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行業具有高溫高壓、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生產連續化等特點,一旦發生火災,如果得不到及時撲滅或有效控制,后果不堪設想。撲滅或有效控制儲罐、裝置的大火,必須搞好平時的消防綜合演習。通過演習,達到檢查滅火方案是否科學、消防隊員素質是否合格、消防設備設施是否完善、指揮系統是否暢通、各部門能否各盡其職等的目的。
視演習為實戰。目前我國石化行業還沒有條件建立起像BP、PREMCOR等大型石油企業那樣的具有模擬石化行業特點的消防演習基地,即向演習基地里的塔、容器、管道里注上油、氣等介質,制造出真實的火災場景,讓消防人員或義務消防人員在撲救中鍛煉和強化滅火的實戰能力和臨戰心理。一般企業在進行消防演習時,先假設某個罐、設備著火,然后根據火場上可能出現的各種復雜情況制定滅火預案,進行演習。由于臨戰氛圍不強,參演人員緊張程度不夠,動作隨意,甚至嘻嘻哈哈,達不到演習目的。因此必須要求參演人員高度重視消防演習,視演習為實戰,嚴格按照實戰要求完成所有程序。
一旦油罐著火,根本撲滅不了嗎?撲滅油罐大火,確實有相當大的難度。液化氣罐著火后,由于壓力、物料未卸完,不僅不能立即滅火,還要等它燒完,否則會引起嚴重爆炸事故;原油罐一旦著火,極易產生“突沸”現象,給滅火人員帶來極大的生命危險。但是,這并不意味只要油罐著火,就只能消極等待。1993年金陵石化公司1萬立方米汽油罐冒頂著火,大火雖燒了十多小時,但仍被撲滅,最后只損失了幾十噸油;2001年泰國某石油公司兩臺3萬立方米汽油罐著火,最后也被撲滅;1991年科威特油井大火最后都被一一撲滅。由此可見,一般油罐著火,只要有足夠的滅火設備、充足的水源和泡沫,措施得當,都可以撲滅。
合理制定演習計劃。火災的發生通常分四個階段,即初起階段、發展階段、猛烈階段和熄滅階段,制定演習計劃應圍繞這四個階段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
報警
在火災的初起階段,由于著火區域周圍的空氣溫度較低,火焰底部的可燃氣與補充的新鮮空氣混合處容易辨識,此時的火易于被撲滅。根據經驗,在起火后的十幾分鐘內,如能將火及時撲滅,是防止火勢蔓延的最關鍵時期。
因此,在生產區域內,只要有著火現象,不論范圍大小,發現人員都必須立即向消防部門報告,以免貽誤時機,然后再向生產調度及其它部門報告。報警內容包括:報警人單位姓名,著火部位,火的性質(油、液化氣、電器等),有無人員傷亡,火勢大小狀況等。
工藝處理
生產調度部門接警后,(根據實際情況決定)迅速通知崗位操作工切斷著火的油罐、裝置里的進料,并將易燃物料轉移到距著火點較遠的罐、設備內(相鄰罐、設備也處于危險境地,應盡量避免輸送易燃物料,必要時也要將相鄰罐、設備內的物料外移),并打開相鄰罐、設備的冷卻水噴淋、現場消防設施等進行初步撲救;同時覆蓋或隔離著火區域的地溝、油井等,防止火情向外延伸。
操作人員應及時啟動消防泵,確保消防水壓穩定在7~12MPa。相關單位要準備好著火區域內相關物料的安全信息、工藝管線、設備圖等,以便查閱。
發生火災單位要及時清點本單位及在其區域內工作的所有人員,積極尋找失蹤人員和救助傷員。
氣防救護
石化行業一旦發生火災,常伴隨有毒有害氣體泄漏,因此氣防站最好設置在消防隊里,做到消防車到,氣防人員也到,這樣就可以在最短時間里將中毒人員救出并進行現場搶救。
參加演習的氣防人員應做到:配戴好相關氣防器具及準備好救人工具;迅速將受傷或中毒人員抬離現場,置于上風口進行搶救,如解開中毒人員衣襟,進行人工呼吸等,要像撲滅初起火災那樣抓緊最初的幾分鐘救人;參加演習的氣防救護車進入裝置現場,必須帶好阻火器,?课恢貌坏米璧K消防工作進行。
