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氣設備或電力系統的倒閘操作具有典型性,分析其操作過程中容易引起誤操作的重要環節,說明掌握正確的操作方法,對防范誤操作事故的發生具有現實的意義。
倒閘操作是指電氣 設備或電力系統由一種狀態變換到另一種運行狀態,由一種運行方式轉變為另一種運行方式 的一系列有序的操作。倒閘操作既有其典型性,又有其特殊性,電網不同的運行方式,變電站不同的主結線,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配置的差異以及不同的操作任務,都將影響到倒閘操作的每一具體步驟。因此,針對不同的典型操作,分析其潛在的危險點——即容易引起誤操作的重要環節,掌握其正確的方法及步驟,對防范誤操作事故的發生,有很現實的指導作用。
1 變壓器操作的危險點及其防范
變壓器的操作通常包括向變壓器充電、帶負荷、并列、解列、切斷空載變壓器等項內容,是電氣倒閘操作中最常見的典型操作之一。
變壓器操作的危險點主要有:一是切合空載變壓器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操作過電壓,危及變壓器絕緣;二是變壓器空載電壓升高,使變壓器絕緣遭受損壞。
1.1 切合空載變壓器產生操作過電壓的防范措施
變壓器中性點接地,主要是避免產生操作過電壓。在110 kV及以上大電流接地系統中,為了限制單相接地短路電流,部分變壓器中性點是不接地的,也就是說:變壓器中性點接地數量和在網絡中的位置是綜合變壓器的絕緣安全、降低短路電流、繼電保護可靠動作等要求決定的。切合空載變壓器或解、并列電源系統,若將變壓器中性點接地,操作時斷路器發生三相不同期動作或出現非對稱開斷,可以避免發生電容傳遞過電壓或失步工頻過電壓所造成的事故。所以,防范切合空載變壓器產生操作過電壓造成的危害,應集中在變壓器中性點接地刀閘操作的正確性上。
變壓器中性點接地刀閘操作應遵循下述原則:
(1) 若數臺變壓器并列于不同的母線上運行時,則每一條母線至少需有1臺變壓器中性點直接接地,以防止母聯開關跳開后使某一母線成為不接地系統。
(2) 若變壓器低壓側有電源,則變壓器中性點必須直接接地,以防止高壓側開關跳閘,變壓器成為中性點絕緣系統。
(3) 若數臺變壓器并列運行,正常時只允許1臺變壓器中性點直接接地。在變壓器操作時,應始終至少保持原有的中性點直接接地個數,例如2臺變壓器并列運行,1號變中性點直接接地,2號變中性點間隙接地。1號變壓器停運之前,必須首先合上2號變壓器的中性點刀閘,同樣地必須在1號變壓器(中性點直接接地)充電以后,才允許拉開2號變壓器中性點刀閘。
(4) 變壓器停電或充電前,為防止開關三相不同期或非全相投入而產生過電壓影響變壓器絕緣,必須在停電或充電前將變壓器中性點直接接地。變壓器充電后的中性點接地方式應按正常運行方式考慮,變壓器的中性點保護要根據其接地方式做相應的改變。
1.2 變壓器空載電壓升高的防范措施
調度員在指揮操作時應當設法避免變壓器空載電壓升高,如投入電抗器、調相機帶感性負荷以及改變有載調壓變壓器的分接頭等以降低受端電壓。此外,也可以適當地降低送端電壓。送端如果是單獨向一變電站供電的發電廠,可以按照設備要求較大幅度地降低發電廠的電壓;如果發電廠還有其它負荷時,在有可能的條件下,可將發電廠的母線解列,以一部分電源單獨按設備要求調整電壓。
2 母線倒閘操作的危險點及其防范
母線的操作是指母線的送電、停電,以及母線上的設備在兩條母線間的倒換等。母線是設備的匯合場所,連接元件多,操作工作量大,操作前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操作時嚴格按序進行。
母線操作潛在的危險點:一是可能發生的帶負荷拉刀閘事故;二是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切換錯誤引起的誤動;三是向空載母線充電時電感式電壓互感器與開關斷口電容形成的串聯諧振。
母線操作的正確方法及需注意的事項有:
(1) 備用母線的充電, 有母聯開關時應使用母聯開關向母線充電。母聯開關的充電保護應在投入狀態,必要時要將保護整定時間調整到0。這樣,如果備用母線存在故障,可由母聯開關切除,防止事故擴大。如無母聯開關,確認備用母線處于完好狀態,也可用刀閘充電,但在選擇刀閘和編制操作順序時,應注意不要出現過負荷。
(2) 除用母聯開關充電之 外,在母線倒閘過程中,母聯開關的操作電源應拉開,防止母聯開關誤跳閘,造成帶負荷拉刀閘事件。
(3) 一條母線上所有元件須全部倒換至另一母線時,有兩種倒換次序,一種是將某一元件的刀閘合于一母線之后,隨即拉開另一母線刀閘;另一種是全部元件都合于一母線之后,再將另一母線的所有刀閘拉開。這要根據操作機構位置(兩母線刀閘在一個走廊上或兩個走廊上)和現場習慣決定。
