度大,含游離二氧化硅高,塵肺發病嚴重的單位,其經常接觸粉塵的工人應每1-2年檢查一次;凡粉塵濃度低、塵肺發病工齡長、發病較輕的單位,其經常接觸粉塵的工人可每2-3年檢查一次;凡粉塵濃度已達到國家規定的衛生標準,并能長期保持的單位,其體檢間隙可放寬到3-5年,但對可疑塵肺者或工齡較長的工人,仍應每1-2年檢查一次。
17.如何選擇防塵口罩?
答:首先是口罩的阻塵效率。一個口罩的阻塵效率的高低是以其對微細粉塵,尤其是對5 微米以下的呼吸性粉塵的阻隔效率為標準。一般的紗布口罩,其阻塵原理是機械式過濾,也就是當粉塵沖撞到紗布時,經過-層層的阻隔,將一些大顆粒粉塵阻隔在沙布中。但是,對一些小于5 微米的粉塵,就起不到阻隔作用。第二是口罩與人臉形狀的密合程度。因為空氣就像水流一樣,哪里阻力小就先向哪里流動。當口罩形狀與人臉不密合,空氣中的危險物一樣會從不密合處泄漏進去,進入人的呼吸道。第三是佩戴舒適。其要求包括呼吸阻力要小,重量要輕,佩戴衛生,保養方便。許多口罩都采用拱形設計,既能保證與人臉形狀的密合良好又能在口鼻處保留一定的空間,佩戴舒適。
18.脫離了粉塵作業還會患矽肺嗎?
答:從事矽塵作業時,已吸入肺內的矽塵,還會在脫離接觸粉塵后,繼續在肺組織內發生毒作用,若干年后胸片復查仍可發現有矽肺者。這種以往接觸過矽塵,但未在工作期間發病,調離粉塵作業時攝片也未發現有矽肺,而調離后從事非粉塵作業后若干年,胸片復查發現了矽肺者,稱之“遲發性矽肺”。所以矽塵作業工人調離粉塵作業后仍有可能發生矽肺,故定期體檢不能忽視。
19.定期測定作業場所空氣中粉塵濃度有什么好處?
答:空氣中粉塵濃度的高低對塵肺病的發生、發生的時間以及嚴重程度等都有直接的關系。為了評價作業場所空氣中粉塵的危害性,評價防塵措施及其效果,加強粉塵作業場所的衛生監督和防塵技術措施的管理,保護職工的安全和健康,促進生產的發展,必須定期對粉塵作業場所空氣中粉塵濃度進行監測。
20. 我國對于粉塵危害的控制有哪些法律法規?
答: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塵肺病防治條例》、《勞動法》、《礦山安全法》、《安全生產法》、《煤礦安全監察條例》,《GBZ 2.1-2007 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第1部分:化學有害因素》規定了各類粉塵的職業接觸限值等。
下一篇:電焊作業對電焊工人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