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火災的定義與分類
(一)、火災的定義
在時間和空間上失去控制的燃燒所造成的災害。(GB5907-86)
(二)、火災的分類
火災分為A、B、C、D四類(GB4968-85)
1. A類火災:指固體物質火災。這種物質往往具有有機物性
質,一般在燃燒時能產生灼熱的余燼。
如木材、棉、毛、麻、紙張火災等。
2. B類火災:指液體火災和可熔化的固體火災。
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瀝青、石蠟火災等。
3. C類火災:指氣體火災。
如煤氣、天然氣、甲烷、乙烷、丙烷、氫氣火災等。
4. D類火災:指金屬火災。
指鉀、鈉、鎂、鈦、鋯、鋰、鋁鎂合金火災等。
二、公共場所發生火災的原因及預防措施
公共場所發生火災的原因及預防措施
公共場所發生火災絕大多數都是人為造成的,其主要原因是:
1. 由于用電設備和用電量變化無常,為了臨時用電在原有的線路上接入大功率的電熱設備,使其長期過載運行,破壞了線路絕緣,引起火災。
2. 有的電工對線路缺乏維護和檢修,致使年久使用的線路絕緣破損后發生漏電、短路等引起火災。
3. 有的火災是銅鋁導線連接,接觸不良或使用時間過長,造成接觸電阻過大。打出火花或接點溫度過高引起的。
4. 使用移動燈具的插頭和插座接觸不良而發熱;照明燈具的位置與可燃物的距離過近,也會因溫度過高而考燃起火。
5. 人們使用熨燙服裝的電熨斗、修整發型的電吹風、焊接儀器設備的電儀器鐵等,用后忘記切斷電源,擱置在可燃的基座上;或者用完后,余熱未散,立即裝入可燃的包裹內,因溫度過高引起火災。
6. 公共場所人們使用的電熱杯、電爐子、電褥子等電熱設備長期通電,或忘記關閉電源開關,也容易造成火災事故。
7. 公共場所人們隨額意吸煙,亂扔煙頭或火柴桿,也是造成火災的主要原因。
例如: 1985年4月19日哈爾濱天鵝飯店的火災事故,就是一美國人晚上酒后躺在床上吸煙引著被褥起火造成的,致使中外旅客10人死亡,7人受傷,不但造成了很大的經濟損失,而且造成了很大的政治影響。
8. 有的火災是影劇院、俱樂部在演出時,為了增強演出效果,使用鞭炮、煙火等易燃易爆物品引起的。
9. 有的火災使維護公共場所時,違章使用電、氣焊不采取安全措施使火花落在可燃物上引起的。
10. 有些場所停電時,一些人便使用蠟燭照明,忽視安全,引燃幕布等可燃物或動用明火找東西等引起的。
為了有效的預防公共場所發生火災事故,除對人們加強防火常識教育外,還必須采取以下安全措施:
① 在公共場所使用電熱設備時,要遠離可燃物。如使用的紅外線取暖器等,因它表面的溫度很高,若靠近易燃物質,很容易引起火災。
② 使用的照明燈具要與可燃物質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否則,照明燈具若緊貼在木板或其它可燃物上,其危險性也時很大的。因為燈泡的表面溫度很高。比如 60W的白熾燈,表面溫度可達135-180℃;100W的白熾燈,表面溫度可達170-220℃所以當燈泡與可燃物接觸時間一長,就會引著起火。
③ 人們使用電熨斗熨燙服裝,或使用電吹風修整發型時,用完后,應及時將電源切斷,并放置在不燃的基座上,燈余熱散盡后,再收存起來。不要用完后,立即裝入紙箱內,那樣其余熱會引著其它可燃物品,而發生火災。
④ 在公共場所人們維修電器設備使用的電烙鐵,用完后,也應先拔掉電源插頭,然后放在不燃的基座上或放在水泥地上,千萬不要放在地板上和書桌上,以防溫度過高而引起地板和書桌等可燃物起火。
