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錄井隊隨鉆井隊搬遷過程中,地質房內禁放易燃易爆物品、所有物品應固定牢靠,吊裝、吊放時注意安全,應有專人押運;電熱器、烘樣<巖屑)烤箱應距墻壁0.2米遠,周圍禁放易燃物品,烘樣烤箱電源線應單獨連接;簡易鉆時裝置安裝時,地質人員上井架應事先與當班司鉆聯系好;簡易鉆時裝置測繩兩端應卡牢,測繩不得與井架相摩擦,與電源線間距不小于0.5米;當發生井噴時,應按鉆井施工單位的統一指揮,及時關閉所有錄井用電,滅絕火種,保管好各種資料;在新探區、新層系及已知含硫化氫地區錄井時,應進行硫化氫監測,并配備相應的防毒面具;地質錄井人員應及時向鉆井隊提出地質預告和通報異常情況。
1.巖屑錄井
鉆頭破碎的巖石,叫做巖屑或鉆屑。它們隨泥漿返到井口,被振動篩篩出,地質錄井人員將巖屑沖洗干凈,攤開曬干或放人烘箱烘干,然后進行一一觀察、描述,最后把所取巖屑都分別裝入專門的袋子,標明井號及井深,收集起來。對在一個新的地區的探井中取得的鉆屑,還要永久保存。這就是巖屑錄井。
有油的巖石,與其他巖石在儀器下表現顏色不一樣,仔細觀察巖石,可以發現油層。即使在這口井中沒有發現石油,通過對巖屑的研究,還可以把全井的地層出現順序、巖性變化、具體層位的深度與厚度等問題搞清楚,有利于指導下一步工作。
含油巖屑怎樣鑒別?一般來說,含油飽滿的砂巖巖屑,呈現出油糊糊的球狀砂粒,很有點像紅糖粒那樣。由于這種巖屑的顏色突出,相對地比較容易發現。但有的巖屑含油比較差,在很小的巖屑上也只是呈現出斑斑點點的含油,容易被忽視。由于油質的關系,有的含油巖屑像在油中浸泡過,帶有油浸的光澤,但不呈現紅糖似的顏色,這也需要有經驗的人才能認識它。石灰巖的巖屑要比砂巖巖屑小得多,一般呈片狀,大小比較均勻。含油的石灰巖巖屑也只呈油浸光澤,其他現象肉眼很難發現。對這些難以辨認的可疑的含油巖屑,也可用熒光燈來照射,若是呈現淺黃、黃、亮黃、棕或棕褐色的熒光反射特征,表明是含油巖屑。并且根據反射熒光的顏色深淺,可以初步判斷油質的好壞。色淺(如淺黃、黃、亮黃色)的油質輕,質量好;色深(如棕、棕褐色)的油質重,相對比較差。除熒光鑒別方法外,還可用氯仿溶液浸泡巖屑,如果巖屑含油,氯仿能把其中的油質溶解出來,然后進行觀察對比,判斷其是否真的含油。
巖屑錄井時地質人員操作應注意:撈取巖屑,上下梯子時應注意安全,要有良好的照明設施;洗、曬砂樣的場地應平整和方便操作;使用烘樣烤箱烘干巖屑時,應先檢查烘樣烤箱外殼接地是否可靠。
2.鉆時錄井
鉆時錄井是通過記錄鉆穿1米地層所需要的時間(分鐘),來觀察和研究地下地層變化情況的一種方法。
在鉆井過程中,各種巖層的可鉆性是不一樣的,有的巖層每米鉆時高達數小時,甚至十多小時之久,而有的疏松的砂巖巖層,往往只需要一兩分鐘,有時不到一分鐘,鉆頭好像進了豆腐渣一樣。
我們知道,一般含油巖層孔隙大、裂縫較多,比較容易鉆,所以鉆時就小。而油層上面的蓋層則因為比較致密,孔隙小、縫隙比較少,鉆時就比較大。一旦在鉆進時發現鉆時明顯變小,就要分析原因,采取相應的措施,避免突然鉆進油氣層或其他層位而發生事故。比如:鉆到一個大的裂縫時,泥漿都漏掉了,這樣就有可能發生事故。再如:由于鉆時小,鉆速快,鉆進油氣層較深,泥漿未得到及時處理,由于油層壓力大,容易引起“井噴”,有可能出大問題。
鉆時錄井應注意:丈量鉆具、管具長度時應注意防碰撞、防碾壓、防跌倒;鉆具、管具上下鉆臺時,錄井人員應遠離鉆臺大門坡道15米以外;上鉆臺應戴好安全帽,劃方人(方鉆桿在轉盤面以下長度)時,應站在轉盤面以外;收集泵壓、排量等數據時,錄井人員不應接近泥漿泵皮帶輪或站在泥漿泵安全閥泄流方向。
3.泥漿錄井
