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質量技術監督局 夏利群 高滇義
隨著國務院《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的頒發和國家質檢總局第46號令《氣瓶安全監察規定》的出臺,一場以氣瓶產權轉移,落實氣瓶充裝單位為安全責任主體的改革在全國展開。氣瓶產權制度改革,沖擊了老百姓的習慣思維方式,調整了氣體經營者的責任風險和成本,向落后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提出了挑戰,面上涉及千家萬戶,存在許多難點問題。只有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解決好氣瓶產權制度改革中的難點和熱點問題,才能將這場有利于氣瓶安全使用,有利于與國際管理模式接軌,有利于規范氣體生產、銷售市場秩序,老百姓能真正得到實惠的好事,辦得好,辦得長久。本文就氣瓶產權制度改革中的一些難點、熱點問題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供大家參考。
一、 將老百姓能得到的實惠說清楚
氣瓶產權制度改革的難點之一是“群眾不理解、老百姓不配合”。近些年來,由于新舊體制轉型過程中,各種政策之間的不連貫現象增多,市場經濟體制建立過程中由于“摸石頭過河”,或多或少的出現了一些失誤的情況,群眾對新政策、新規定缺少信任度。面對氣瓶產權轉移,群眾總是會問出一些簡單的邏輯問題:我自己的合格氣瓶為什么不可以用了?我自己的氣瓶為什么一定要轉移給氣站?氣瓶全部歸了氣站,老百姓用氣會不會承受更多的負擔?還有人擔心這是政府某些人在為私營老板謀利益,在搞腐敗。
面對群眾的不理解,必須加大氣瓶產權轉移的宣傳力度,必須將氣瓶產權轉移后老百姓能得到的實惠說清楚。一要告訴群眾氣瓶是氣體包裝物,銷售氣體應該免費提供包裝。二要告訴群眾,氣瓶是一種特殊商品,安全質量,人命關天。三要說清楚手中無氣瓶,用氣更方便。氣瓶產權轉移的實質,是安全責任主體的統一和明確。
經驗表明,宣傳內容、宣傳頻率直接關系到氣瓶產權轉移的進度和工作質量。宣傳工作到位,群眾會積極配合,甚至主動要求出售氣瓶,主動要求氣站提供氣體包裝物。
二、 將經營者應承擔的責任講明確
氣瓶產權制度改革的難點之二是“經營者增加了成本和風險”。氣體經營者習慣了多年來一直沿襲的用戶自帶包裝物的氣體銷售方式,用戶自帶包裝物不但降低了氣體銷售成本,由用戶承擔了包裝物的很大一部分安全風險,而且,少數氣體銷售者還可以從包裝物的強制檢測中獲取一些不正當的利益。氣瓶產權制度改革,調整了氣體銷售者的一部分既得利益,使氣體經營者增加了經營成本,增強了安全風險責任,這是氣瓶產權制度改革阻力的根本所在。盡管氣體經營者面對國家政策、面對掌握他們生殺大權的行政管理部門,無法直接抗衡,但如果他們不能從思想上真正提高認識,當面一套背后一套的進行產權轉移,或者“你有政策他有對策”的敷衍,氣瓶產權制度的改革就有可能“不能進行到底”。
氣體(危險品)銷售者向用戶提供合格的包裝物,這是氣體銷售者應該承擔的責任。這種責任意識必須通過教育根深蒂固的植入氣體銷售者腦中,輔以對逃避責任者以重罰的行政手段,氣瓶產權制度改革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三、 建立永久性標識是基礎
氣瓶產權制度改革的的難點之三是“自有瓶不回頭”。我國所進行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已經有二十多個年頭了,但我國的經濟市場仍不是十分規范的市場,市場誠信體系還較脆弱,氣瓶作為氣體包裝物進入市場流動,如何保證氣體銷售者的財產不遭受損失,這是氣瓶產權制度改革的又一個難點。
在這個問題上許多地區進行了有益的探索,筆者認為在氣體包裝物(氣瓶)上建立永久性標識,是解決這個問題的唯一渠道。永久性標識的要求,是標識的永久性和唯一性,它必須與氣瓶成為一體,要耐高溫、耐腐蝕,能接受一定力量的撞擊,人為破壞的成本要接近于氣瓶的重置價格,標識不宜被仿制或篡改。
氣瓶建立了永久性標識后,氣體銷售者才能將包裝物放心的投放到市場上去。只要“自有瓶”回了頭,氣體銷售者就會建立起消化氣瓶產權改革后所增加的成本的信心,就能自覺堅持將氣瓶產權制度改革不斷進行下去。
四、 統一標準統一行動是關鍵
氣瓶產權制度改革的難點之四是“我不充裝他充裝”。氣體充裝、銷售目前已完全成為市場化的經營行為,商業信息已高度社會化,氣體銷售環節中的運輸業和社區服務業在發達地區也已初步形成,這種局面一方面有利于用戶對市場的選擇,有利于競爭化,另一方面也會導致不法商販的滋生。