⑤ 住在賓館和飯店內的客人,盡可能不要使用點熱杯和電褥子等電熱用具。如確因身體所需,可先請示服務人員,經同意后,方能使用,并注意看管。電褥子的連續使用時間一般不超過 4個小時。應注意,切莫偷偷的使用,更不要將電熱杯等放在床下燒水或做飯。那樣一旦遇有急事,外出辦事等忘記切斷電源,長時間通電,杯干后會造成線路起火。
⑥ 在收聽收看完收音機、電視機節目后,要及時關閉電源,當人們離開房間時,要將電源插頭拔掉。
⑦ 在參加公共場所活動時,盡可能不要吸煙。假若要是吸煙的話,煙頭或火柴桿一定不要隨便亂扔。要放在煙灰缸或痰盂內。否則扔掉的煙頭或火柴桿因風吹、腳踢等弄到床下,柜臺里,遇可燃物質,就會引起火災。因為煙頭的表面溫度很高,一般可達200-300℃,中心溫度可達700-800℃。而可燃物質的燃點大都在煙頭表面溫度以下,如紙張130℃,松木250℃。所以,吸煙時煙頭或火柴桿亂扔時十分危險的。特別是扔在電梯井、垃圾井、電纜井危險性更大。因為在這些部位可燃物質很多,極易引起火災事故。
⑧ 住在賓館、飯店的客人,一定要吸取哈爾濱天鵝飯店的火災教訓,不要躺在床上吸煙,特別是酒后臥床吸煙。以防入睡后煙頭掉在被褥上引起火災。年紀大的老人和病人臥床吸煙時,應友有人照看。
⑨ 劇場、俱樂部因劇目需要演員吸煙時,要有專門人管理,以防將煙頭扔到幕布或布景上引起火災。
⑩ 當參加公共場所活動時,要禁止易燃易爆物品帶入。因為易燃易爆物品,一旦遇到明火,即可起火爆炸。如劇場、俱樂部演出時,使用的發令槍紙、鞭炮、煙火等易燃易爆物品,應有專人監護,并遠離可燃物。
11. 公共場所停電后,使用蠟燭等照明時,要離可燃物遠一些,并將其固定在非燃燒體的材料上。同時現場不能離人,當人員要做其它的工作暫離現場時,要將蠟燭熄滅。防止蠟燭燃燒到最后或倒后引著其它可燃物起火,造成火災事故。
12. 安裝電器設備時,一定要按照額定電流安裝。切不可超容量安裝。
(三)、裝空調話防火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調越不越多地進入了尋常百姓家。目前,正是裝空調火爆的時候。家庭安裝空調要注意防火問題:
安裝空調前要檢查入戶電源線及電表,以防過載。一般家用空調的耗電功率為1-3千瓦,其電源線路的安裝和連接必須符合額定電流不低于5-15安的要求,并設置單獨的過載保護裝置。
正確使用家用空調器。不要短時間內連續切斷或接通空調器電源。當停電或拔掉電源插頭后,一定要記住將選擇開關置于“!钡奈恢,使用時再接通電源,重新按啟動步驟操作。
空調器必須采取接地或接零保護,熱態絕緣電阻不低于2歐姆才能使用,對全封閉壓縮機的密封接線座應經過耐壓和絕緣試驗,防止其導致外溢的冷凍油起火。
空調器周圍不得堆放可燃物品,窗簾不能搭在窗式空調器上。
不得改裝空調器,增加其使用功能。
(四)、請慎用無繩電話機
無繩電話機,憑借“無繩”這一優勢和特點,要使用中顯得十分便捷,從而日漸被人們所接受,單位及居民使用者越來越多。然而,在它給你帶來便捷灑脫的同時,如使用不慎,也會給你帶來災禍。
去年7月16日,無錫市郊區西園里318號一居民家發生火災,火災燒毀該居民空調器2臺,電視機,錄像機和VCD各一臺,以及家具衣物等其它物品,直接經濟損失近20萬元。事后,經公安消防部門勘查分析,確定起火原因為住戶電話機子機變壓器因長時間充電發熱燃燒引燃其周圍可燃物所致。
在此,提醒廣大欲購買或正在使用無繩電話機的朋友,請你在使用時,務必按照說明書的規定正確使用,主要注意發下兩點:
不要購買“三無”劣質產品,F在市場上各類無繩電話機及子機變壓器魚目混珠,不少不合格產品混入市場以次充好,以劣充優,以低價誘人,為此,你在購買時必須認真鑒別,選用商標和說明齊全的合格產品。這樣,一旦發生不測,也可找到商場及廠家索賠。
