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害品的危害及防治——四乙基鉛
2006-04-12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四乙基鉛是最常見的有機鉛,是無色油狀液體,略具水果香味。由氯乙烷與鉛鈉合金作用而制得。
分子式:C
8H
20Pb。相對分子質量:323.44。熔點:-136℃。沸點:195℃(分解)。飽和蒸氣壓:0.13kPa(38.4℃)。閃點:93.3℃。密度:1.66g/cm3。溶解性:不溶于水、稀酸、稀堿液,溶于汽油、苯、乙醇、乙醚等多數有機溶劑。
可燃燒,遇高熱、明火或與氧化劑接觸,有引起燃燒的危險。受高熱分解放出有毒的氣體。燃燒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
危險貨物編號:61097,UN編號:1649,CAS號:78—00—2。
主要用途 汽油抗震添加劑,提高辛烷值,也用于有機合成
健康危害表現 人在生產環境中空氣含四乙基鉛濃度達到100mg Pb/m
3時,吸入1小時即可造成急性中毒。濃度為1mgPb/m
3,吸入8小時也可發生中毒。
四乙基鉛為劇烈的神經毒物,最易侵犯中樞神經系統。
急性中毒:初期癥狀有睡眠障礙,當天出現嚴重失眠,并伴有頭痛、頭昏、幻聽、健忘、惡心、嘔吐、言語不清、步態失常、手震顫等,往往有血壓、體溫、脈率降低現象(三低癥);嚴重者出現狂躁型精神病表現,意識錯亂,胡言亂語,哭鬧無常,打人等,甚至四肢或全身肌肉強直性痙攣,心臟與呼吸功能障礙,可因虛脫而死亡。
慢性中毒:主要表現為神經衰弱綜合征和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捎小叭桶Y”和腦電圖異常。少數患者可有消化道癥狀,如食欲減退、晨起時惡心、上腹部不適等。病情重者可有心前區壓迫感、心慌、多汗、體溫波動和發作性暈厥,稱“間腦綜合征”。進一步可發展成中毒性腦病,出現神經和精神方面的癥狀和體征。
急救措施 脫去污染的衣著,先用無鉛汽油擦洗,再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污染的皮膚,因為四乙基鉛極易通過皮膚吸收。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通暢。必要時進行人工呼吸。誤服者給飲大量溫水,催吐、洗胃,或用硫代硫酸鈉溶液洗胃、導瀉。就醫。
預防措施 生產過程實行機械化、自動化、密閉化、隔離式操作。加強局部排風和全面通風。
中國衛生標準(MAC):0.005mg/m
3(皮膚),使生產環境空氣中的濃度降低到標準以下。
四乙基鉛分裝、調配、運輸、裝卸要有專用設備,防止跑、冒、滴、漏。若造成地面污染時,可用漂白粉液或高錳酸鉀溶液及時處理。
當接觸其濃度超標時,要佩戴防毒面具。在緊急事態搶救或現場處理時,要佩戴空氣呼吸器。穿防護服。戴防化學品手套。工作服和手套等應定期用1%~5%氯胺溶液浸洗。工作現場禁止吸煙、進食和飲水。工作后要徹底清洗、更衣。
加鉛汽油應作特殊標記(如加入紅色或黃色顏料),禁止用乙基鉛汽油代替溶劑汽油作用。
改革煉油業的工敢,提高汽油的辛烷值,使汽油減少或不加四乙基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