滅火作戰
消防隊接到報警時,要準確填寫接警內容,接警電話要有錄音。值班指揮人員要根據著火地點和火情特點,按預案要求合理調配消防設備和人員,按照消防出動、火情偵察、戰斗展開、撲救行動和滅火結束等步驟進行滅火作戰。
消防出動 從消防人員穿戴好個人裝備到消防車駛離車庫的時間不能超過1分鐘,消防車到達著火區域不得超過5分鐘。此過程中要避免引發次生的事故,如交通事故等。
火場偵察 消防車到達現場后,要盡快查明情況,確定主導風向和掌握火場消防設施的狀況,確定滅火的主攻方向與戰術布置,切不可脫離當時的實際情況。車輛到齊后,就按滅火方案展開。
戰斗展開 戰斗展開時要堅持“先控制,后滅火”原則,合理分配到達現場的消防力量。
•根據主導風向調整好消防車的布置,主戰車一定要置于上風口或上側風口,炮口噴發的泡沫最好能對準火焰底部的“窗口”,即火焰在燃燒時形成的負壓進風口,否則泡沫很難打進罐內,形成火焰、空氣與可燃氣隔絕層;
•如不能在著火初期階段滅火,火勢將很快轉入發展和猛烈階段。經過一段時間燃燒后,周圍空氣溫度較高,未能完全燃燒的煙氣會猛烈燃燒,烘烤周圍罐、裝置里的設備和管線,罐、設備或管線可能會因溫度過高而變形或爆裂,鋼管框架可能坍塌。這時要加大冷卻水量,如可能,應及時加大下風口的罐、設備壁的冷卻力度,合理使用消防水源。
•火勢迅猛后,指揮人員會制定好其它消防車的增援或自己撤退的路線,各消防車的站位不能阻礙該路線,要能進能退。
•消防隊員除利用好自備的消防車力量外,還要充分利用現場的一些固定、半固定消防設施,如固定消防炮、水噴淋、泡沫站等進行撲救。
撲救行動
著火初期階段,及時趕到現場的消防指揮人員應擔當現場臨時總指揮,負責現場的滅火工作。當火場指揮部成立后,再將權力移交。
靠近火焰的消防隊員要穿戴好必要的隔熱服或其它防毒用具,防止灼傷或中毒。
使用水槍時,消防隊員要充分利用掩體,將水對準罐、設備壁,禁止盲目射水。
火場指揮部
能否有效撲滅大火,火場指揮部能否發揮作用很關鍵。
•現場指揮部設立的位置要有明顯標識,如白天掛紅旗,晚上掛紅燈等,以方便各方人員聯絡,F場總指揮應是最清楚情況的領導,總指揮或其他指揮人員最好有袖標之類的標識。不要頻繁更換指揮人員。
•現場指揮部位置設立要合理,不要離火區太遠也不能太近,原則上要能看清火場,又能在火勢擴大時不會危及指揮部的安全。
•指揮系統的聯絡通訊要有正確的方法和措施,演習時,避免使用不防爆的手機等物品。
•相關人員要及時匯報火情發展情況,指揮部要及時調整作戰方案,確保各項物資供應到位。
火場警戒及交通管制
保安部門接警后,要及時對著火地區實行火場警戒和交通管制,閑雜人員一定要遠離著火區,以免火勢蔓延時造成人員傷亡。同時,做好接應前來增援的消防車的準備。
相關部門的配合
各相關部門接警后,及時組織人員到指揮部報到。要保證滅火藥劑等物資的供應,尤其是搶修人員(機、電、儀)要帶好相關的搶修工具及管道的夾具等到達火場,隨時根據指揮部的要求,開展搶修任務。
演習結束
演習結束后,要有專門人員檢查演習現場,檢查余火及消防設備,特別是消防水系統,確保處于備用狀態;各單位要向指揮部匯報本單位人員情況,防止遺漏失蹤人員。
演習結束后,指揮部要組織各專業、各部門人員對演習進行總結,針對演習中出現的問題改進滅火預案,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有信心守住企業安全的最后一道關口。
上一篇:丁二烯裝置的防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