無繩電話機,憑借“無繩”這一優勢和特點,要使用中顯得十分便捷,從而日漸被人們所接受,單位及居民使用者越來越多。然而,在它給你帶來便捷灑脫的同時,如使用不慎,也會給你帶來災禍。
去年7月16日,無錫市郊區西園里318號一居民家發生火災,火災燒毀該居民空調器2臺,電視機,錄像機和VCD各一臺,以及家具衣物等其它物品,直接經濟損失近20萬元。事后,經公安消防部門勘查分析,確定起火原因為住戶電話機子機變壓器因長時間充電發熱燃燒引燃其周圍可燃物所致。
在此,提醒廣大欲購買或正在使用無繩電話機的朋友,請你在使用時,務必按照說明書的規定正確使用,主要注意發下兩點:
不要購買“三無”劣質產品,F在市場上各類無繩電話機及子機變壓器魚目混珠,不少不合格產品混入市場以次充好,以劣充優,以低價誘人,為此,你在購買時必須認真鑒別,選用商標和說明齊全的合格產品。這樣,一旦發生不測,也可找到商場及廠家索賠。
要按規定正確安裝和使用。首先,在安裝時,必須仔細對照說明書細心安裝。其次,在使用時,特別是在使用子機變壓器時必須慎重。因為它定期充電一般都有充電的規定,在充電時要留心,不能長時間充放。如長時間離家,必須拔掉插座,或督促他人幫助看管,以免發生上述慘劇。同時在使用子機變壓器時,要盡可能遠離可燃物,不要在其附近擺放報紙,雜志及打火機等,以防被引燃。另外,子機變壓器插座最好專座專用。
(五)、樓梯著火樓上的人如何脫險
樓梯上著火,人們往往會驚慌失措。尤其是在樓上的人,更是急得不知如何是好。一旦發生這種火災,要臨危不懼,首先要穩定自己的情緒,保持清醒的頭腦,想辦法就地滅火。如用水澆、用濕棉被覆蓋等,如果不能馬上撲滅,火勢就會越燒越旺,人就有被火圍困的危險,這時應該設法脫險。有時樓房內著火,樓梯未著火,但濃煙往往朝樓梯間灌,樓上的人容易產生錯覺,認為樓梯已被切斷,沒有退路了,其實大多數情況下,樓梯并未著火,完全可以設法奪路而出。如果被煙嗆得透不過氣來,可用濕毛巾捂住嘴鼻,貼近樓板或干脆跑走。即使樓梯被火焰封住了,在別無出路時,也可用濕棉被等物作掩護及早迅速沖出去。如果樓梯確已被火燒斷,似乎身臨絕境,也應冷靜地想一想,是否還有別的樓梯可走,是否可以從屋頂或陽臺上轉移,是否可以借用水管、竹竿或繩子等滑下來,可不可以進行逐級跳越而下等等。只要多動腦筋,一般還是可以解救的。
如果有小孩、老人、病人等被圍困在樓上,更應及早搶救,如用被子、毛毯、棉襖等物包扎好。有繩子用繩子,沒有繩子用撕裂的被單結起,沿繩子滑下,或擲于陽臺、屋面上等等,爭取盡快脫險。
呼救,也是一種主要的解救辦法,被火圍困的人沒有辦法出來,周圍群眾聽到呼救,也會設法搶救,或報告消防隊來搶救。
(六)、陽臺逃生的中轉站
我國建造的居民住宅樓大多建有陽臺,有的還建有前后陽臺。陽臺的作用,夏天供人們納涼消暑,冬天可沐浴陽光;清早起來可呼吸新鮮空氣,閑暇時還可憑欄遠眺;樣式新穎,別致的陽臺,還可起到點綴和美化建筑物外觀的作用。愛好養花的人在陽臺上種幾盆花,還可為建筑物憑添幾分“姿色”。
其實,陽臺的作用還不止這些,它與消防也有密切的關系。
從防火方面來講,當位于下面一層房間起火,火焰從窗口竄出往上蔓延的火勢;當房門、樓梯或過道被濃煙烈火封鎖、人被圍困在房間里無法逃生時,人們只要攀緣陽臺邊的落水管就有望脫離險境。如果距鄰居的陽臺較近,可借助木板或竹竿等逃往鄰居的陽臺。能找到結實的繩索時,將繩系牢在陽臺上,還可順繩而下;即使自己無力逃生,躲避到陽臺上的人,也可贏得一些時間來等待消防人員的救援。1974年2月1日,巴西圣保羅喬欠馬大樓了生大火時,有41人就是因躲在陽臺或挑檐上,被消防人員用云梯車解救下來幸免于難的。
從滅火方面來看,陽臺不僅是消防人員向樓房燃燒區發起進攻的“戰壕”,也是用來搶救人命、疏散物資的重要渠道。消防人員利用陽臺做掩護,既便于進攻又便于撤退,而且還便于攀高消防車伸展到陽臺上進行滅火和救生。
