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職業危害,正確使用個體防護用品,即是對自我生命的尊重,也是企業安全生產的一個重要環節。
職業危害
職業危害是指從業人員在勞動過程中因接觸有毒有害物品和遇到各種不安全因素而有損于健康的危害。
職業性有害因素是指勞動者在不良的勞動環境和勞動條件下工作時,由生產過程、勞動過程中產生的可能影響勞動者健康的某些因素。例如石粉過篩時產生的粉塵;油漆工在刷漆或噴漆時散發出來的苯、甲苯、二甲苯或其他有機溶劑都稱為職業性有害因素,也叫生產性有害因素。
職業病
職業病是指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職業病的種類和名稱
根據《職業病防治法》的有關規定,納入職業病范圍的職業病分為塵肺、職業性放射性疾病、職業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職業病、生物所致職業病、職業性皮膚病、職業性眼病、職業性耳鼻喉、職業性腫痛、其他職業病十類共115種。
常見的職業危害類型及控制措施
職業病危害類型 危害 控制措施
高溫作業 中暑:
1、熱射病
2、日射病
3、熱痙攣
4、熱衰竭 1、車間合理設計:操作遠離熱源,熱源盡量設在車間外
2、隔熱:用循環水爐門、水箱、瀑布、水幕等,也可用濕潤麻布、帆布隔熱
3、通風、降溫:采用自然通風或機械通風
4、保健措施:供給合理飲料或營養
生產性噪音 1、損害聽覺系統
2、影響神經系統
3、刺激心血管系統
4、抵制消化功能 1、嚴格執行工業企業噪聲控制設計范圍及噪聲衛生標準
2、控制和消除噪聲源
3、合理規劃和設計廠區和廠房
4、控制噪聲傳播的技術措施:吸聲、消聲、隔聲、隔振
5、個人防護
6、合理安排勞動休息
振動 1、雷諾氏綜合癥
2、白指
3、神經衰弱綜合癥 1、綜合治療
2、調離振動作業進行治療,并適當療養
3、病情嚴重者不得參加振動作業
生產性粉塵 1、職業性呼吸系統疾病
2、局部作用
3、中毒作用 1、制定防塵工作計劃和必要的規章制度,切實落實綜合防塵措施
2、技術措施:濕式作業、密閉、吸風、除塵
3、衛生保健措施
4、定期體檢
苯中毒 1、中樞神經系統癥狀
2、造血系統異常
3、神經衰弱綜合癥 1、以無毒和低毒的物質代替有毒的物質
2、密閉生產工藝減少苯接觸
3、通風排毒
4、定期體檢
5、佩戴勞動防護用品
勞動防護用品的選用
勞動防護用品是防止職業危害的最后一道防線,使用勞動防護用品的工人,要提前進行培訓。
【防護耳塞、耳罩】
常用的聽力防護用品有耳罩和耳塞。在高溫高濕情況下最好使用耳塞。在粉塵多的環境中,最好使用有墊蓋的耳罩或者使用可棄型耳塞。 反復性短時間的噪聲暴露環境中,耳帽及帶耳塞都適用于反復性短時間的噪聲暴露;工作過程中有信息性聲音的環境,在工作過程中必須聽受高頻率的信息性噪音之處,最好使用在頻率范圍內有均勻的聲音衰減特性的聽力保護器;有報警信號及語言交流的環境,最好使用在頻率范圍有均一的聽力防護用品。
【安全帽】
常用的頭部防護用品主要有安全帽、防護頭罩和工作帽。安全帽不能再有酸、堿或化學試劑污染的環境中存放,不能放置在高溫、日曬或潮濕的場所中,以免其老化變質。佩戴時一定要將安全帽戴正、戴牢,不能晃動,要系緊下頜帶,調整好后箍,以防安全帽脫落。不能在安全帽上隨意添加或拆卸組件,以免影響其原有的防護性能。
【身體防護服】
全身套服或者大衣,是用棉布制成的,有些是一次性使用的。如果是全身套服,在清洗時要做出安排,防止破壞其工業衛生要求,如在處理油及化學品時使用的情況下,當衣服不能保持清潔和及時更換有可能會導致皮炎和皮膚癌的形成。
【防護手套】
不同材質制成的手套有不同的用途。皮革手套主要用來防摩擦、防熱。Pvc橡皮手套主要用來防摩擦、防水、防油、防漆和有限的化學品防護。布或尼龍手套便于手工操作時使用。橡膠手套便于電絕緣工作時使用。金屬甲片主要用來防切割。
【防護鞋】
防護鞋使用時應注意:保護足趾安全鞋、膠面防砸安全鞋、防刺穿安全鞋屬于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在選用時,首先應確認該產品的制造商是否具有國家頒發的安全標志證書和生產許可證。保護足趾安全鞋應防止水濕透幫面,以免霉變和影響防護功能,穿著時應避免接觸酸、堿腐蝕性物質。膠面防砸安全鞋穿著應避免接觸油、酸、堿類或其他腐蝕性物質,以防鞋靴受到損傷,影響防護性能。
【眼睛保護用品】
眼睛保護用品一般可分為3類:安全眼鏡,用于預防低能量的飛濺物,如金屬碎渣等,但不能抵御塵埃,也不能抵御高能量的沖擊。要易于更換。安全護目鏡,用于預防高能量的飛濺物和塵埃,在經過進一步處理后,也能低于化學及金屬液滴。面罩,提供對整個面部的高能量飛濺物的保護,同時加上各種過濾片后,可以處理各種類型的輻射。
防護要點
1、 凡進入施工現場要配戴安全帽。
2、 進入切割、打磨、燒焊、切焊現場,要配戴防護眼鏡。
3、 進入噪音工作環境,要配戴護耳器。
4、 進入粉塵作業現場,要配戴過濾式防塵口罩。
5、 進入有毒氣體現場時,要配戴供養式或供氣式防毒面具。
6、 進入有機溶劑、腐蝕性和其他損壞皮膚的工作現場時,應使用相適應的手套。
7、 進入特定的工作環境時,必須穿著工作服和安全鞋,不要穿拖鞋與漏趾鞋進入施工現場。
8、 接受定期的體格檢查。
《職業病防治法》賦予勞動者的權利有:知情權、培訓權、拒絕冒險權、檢舉控告權、特殊保障權、參與決策權、職業健康權、損害賠償權。同時對勞動者的相關義務作出了規定:勞動者應履行勞動合同、學習和掌握相關的職業衛生知識,遵守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規章和操作規程,正確使用、維護職業病防護設備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發現職業病危害事故隱患應當及時報告。
上一篇:焊接對健康的危害
下一篇:怎樣防治職業性白內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