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該廠職業衛生基本情況
該鉛鋅冶煉廠于2006年10月17日開始試生產,采用密閉鼓風爐熔煉工藝技術及相關設備,此工藝是比較先進的冶煉工藝,目前在歐美及日本均用此工藝冶煉鉛鋅,現有7個車間,設計生產能力為年產鋅6萬噸,鉛3萬噸,硫酸14萬噸。今年4月通過省衛生廳職業衛生竣工驗收,批準文號為遼衛健準字[2009]6號。現有職工1606人,接觸鉛作業人數為680人。
1、職業病危害因素存在的部位及職業病防護和管理措施
冶煉廠主要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存在的部位為燒結車間的燒結機頭、尾部,破碎、配料、備料、熔煉車間的熔煉及煙化、電解車間的火法及反射爐。
該廠總公司設立了職業病防治所,現有工作人員13人,負責公司日常職業衛生監督管理工作,有比較完善的職業衛生管理體系。各下屬冶煉廠均設有專職職業衛生管理人員,其中鉛鋅冶煉廠設有專職職業衛生管理人員10人,其中冶煉廠設安環科有3人,下屬7個車間各設1人,負責冶煉廠日常職業衛生管理工作。冶煉廠安全科負責日常職業衛生管理工作,安全環保部職業病防治所負責監督管理工作。2009年職業病防治所對鉛鋅冶煉廠共檢查25次,查出違章17人次。
根據生產工藝及設備情況,雖然在存在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崗位安裝通風除塵設施,但在特殊的生產情況下,或許有少量鉛煙溢出,飄散在工人操作的地點,為保障作業工人的健康,公司除設立職業病防護設施外,還制訂如下措施:
(1)為這些崗位作業工人專門配備了美國3M公司生產的防金屬煙氣口罩;
(2)專門為其發放保健綠茶(680人,每人每月0.25公斤);
(3)職業病危害告知和警示標識;
冶煉廠在重要崗位設立職業病危害告知欄和警示標識,其中告知板7塊,警示標識23個。
公司對接鉛崗位的職工定期進行醫學觀察,2008年醫學觀察312人,鉛超標41人,超標率為13.14%。2009年至今觀察500人,鉛超標46人,超標率為9.2%。
公司對檢出的鉛超標人員組織療養,所有超標人員經療養后,鉛值恢復正常,沒有鉛中毒的臨床表現,無疑似職業病患者,鉛鋅冶煉廠現無診斷職業病病例。
2、鉛超標原因分析
該公司雖然在重點崗位設立了職業衛生防護設施,但在設備出現故障檢修或生產不正常時,爐體有跑、冒、滴、漏現象,以至于鉛煙泄露。
有的崗位要佩帶防止燙傷的有機玻璃面罩,不能佩帶防鉛面具,此崗位的防護用品問題正與3M公司溝通(熔煉車間鼓風工段前床崗位,操作條件限制);
由于部分職工沒有養成良好的的個人衛生習慣,鉛可以由呼吸道以外的途徑進入人體(如在崗位上吃飯、吸煙等),造成鉛超標。
二、存在的問題
在現場檢查中發現該廠在職業病防治方面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
1、燒結車間從事接觸鉛作業的勞動者未配備3M防毒口罩。
2、衛生輔助設施不能很好發揮作用,有的洗手設施不能正常使用、檢查中發現接觸鉛作業的勞動者在休息室、操作室用餐。
3、未按規定及時更換3M防毒口罩配件。
4、不能提供現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檢測資料。
三、衛生監督意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的規定,市衛生局責令該有色金屬集團有限公司立即進行整改:
1、組織從事接觸鉛作業的勞動者職業健康檢查。
2、對從事接觸鉛作業的勞動者全部配備3M防毒口罩。
3、按規定及時更換3M防毒口罩配件。
4、按規定改善衛生輔助設施。
5、按規定進行現場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檢測,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的規定,對職業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的工作場所,立即采取相應的整改措施。
四、公司現已采取的整改措施該公司對投訴情況非常重視,按照衛生局提出的整改意見立即進行了整改:
1、根據調查組的意見,公司迅速對接鉛職工進行了職業健康體檢,目前已體檢82人,其中鉛超標5人(大于400ug/l),檢出率為6.097%。
2、對職業衛生防護設施進行徹底檢查,保證正常運轉,有故障的防護設備報計劃抓緊時間維修。同時建立好職業衛生防護設施臺帳,建立和完善操作規程,做好日常檢查和維護記錄;
3、加強對個體防護用品佩帶情況的監督檢查和職業衛生教育培訓工作,及時更換個體防護用品配件。2009年8月12至14日組織4個班次,請市衛生監督所監督員到公司對1000余名接觸職業病危害的勞動者進行了職業病防治法及職業病防治知識培訓,通過檢查與教育相結合,提高職工職業病的自我防護意識。
4、積極申辦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資質工作,使監測評價與健康監護有機的結合起來,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杜絕出現職業性慢性鉛中毒病例。
5、公司各部門正在采取各種措施治理鉛鋅冶煉廠的職業病危害,杜絕設備的跑、冒、滴、漏現象,使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的濃度或強度符合國家職業接觸限值的要求。
上一篇:上班途中出事故算不算工傷?
下一篇:探望同事遇車禍身亡不算工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