當然,從當前人們利用陽臺的情況來看,對消防也有一些弊端,這主要是,居住在樓房里的人們,有的還受著“破家值萬貫”的舊觀念影響,將家里已經破爛不堪的東西,仍習慣于放在陽臺上,從而使陽臺成了家庭的“廢理物資倉庫”,這樣,萬一遇到外來的飛火(如點燃的煙花爆竹,樓上扔下來的香煙頭、火柴桿或其他輻射熱源等),陽臺上放置的可燃物就有可能被引燃,進而引發火災,并威脅室內和左鄰右舍的安全。其危害是可想而知的。有的家庭為了防盜,還別出心裁地用鋼筋將陽全部罩住。這樣做從防盜的角度看是有利的,但從消防角度看是不利。因為遇火災時被用鋼筋欄罩住的住宅里的人便無法逃生;消防人員的滅火救生行動,也會受到影響。
(七)、汽車火災的撲救及逃生
近年來,汽車火災事故時有發生,給國家和人民的生命材產造成了不應有的損失,教訓是深刻的。下面介紹一些汔車火災的撲救和逃生方法,以供參考:
當汽車發動機發生火災時,駕駛員應迅速停車,讓乘人員打開車門自已下車,然后切斷電源,取下隨車滅火器,對準著火部位的火焰政面猛噴,撲滅火焰。
汽車車廂貨物發生火災時,駕駛員應將汽車駛離重點要害部位(或人員集中場所)停下,并迅速向消防隊報警。同時駕駛員應及時取下隨車滅火器撲救火災,當火一時撲滅不了時,應勸圍觀群眾遠離現場,以免發生爆炸事故,造成無辜群眾傷亡,使災害擴大。
當汽車在加油過程中發生火災時,駕駛員不要驚慌,要立即停止加油,迅速將車開出加油站(庫),用隨車滅火器或加油站的火器以及衣服等將油箱上的火焰撲滅,如果地面有流散的燃料時,應用庫區滅火器或沙土將地面火撲滅。
當汽車在修理中發生火災時,修理人員應迅速上車或鉆出地溝,迅速切斷電源,用滅火器或其它滅火器材撲滅火焰。
當汽車被撞倒后發生火災時,由于撞倒車輛零部件損壞,乘車人員傷亡比較嚴重,首要任務是設法救人。如果車門沒有損壞,應打開車門讓乘車人員逃出,以上兩種方法也可同時進行。同時駕駛員可利用擴張器、切割器、千的頂、消防斧等到工具配合消防隊救人滅火。
當停車場發生火災時,一般應視著火車輛位置,采取撲救措施和疏散措施。如果著火汽車在停車場中間,應在撲救火災的同時,組織人員疏散周圍停放的車輛。如果著火汽車在停車場的一邊時,應在撲救火災的同時,組織疏散與火相連的車輛。
當公共汽車發生火災時,由于車上人多,要特別冷靜果斷,首先應考慮到救人和報警,視著火的具體部位而確定逃生和撲救方法。如著火的部位在公共汽車的發動機,駕駛員應開啟所有車門,令乘客從車門下車,再組織撲救火災。如果著火部位在汽車中間,駕駛員開啟車門后,乘客應從兩頭車門下車,駕駛員和乘車人員再撲救火災、控制火勢。如果車上線路被燒壞,車門開啟不了,乘客可從就近的窗戶下車。如果火焰封住了車門,車窗因人多不易下去,可用衣物蒙住頭從車門處沖出去。
當駕駛員和乘車人員衣服被火燒著時,如時間允許,可以迅速脫下衣服,用腳將衣服的火踩滅;如果來不及,乘客之間可以用衣物拍打或用衣物覆蓋火勢以窒息滅火,或就地打滾滾滅衣上的火焰。
(八)、火災時人心理與行為的誤區
事實對人類造成的危害非常小,也會使人陷入過分的恐怖中。害怕和恐怖的程度因人而易,反過來說,正像代表每個人性格的理性判斷那樣,當其消失的時候就成了沒有個性的人。這些人匯集成群,共同擁有不安和恐怖,顯示出火災時特有的心理,會導致比火災本身更加嚴重的災害。這個人群是由本無聯系的人未經組織而形成的團體,混亂時,如果沒有可依賴的人,就必定會陷入周圍的氛圍中,由于共同具備的不安,就易于聽從謠言或錯誤的誘導。從心理角度看,人群具有下列特征:
1、 都有共同關心的問題而聚集在一起:該團體是偶然的、臨時產生的。是一個沒有任務分擔的團體。易于受周圍人的感情所支配。
