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爐運行時如何控制和調節水位?
2004-01-18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鍋爐的水位是保證正常供汽和安全運行的重要指標,在鍋爐運行中,操作人員應不間斷地通過水位表監視鍋內的水位。鍋爐水位應經常保持在正常水位線處,并允許在正常水位線上下50mm之內波動。當鍋爐負荷穩定時,如果給水量與蒸發量相等,則鍋爐水位就比較穩定;如果給水量與蒸發量不相等,水位就要變化。間斷上水的小型鍋爐,由于水位總在變化,最易造成各種水位事故,更需加強運行監督和調節。
對負荷經常變動的鍋爐來說,負荷的變動引起蒸發量的變動,從而造成給水量與蒸發量的差異,使水位產生波動。為使水位保持正常,鍋爐在低負荷運行時,水位應稍高于正常水位,以防負荷增加時水位降得過低;鍋爐在高負荷運行時,水位應稍低于正常水位,以免負荷降低時水位升得過高。當負荷突然變化時,有可能形成虛假水位,調整中應考慮到虛假水位出現的可能,在負荷突然增加之前適當降低水位,在負荷突然降低之前適當提高水位。不能根據虛假水位調節給水量。
為了對水位進行可靠的監督,在鍋爐運行中要定期沖洗水位表,每班應至少沖洗一次。當水位表看不到水位時,應立即采取措施,查明鍋內實際水位,在未肯定鍋內實際水位的情況前,嚴禁上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