氣瓶產權制度改革中,如果氣體銷售者思想不統一,行動有先后,地區與地區間不同步,就會形成帶包裝銷售與裸氣銷售兩種銷售方式的并存,客觀上形成兩種不同的銷售成本、不同的銷售價格、不同的利潤收益,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這種不平等一旦出現,不但打擊了參與改革者的積極性,還會使帶包裝銷售者蒙收一定的經濟損失,甚至丟失市場。如果帶包裝銷售者逐步丟失市場,而裸氣銷售者市場越來越大,則氣瓶產權改革會自然流產。
所以,氣瓶產權制度改革中,統一思想、統一計劃、統一標準、統一行動是改革能否成功之關鍵。要盡可能避免帶包裝銷售與裸氣銷售兩種銷售方式并存的現象,不少人已從過去改革時兩種體制并存中償到過很大的甜頭,甚至成了暴發戶,這種情況不能再在氣瓶產權制度改革中出現。
五、 采用計算機管理是保證
氣瓶產權制度改革的難點之五是“自有瓶的長效管理”。隨著氣瓶產權制度改革的深入,氣體銷售者的氣瓶不斷增加,少則三萬五萬只,多的可達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只,氣瓶產權和安全責任歸到了氣體銷售者名下,而實際使用仍分散在社會的各個角落,對產權轉移后的氣瓶如果疏于管理,還是沒有達到氣瓶產權改革的目的。
氣體銷售者如果采用傳統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來管理這么多如同炸彈一般的氣體包裝物(氣瓶),是難以保證管理到位的。只有采用科學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才能解決好氣瓶的長效管理問題。
采用計算機對在用氣瓶實施管理,主要能達到以下幾個目的。一是能快速檢索出氣瓶的行蹤,氣瓶擁有者能隨時找到自已需要找到的氣瓶在哪兒;二是能動態掌握氣瓶使用周期,及時將到期或接近到期的氣瓶組織檢測;三是快速方便的變更氣瓶參數和使用信息,如下次檢驗日期,使用者姓名、地址等;四是為監督檢查提供依據,讓安全監察或監督管理部門隨時能掌握整個地區的氣瓶安全狀態。目前,江蘇省南通地區采用的由南通賽衛數據公司編寫的氣瓶管理軟件--《在用氣瓶管理系統》,基本滿足了對氣瓶進行長效管理的使用要求。
氣瓶產權轉移后,不采用計算機對氣瓶實施長效的動態管理,對氣瓶數據庫不進行日常維護和數據更新,則氣瓶產權改革只是做了一時的表面文章,兩三年后,氣瓶安全狀態又恢復到以前的說不清、道不明的地步,改革最終還是不會成功。
六、 消除市場上的“流浪”氣瓶是最終目的
氣瓶產權制度改革的難點之六是“質監局只管廠門”。由國家質檢總局組織發起的氣瓶產權制度改革工作,其設想的基礎是,只要所有氣體充裝、銷售單位都做到了氣體帶包裝銷售,氣瓶產權自然就會轉移到氣體充裝、銷售單位,氣瓶產權制度改革在較短的時間內就會順利完成。這種設想在理論上、邏輯上沒有任何漏洞,國家賦予質檢部門的職責,就是管好“廠門”。真正管好了“廠門”,社會上就不會存在“流浪”氣瓶(氣瓶產權不明確的氣瓶)了。
但是,我們國家的經濟體制已從計劃經濟模式過渡到了市場經濟模式,而且是一個不十分規范、誠信機制不十分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當一項制度與市場經濟規律貼合得還不十分緊密的時候,就會有“奸商”鉆政策的空子,我們不可能要求市場在三五日內完成誠信體系的建設,質監部門也不可能每時每刻看住每一個“廠門”。
只要市場上有“流浪”氣瓶存在,氣瓶產權制度改革就不能認為已經完成。要消除市場上實際存在的“流浪”氣瓶,單靠質監部門從管好“廠門”一個方面去努力,可能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種漫長足以使氣瓶產權制度改革了無終結。
所以,氣瓶產權制度改革,需要工商、城管、公安、消防、交通、安全監督等諸多對市場和安全有管理監督職能的部門的共同協作,需要人大、政協、政府的支持,因為氣瓶產權制度改革雖然是一項單方面的、局部的改革措施,但它是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組成部分,是與國際接軌的諸多政策中的一個方面。而且它涉及到經濟體制的各個層面,涉及到生產建設領域的方方面面,涉及到千家萬戶的老百姓。氣瓶產權制度改革的成功與否,對社會的長治久安也有著重大的影響。
氣瓶產權制度改革,從實現“三個代表”的角度看,將會是我國安全監督管理體制中影響最大,難度最大,效果最直接的一項改革措施,對這項改革在許多層面上都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和關注,甚至在某些方面還沒有將其歸入改革的范疇內來看待,筆者希望氣瓶產權制度改革能進一步被重視和強化,改革能堅持下去,最后取得實質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