2、 愿意靠近人群:由于某種原困,人們匯集到一起。這些匯集起來的人群的心理又起到相乘的作用。遇到火災時的煙霧、異臭、停電、嘈雜等狀況,常常會導致恐慌。內部情況的場所,當人們對情況無法作出冷靜的判斷時,往往會返回進來時的線路上。
3、 朝著光亮處: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就寢之外,大部分時間生活在明亮的環境下。對黑暗都有一種不安的感覺。因此,當突如其來的煙霧遮擋住視線,陷入無法照明的黑暗世界時,習慣上都朝著有亮光的方向逃跑。
4、 回避危險:有煙和火時,往往朝著看不見煙和火的方向逃跑。疏散行動變成了只著眼于眼前危險的單純行動。被煙和火追得走投無路,沒有其他逃生辦法時,往往會采取從高處跳下等意想不到的沖動行為。
5、 隨大眾:不是自己來判斷逃生的方向,而是跟在前面的人或是大多數人的后面,胡亂隨。
6、 其他:由于煙霧和火的刺激,判斷力減弱,身體不適時,便驚惶失措,從而延誤了采取疏散行動的時機。中一個因素,就會導致恐慌的發生。
(1) 疏散動機
火災時,當人們處于煙和火的環境下,為了逃避危險,要采取疏散行動。此時的心情困人而異,有的人一看見煙和火就會陷入不知所措的狀態中。
(2) 外部狀況
疏散時,如果出現停電、聽見慘叫或怒吼聲,往往會導致恐慌的發生。
(3) 火災情報的提供和疏散誘導
疏散時,如果得不到情報或是情報不正確,人們無法疏散、火災現場發生變化、疏散人員的行動不統一等都會使不安的心情加劇,最終導致恐慌。
(4) 疏散時的障礙
疏散通道被煙和火隔斷、疏散門上鎖、或有障礙物時,疏散人員左右亂竄,互相撞倒,使心理上更加驚慌,最終陷入恐慌狀態。
一但由上訴原因發生恐慌,人們就很難接受外部的控制,這些失去正常判斷能力的人們聚集在一起,有時會導致極為慘痛的災難。
(九)、居民住宅謹防電氣火災
近年來,家庭安裝使用的電器設備越來越多,如空調器、微波爐、影碟機等等,使得家庭中用電的總功率大幅度上升。我國普通居民樓居室的電源導線一般設計為6—10安培,總負荷不宜超過去時1000—1500瓦,當用電總功率超過2000瓦時就存在電線短路起火、電表燒毀的可能。從我市近兩年發生的火災來看,約有一半是由電引起的,最常見的莫過于超負荷電線短路、接觸不良等原因引起。那么,居民住宅中如何安全用電呢?人認為關鍵注意做好以下幾點:
1、配電盤的布置。配電盤上裝有熔斷器,在熔斷器中以安裝有保險絲,當通過保險絲的電流超過允許的安全數值時它就會熔斷,因此不能將配電盤布置在堆放有可燃物品的上方,防止熾熱的熔珠落后將物品引燃。保險絲的熔斷電流通常為額定電流的1.5—2.0倍,對家庭中正常用電時各用電器總功率之和不超過去時1100瓦的選擇5安培的保險絲就可以了,當通過它的電流超過7安培時就會自動熔斷達到保護的目的。如果選用的保險符合規格但又經常熔斷電源線路或用電器具有音量,應及時的查找原因清除隱患,切不可隨意更換粗保險絲或干脆用銅、鐵絲代替使熔斷器起不到保護作用。對單相電度表選擇也要參照用電總功率,只要保證用電時通過它的總電流不超過電表自身的額定電流就可以了另外有條件的家庭還可以安裝漏電保護器,當家庭中發生人員觸電等事故時它可以及時動作并切斷電流。
2、電線的選擇。目前很多家庭使用的電源線路大多還是十幾年前或更早建房時敷設的,與現代家庭電氣化的要求不相適應。首先是電線絕緣層經過十幾年使用逐漸松散老化會造成輕微漏電,嚴重時會造成短路起火,因此要更換電線。還有用電負荷對電線的要示,如果家中電線的安全用電量在于2200瓦(10安培),晚上同時使用電燈、電視、空調等用電器用電量達到達2100瓦,此時再使用一個功率為500瓦的電熨斗電路就超負荷了,如果再使用微波爐就更加危險了。在過負荷情況下使用的電線絕緣層的老化速度會快,如果線芯放出的熱量使絕緣層的溫度超過250℃電線就會著火,因此對電線的選擇要考慮用電電流,然后加以確定。最后還要根據環境正確的選擇導線類型,在干燥的屋子里可以采用一般絕緣導線,而在潮濕的屋子里則要采用有保護層的絕緣導線,如鋁皮線、塑料護套線等,對經常移動的電氣設備要采用軟線等等。
