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推垮型冒頂的機理分析,找出推垮型冒頂的必要條件和充要條件,提出合理預防措施,避免頂板事故發生。
關鍵詞:復合頂板、推垮型冒頂、機理分析、特點或表現、預防措施。
1、引言
隨著單體液壓支柱在炮(普)采工作面的廣泛應用,炮(普)采裝備水平大大提高,支護條件有了質的飛躍,但復合頂板推垮型冒頂仍時有生。本文將根據地質概況受力情況分析其形成的機理及條件。
2、復合型頂板概念及特點
一般煤層上面0.5~3.0m左右易于上部巖層離層的頂板,其下部巖層的組合結構是一個整層或幾個分層組成的分層組,層間滑面發育或粘結力,形成復合關系,故稱復合頂板。
特點:“軟”、“弱”、“薄”。軟即指頂板巖性上硬下軟,差異較大。弱即指在軟硬巖層之間存在弱面,易離合。薄即指下位軟巖較薄,冒落后不能充滿采空區。
復合型頂板極易產生推垮型冒頂。
3、推垮型冒頂的概念及特點
概念:由于支柱初撐力不足,造成抗推力不夠,沿頂板推力方向傾倒垮頂。特點:
①冒頂前采場頂板壓力不大,支架基本無變形,一般沒有明顯的預兆。
②冒頂發生時速度快,來勢猛,具有突發性和連續性,各個有活動頂板的工序均可發生。
③垮落范圍較大,冒頂后老頂大面積懸露,但工作面仍無明顯壓力,冒頂后未冒區支架完好無損,基本不受冒頂影響。
④冒頂一般在初放階段,老頂未冒落前支架倒俯方向大都沿正傾斜方向。
4、推垮型冒頂沿傾斜方面上的受力機理分析要使直接頂穩定,其受力必須滿足以下兩個條件
P-工作面支架的支撐力;R-合阻力;N-上覆巖層對直接頂的壓力,在該處由于二者已離層,因此,N=0;F1=G•cosα;F2一直接頂自重沿平行于頂底板方向的分量,F2=G•sinα;G一直接頂自重;R1一下部巖石對其下部直接頂下滑趨勢產生的阻力;R2一上部巖石對其下部直接頂下滑趨勢產生的拉力;R3一上覆巖石對其下方直接頂下滑趨勢產生的磨擦力和剪切力;R4一煤壁一側巖石的磨擦力和剪切力;R5一支架對上覆直接頂下滑產生的阻力,R5=P•sinθ;α-工作面長度方向上的傾角;θ-支柱的迎山角,一般每80上迎20~30。
對于條件①在工作面支護強度的設計中已經解決,支柱的初撐力完全能滿足F1+N的支護要求。
對于條件②根據工作面條件分析如下:
R1-下部軟巖冒落形成自由空間,R1→0
R2-煤與頂板較為破碎,R2→0
R3-頂板已離層,R3→0
R4-已斷裂離合形成不規則的六面體,R4→0
R5=Psinθ=Gcosα•sinθ≌0.08G(α:100~300,取為200,θ取為50)
通過分析得知R=R1+R2+R3+R4+R5≌R5≌0.08G<<F2≌0.3G
一旦F2>R就會瞬時推垮,由此得出離層頂板的自動下滑是推垮工作面的唯一動力,而老頂不參與推垮。
結論:
(1)從F2=G•sinα可知,對于緩傾斜工作面來說,工作面傾角的存在是發生此類推垮事故的必備條件之一,α越大發生此類事故的危險性越大,而α=0時,F2=0,就不可能發生這類事故。生產實際中,在單體液壓支護條件下,當α>80時就應該采取必要的預防措施。
(2)有ΣF2=nF2 噸/根(n為上方離層區內同排支柱根數)。ΣF2與n成正比,當n=0時,ΣF2=0。理論上說不離層不會推垮,離層面積越大,推垮的可能性就越大,這是形成推垮的又一必要條件。
由此形成推垮冒頂的充要條件是(1)支柱初撐力低,穩定性差。(2)煤層有一定的傾角。(3)老頂同下覆巖層存在離層。三個條件必須同時具備,一旦下滑力大于合阻力,就會瞬時推垮。
條件(1)是導致推垮的關鍵。條件(2)是形成推垮的必要條件之一。條件(3)是造成推垮的根本原因。
離層區下段與下方5m左右范圍為推垮危險區,此段支架與頂板存在相互依存關系,一旦破壞平衡,下部巖層對離層頂板的阻力→0,給離層的不規則六面體提供了去路。因此,必須接實護嚴頂板,支柱有效支護,棵棵監控。
5、預防措施
(1)以防為主,堅持“初撐力第一”的觀點,初撐力不足就是事故,必須增大并保持單體支柱的初撐力(工作阻力)使初撐力P不僅能支撐住復合頂板下位軟巖層,而且使軟巖層壓緊硬巖層,其間的磨擦阻力足夠阻止軟巖層下滑,從而支架自身也能穩定,P可按下式計算。
P≥F1+F2'其中F2'=1/fGsinα
P≥γh/n(cosα+1/fsinα)
式中:
P-每根支柱的初撐力KN
n-支護密度,根/m2
γ-軟巖層平均容重,KN/m3
h-軟巖層厚度,m
α-煤層傾角,度。
f-軟硬巖層間的滑動磨擦系數
為防止支柱鉆底,一般采取支柱穿鞋或下底梁,支柱及時二次注液。
(2)防止離層
①從掘進工程開始加強管理,確保復合頂板的完整性,隱蔽工程必須有詳細地質資料,以便采取針對措施。
②先護為主,嚴禁空頂作業,空頂處必須及時接實,加強臨時支護。
(3)增強支架穩定性
①初放期間或正常生產特殊地段按規定架設特殊支架,老塘側架設整體一梁三柱順山挑棚,頂板破碎段套棚,以增強穩定性,產生整體抗推力,增大合阻力。
②增加支柱迎山角,一般每80增加2~30為宜。
(4)工作面采取下偽方向施工,或沿偽俯斜推進,以減小回采角度,降低一旦離層而產生的自重下滑力,一般初采期間多甩采上部,使頂板呈下偽斜30~50。按真傾斜方向施工的開切眼,工作面上口超前下口的距離可由下式計算。
式中
β-工作面頂板下偽傾角,30~50。
α-煤層真傾角,度;
l-工作面真傾斜長,m;
L-工作面上口超前下口的距離,m.
(5)控制采高。由于下位軟巖較薄,如采高大,冒落后不能充滿采空區,降低采高一般可充滿采空區,增加頂板下推的磨擦阻力,實際采高一般控制在2m以下。
(6)嚴格現場管理,加強礦壓監控,及時發現并排除隱患,將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
(7)加強安全培訓,提高作業人員業務素質,提高安全質量標準化水平。
上一篇:礦山裝巖事故的預防措施
下一篇:煤礦機電事故及其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