(4) 由于設備倒換至另一母線或母線上的電壓互感器停電,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的電壓回路需要轉換由另一電壓互感器給電時,應注意勿使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因失去電壓而誤動作。避免電壓回路接觸不良以及通過電壓互感器二次向不帶電母線反充電,而引起的電壓回路熔斷器熔斷,造成繼電保護誤動等情況的出現。
(5) 進行母線操作時應注意對母差保護的影響,要根據母差保護運行規程作相應的變更。在倒母線操作過程中無特殊情況下,母差保護應在投入使用中。母線裝有自動重合閘,倒母線后如有必要,重合閘方式也應相應改變。
(6) 作為國產SW-220少油開關停送僅帶有電感式電壓互感器的空母線時,為避免開關觸頭間的并聯電容與電感式電壓互感器感抗形成串聯諧振,母線停送電前應將電壓互感器刀閘拉開或在電壓互感器的二次回路內并(串)接適當電阻。
3 直流回路操作的危險點及其防范
直流回路操作是變電站、發 電廠運行值班人員常見的操作項目:直流系統發生一點接地時查找接地點的檢查,某些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臨時性的檢查、退出、投入等。直流回路操作同樣存在危險點,如操作方法不正確,也將造成某些保護及自動裝置誤動作,因此直流回路操作同樣應遵守一些規定。
3.1 直流控制熔斷器(即保險)的操作
(1) 取下直流控制熔斷器時,應先取正極,后取負極。裝上直流控制熔斷器時,應先裝負極,后裝正極。這樣做的目的是防止產生寄生回路,避免保護裝置誤動作。裝、取熔斷器應迅速,不得連續地接通和斷開,取下和再裝上之間要有一段時間間隔(應不小于5 s)。
(2) 運行中的保護裝置要停用直流電源時,應先停用保護出口連接片,再停用直流回路。恢復時次序相反。
(3) 母線差動保護、失靈保護停用直流熔斷器時,應先停用出口連接片。在加用直流回路以后,要檢查整個裝置工作是否正常,必要時,使用高內阻電壓表測量出口連接片兩端無電壓后,再加用出口連接片。
(4) 在斷路器停電的操作中,斷路器的控制熔斷器應在拉開開關并做好安全措施(指掛地線或裝絕緣罩)之后取下。因為當斷路器萬一未斷開,造成帶負荷拉隔離開關時,斷路器的保護可動作于跳閘。如果在拉開隔離開關之前取下熔斷器,則會因斷路器不能跳閘而擴大事故。
(5) 在斷路器送電操作中,斷路器的控制熔斷器應在拆除安全措施之前裝上。這是因為在裝上控制熔斷器后,可以檢查保護裝置和控制回路工作狀態是否完好。如有問題,可在安全措施未拆除時,予以處理。另外,這時保護裝置已處于準備工作狀態,萬一在后面的操作中,因斷路器的原因造成事故,保護回路可以動作于跳閘。如果在合上隔離開關后,再裝上控制熔斷器,萬一因斷路器未斷開造成帶負荷合隔離開關,使斷路器不能跳閘而擴大事故。
3.2 斷路器合閘熔斷器(即保險)的操作
斷路器合閘熔斷器是指電磁操動機構的合閘熔斷器,斷路器停電操作時,應在斷路器斷開之后取下,目的是防止在停電操作中,由于某種意外原因,造成誤動作而合閘;如果合閘熔斷器不是在斷路器斷開之后取下,而是在拉開隔離開關之后再取,那么萬一在拉隔離開關時斷路器誤合閘,就可能造成帶負荷拉隔離開關的事故。
同理,在斷路器送電的操作中,合閘熔斷器應該在推上隔離開關之后,合上斷路器之前裝上。
4 環形網絡并解列操作的危險點及其防范
環形網絡(或稱環網)的并解列也稱合環、解環操作,是電力系統由一種方式轉換為另一種方式的常見操作。環網常由同一電壓等級的線路組成,有的也包括變壓器,由不同電壓等級的線路組成。環網的并解列操作,除應符合線路和變壓器本身操作的一般要求外,還具有本身的特點,其中最主要的是正確預計操作中每一步驟的潮流分布,以及如何在操作中控制其不超過各元件允許范圍。為確保環網并解列操作后電力系統的安全運行,合環操作必須滿足下述條件:
(1) 相位一致。在初次合環或進行可能引起相位變化的檢修之后合環操作,必須進行相位測定。
(2) 調整其電壓差,最大允許電壓差為20%,特殊情況下,環網并列最大電壓差不應超過30%。
(3) 系統環狀并列時,應注意并列處兩側電壓 向量間的角度差,對整個環網內變壓器結線角度差必須為0。對潮流分布產生的功率角,其允許數值應根據環內設備容量、繼電保護等限制而定。有條件時,操作前應檢查相角差和電壓差并估算合環潮流。特殊情況下,為避免停電切換的損失負荷,如環路的內阻抗較大,須計算校驗繼電保護不會誤動作及有關環路設備不過載,允許變壓器的結線差30。進行并環操作。
(4) 合環后各元件不過載,各結點電壓不超出規定值。
(5) 系統繼電保護應適應環網的方式。
解環操作時主要考慮解環后引起的潮流電壓變化、負荷轉移、以及自動裝置繼電保護的改變等。
5 結束語
電氣誤操作事故其性質惡劣,后果嚴重。發生誤操作的原因很多,但運行值班人員技術素質不過硬,對要操作的設備或系統不熟悉,對操作后將引起的設備或電網運行方式的變化不清楚,對典型倒閘操作的操作要點沒能很好領悟,對操作過程中容易引起誤操作的關鍵環節——即危險點未予足夠重視,是一個根本原因。這也提醒運行管理人員,在現場規程修編時,對于典型倒閘操作的操作要點要明確予以規定,在加強安全教育與運行管理的同時,要花大力氣抓好職工的技術培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