3、合理的布置電線。某戶居民信進剛裝修過的住宅不久便發生了火災,后業經變定是在裝修時民工將電線直接敷設在墻裙里,電線短路引燃了墻裙。對電線采取明敷時要防止絕緣層受損,通過可燃裝飾物表面時要穿輕質阻燃套,有吊項的房間其吊頂內的電線應采用金屬管配線。對于需要穿過墻壁的電線為了防止絕緣層破損應將硬塑料管砌于墻內,兩端出口伸出墻面約1厘米。
4、正確的使用家用電器。對于電視機、收錄機等家用電器使用完畢后不僅要將其本身開關關閉,同時還應將電源插頭拔下。這是因為有不少用電器其電源開關設計在變壓器副邊,插頭未斷變壓器內部的線圈和絕緣層便會短路或炭化而起火。另外,我國各地電肉電壓波動較大,在用電低谷時220伏的電源電壓其值高時可達到250伏,對一些電容器被擊耐壓值不夠的電器就會發生因電容被擊穿而導致燒毀的現象,為此應在線路中增設穩壓裝置。
(十)、家庭失火應急十要
1、初起火最易撲滅,在消防車未到前,如能集中全力搶救,常能化險為夷,轉危為安。
2、要早報警,報警愈早,損失愈小。牢記“119”火警電話。
3、要先救火,后搬運財物,片刻延誤,易成巨災。失火時,不宜先搶救財物,易被咽嗆窒息而死或失去逃生的時機。
4、要沉著冷靜,嚴守秩序,才能在火場中安全撤退。倘若爭先恐后,互相擁擠,阻塞通道,導致自相踐踏,會造成不應有的慘劇。
5、下樓通道被火封住,欲逃無路時,將被子單、臺布撕成布務,結成繩索,牢系窗檻,再用衣角護住手心,順繩滑下。
6、鄰室起火,萬勿開門,應跳入窗戶陽臺,呼喊救援或用前法脫險。否則,熱氣濃煙,乘虛而入,使人窒息。
7、煙霧較濃時,不必驚慌,宜用膝、肘著地,匍匐前進,因為近地處往往殘留清新空氣。注意,呼吸要小而淺。
8、在非上樓不可的情況下,必須屏住呼吸上樓。因為濃煙上升的速度是每秒3—5米,而人上樓的速度是每秒3—5米,而人上樓的速度是每秒0.5米。
9、逃離時,要用濕毛巾掩住口鼻。也可用房內花瓶、水壺、金魚缸里的水打濕衣服、布類等掩住口鼻。帶嬰兒逃離時,可用濕布輕蒙在他的臉上,一手抱著他,一手著地抓行逃出。
10、逃離前必須先把有火房間的門關緊。特別是在住戶多的大樓及旅館里,采用這一措施,使火焰、濃煙禁錮在一個房間之內,不致迅速蔓延,能為本人和大家贏得寶貴時間。
(十一)、火場逃生要點
火災襲來時要迅速逃生,不能貪戀財物。
樓內失火可向著火層以下疏散,逃生時不要乘普通電梯。
必須穿過煙霧逃生時,應盡量用侵濕的衣物披裹身體,捂住口鼻,身體貼近地面順墻逃向遠離煙火的太平門和安全出口。
如果房內有防毒面罩,逃生時一定要將其戴在頭上。
身上著火,可就地打滾,或用厚重衣物覆蓋壓滅火苗。
當樓梯被烈火,濃煙封閉時,可通過窗戶或陽臺,逃向相鄰建筑物或尋找沒著火的房間,或將門窗封閉,防止煙火入侵。
如果煙味很濃,客房門已經燙手,說明大火已經封門,再不能開門逃生。此時應將門縫塞嚴,潑水降溫,呼救待援。
在發生火災時,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條件逃生,建筑物內或室內備有救生緩降器,救生滑道及繩索的,要充分利用這些器具逃離火場。
(1998年4目29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通過) 1998年9月1日起正式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