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 一次接線圖
另外,該補償裝置的布置方式為室外防護箱型式。所謂防護箱,即用鋼結構作為框架、四周及屋頂填充彩鋼復合板而制作的小室,占地面積小,同時內部立體空間也小,無專用的維護、檢修、巡視通道,也不利于布式熱通風,在夏季時內部溫度經常達到50℃以上。然而,對于并聯電容器而言,運行溫度是保證電容器安全運行和使用年限的重要條件。可以看出,箱內溫度過高,也是導致電容器發熱損壞的原因之一。
2對策
2.1配置分組保護
針對單相接地故障等引起的過電壓,現場在電容器分組回路中加裝了不平衡保護,即開口三角電壓保護,如圖3所示,將TV的一次側與單星形接線的每組電容器并聯,二次線圈結成開口三角形,在三角形連接的開口處接1個低整定值的電壓繼電器(可加裝時間繼電器),其動作出口接至分組跳閘回路,并發出信號上傳調度。值班人員根據動作信息,判斷跳閘原因,若是接地故障,待故障消除后,可重新投入運行;若是電容器內部故障,則讓該組退出運行。自2006年6月投運以來,故障時動作可靠,電容器運行良好。
圖3 單組開口三角電壓保護接線
2.2充分利用VQC裝置的自動控制功能
VQC裝置,即無功電壓綜合自動控制裝置,能夠實現對變壓器有載分接開關的自動調整,和電容器的自動循環投切,達到無功就地平衡、電壓合格的目的。但上述功能的實現,依賴于該裝置運行方式的設置。一般而言,VQC裝置有4種運行方式,即電壓電容綜合自動、電壓自動電容手動、電壓手動電容自動、電壓電容均手動。對于該110kV變電站和其他無人值守站內的VQC裝置,明確規定必須設置為電壓電容綜合自動方式,無特殊情況不得任意改變。因為如果將運行方式設置為電壓電容均手動,就相當于沒有安裝VQC裝置;若單將電容設置為手動,則因目前調度監控中心很難控制到電容器各分組投切開關,易出現固定1組或多組投切的情況,可能導致類似故障中4C、4L嚴重發熱的情形;若單將電壓設置為手動,則增加了值班人員的工作強度。同時,兩者當中任何一個設置為手動,都將影響自動綜合控制的效果,使VQC裝置的功能得不到充分利用。
另外,將其運行方式設置為電壓電容綜合自動后,有可能調壓次數增加、分組投切開關動作頻繁,有些檢修、維護人員認為會影響有載分接開關和投切開關的使用壽命。這是一個誤區,因為設備本身在制造、生產時,已經考慮到此方面的要求。
在采取上述兩項措施的同時,針對此次事故,還在室外防護箱內加裝了測溫裝置和自啟動軸流風機,并計劃對A站進行VQC改造和更換2臺主變壓器。
為了防止此類故障的發生,除了配置必要的保護、充分利用VQC裝置、合理選擇補償裝置的布置方式以外,還應加強設計時的設備選型,如選用單相式集合并聯電容器,以減少事故發生的損失。同時,還應重視并聯集中補償裝置安全運行,加強巡視,定期清掃、測溫、試驗等。
上一篇:低壓中性線斷線的危害與防范措施
下一篇:電抗器保護用避雷器故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