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條件不斷改善,對居住條件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但在家庭裝修中,部分居民往往只重視房屋的格調和外觀,而忽視消防安全,從而埋下了潛在的火災隱患。本文根據筆者在消防監督工作中的工作經驗,提出如下個人膚淺的見解,供同行參考,不妥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一、住宅裝修中常見的問題
1、改變建筑使用功能。個別用戶為了達到追逐金錢利益,以及逃避稅收和有關職能部門打擊處理的個人目的,將原設計的住宅建筑擅自改變為歌舞廳、茶坊、洗腳城等營業性用房或作倉庫、小作坊等生產儲存性建筑使用,在住宅樓中留下了嚴重的火災隱患。
2、改變建筑結構。主要表現在:一是在墻、梁、柱、樓板等承重構件上鉆眼、鑿孔、打洞等,削減其承受荷載能力,降低其耐火等級;二是增設房間隔墻;三是采用大量的磚、花崗石、水泥、河沙等材料裝修,增加樓板的負荷。
3、將屋頂封閉。在一些地區形成了一種不成文的規矩,即屋頂的所有權屬頂層住房所有,導致頂層住房十分搶手的怪現象;還有一些房地產開發商將屋頂進行出售,住戶將屋頂進行分隔和封堵,只留一個供自己進出的門口,而不能供發生火災時人員逃生使用。
4、改變陽臺設計。一些用戶為了有效地利用建筑空間,將原設計的陽臺進行更改。一是將外陽臺改為內陽臺,加高陽臺外沿墻體,在上面安裝玻璃窗;二是將陽臺分隔為住房使用;三是在陽臺上栽花種草、養魚等,增大陽臺的負荷;四是一些用戶為了防盜而在陽臺上設置堅固的金屬防護欄(網),形成“鳥籠”之勢。當發生火災時,消防人員無法充分利用陽臺進入住宅滅火和疏散人員,被困人員也無法從陽臺處逃生。
5、裝修材料選擇不當。大多數住戶對裝修材料的性能不清楚,尤其是首次裝修住房的住戶更缺乏這方面的經驗和專業知識,選擇一些高分子化學建筑裝修材料,只看中其色澤、外觀,但這些裝修材料一旦發生燃燒后,會產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氣體,導致人員在短時間內中毒身亡。
6、電氣線路方面的問題。一是貪圖便宜,選擇低廉的、不合格的劣質電氣線路;二是不按用電負荷選擇電氣線路,容易造成電氣線路過載;三是聘用無資質的電工安裝電氣線路;四是在墻體內、頂棚內等隱蔽處安裝的電氣線路不穿管保護。
7、破壞建筑消防設施。一是將室內消火栓的顏色變為與墻面一致的顏色,雖然達到了顏色協調一致的效果,但不利于消防人員及時發現有效利用室內消火栓進行滅火;二是設置墻體將穿越樓層的室內消防管道封閉,不利于對消防管道進行檢修;三是設置花盆或裝飾品遮擋室內消火栓。
二、住宅裝修的防火措施
住宅裝修中暴露出來的諸多問題,它不僅給一個家庭帶來危害,更主要是它將危害他人的人身安全乃至給社會帶來后患,不容忽視,必須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加以制止,從源頭上把好關口,消除火災隱患,維護大多數人的根本利益。
一是各地要運用國際國內乃至身邊的一些違法裝修從而給人們帶來危害的典型案例,大力加強消防宣傳教育,正面引導居民合法裝修住宅,抵制違法裝修行為,使人們清楚地認識到在進行住宅裝修中應該做些什么,不應該做些什么。加強專業知識的培訓講解,提高居民辨別假冒偽劣裝修材料的能力。
二是各職能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盡職盡責,把好各環節關口。建筑施工單位在主體工程竣工后,簽訂《房屋保修書》時應注明房屋進行二次裝修中應注意的事項,如“嚴禁在承重構件上開墻打孔或增加荷載以及使用大量的易燃有毒材料進行裝修,房屋確需改變用途或結構,必須征得設計部門的論證和認可,否則,造成的后果由房屋裝修者負責”的條文,規范裝修行為。
三是建立專門的監督管理機構,加強對住宅裝修的管理,嚴格執行《建筑裝修管理規定》、《建筑法》、《家庭居室裝修管理試行辦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加強對裝修行業的管理,規范裝修市場。
四是公安消防機構加大監督力度,采取設立舉報電話等形式,及時受理人民群眾投訴的違法裝修案件,依靠社區和派出所的力量,發現違法裝修線索,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等法律法規,從嚴查處,有效地遏制住宅裝修的消防違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