人們常用“泥漿是鉆井的血液”來形容泥漿在鉆井作業中的重要性。鉆井泥漿對保證安全鉆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泥漿的主要功能是:清洗井底,攜帶鉆頭破碎的鉆屑到地面,冷卻鉆頭和鉆柱,形成附著在井壁上的泥餅來保護井壁,利用自身液柱重量平衡地層壓力,傳遞水功率給鉆頭等等。當鉆井開始以后,泥漿就日夜不停地在循環著。
泥漿錄井,就是觀察記錄泥漿在循環過程中從井底攜帶上來的各種油氣信息的方法。如果鉆井中遇到了含油氣地層,在泥漿中一般會出現這樣的一些情況:循環的泥漿中帶有一絲絲或一塊塊的油花,并有很多的天然氣泡;如果所鉆遇的油層壓力較大,在鉆進的過程中,地層中的石油和天然氣就會隨同泥漿溢流出來,這時,泥漿的流速異常,時快時慢,忽大忽小,泥漿槽面就會漸漸地上漲,甚至還可能溢出槽外,這時泥漿里也充滿了油塊和氣泡。這種情況不僅完全可以肯定鉆到了油層,而且還可以斷定油層是具有較好的出油能力的。
泥漿錄井的安全注意事項與鉆屑錄井相同,撈取泥漿時,上下梯子時應注意安全。
4.氣測錄井
氣測錄井是定時測量鉆井過程中泥漿帶來的可燃氣體(甲烷、乙烷、丙烷、丁烷)含量的方法。簡單地講,就是把一種裝置放在井口,將泥漿中的可燃氣體收集起來,并與空氣混合后使它發生燃燒,來改變氣測儀器中鉑絲的溫度。由于鉑絲溫度的變化,導致電阻值的改變而影響電流的大小,可以從電流表上讀出電流值,即可換算出天然氣的含量。根據這個道理,每隔一定深度測量一次可燃氣體的含量,直至把全井測完,并繪出全井的可燃氣體含量曲線。實質上,氣測錄井是泥漿錄井方法的改進和發展,是一種定量觀測油氣顯示的錄井技術。
氣測錄井方法不僅對判斷純天然氣層有著重要的作用,而且對判斷含有氣體的油層也是有效的。氣測不僅可以測出可燃氣體的含量,而且還可以測定可燃氣的組分。如果是純氣層,其中甲烷氣含量就很高,而其他的乙烷、丙烷、丁烷等組分含量偏低。如果是油層,正好相反,其中甲烷氣體的含量就比較少,而乙烷、丙烷等氣體的含量就比較高。
氣測錄井應注意:氣測儀器車應停放在井場上便于工作而且便于安全撤離的地方;儀器車內,應備有適用于滅電火的滅火機;儀器開機前,應檢查各部分電、氣路元件,確認安裝正確可靠、無斷電,無損壞時方可通電。打開各部分電源時,應先打開總電源,后打開分電源,外引電源線與儀器車之間須裝有閘刀開關,以便必要時關斷電源;氫氣發生器應排氣通暢,不堵不漏;啟動空氣壓縮機時,應注意轉動方向,當發現旋轉方向錯誤時,應立即停機整改;當檢測發現高含量硫化氫時,應及時通知有關人員并作好防護;現場做點火實驗時,點火地點應在下風方向,遠離井口30米以上;進入儀器房工作的人員,不應穿帶有鐵釘的皮鞋,防護服裝要防靜電;井場及儀器房內禁止煙火。
5。取心
巖屑錄井所取的巖屑,容易受到泥漿的污染,不能很好地反映地層狀況,工程上通常采用取心的方法對地層進一步研究。地下有沒有油氣,只要取出巖心便一目了然了。
取心有兩種方法,一種是隨著鉆井在鉆進井段取心,叫鉆井取心;另一種是在鉆過的地層(井眼中)取心,叫井壁取心。前一種利用一種專用鉆頭及有關工具取心,后一種利用炸藥把取心筒打人井壁的巖層中,然后拽出來,取得巖心。
鉆井取心與井壁取心比較,前者花錢多而得到的巖心大,后者花錢少但巖心體積小。除此以外,最主要的優缺點比較還在于鉆進中(如鉆探井)不知道什么深度有油層,•等到巖屑、泥漿、鉆時、氣測等資料發現有油,再下取心鉆頭時,說不定油層已經鉆過去了。而井壁取心則是在鉆過以后,經過對測井曲線的研究,認為什么深度需要取,就可在什么深度上取心,而且可以一次在不同的層位取心,是一種少花錢多辦事的好辦法。
但鉆井取心提供的是地層剖面原始標本,而井壁取心所得到的巖心有可能已受到泥漿的污染。另外,井壁取心受巖性的限制,主要用于砂巖含油巖層,而對堅硬的巖層(如石灰巖油層)就無能為力了。
上一篇:起下鉆過程中的安全操作
下一篇:鉆井取心作業的安全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