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城市中心商業區環境安全的管理與控制是城市諸多問題中的熱點。通過分析中心商業區的環境空氣質量和環境噪聲、防火防爆設施及應急裝備、人流車流秩序、公共衛生系統,提出了在城市中心商業區環境安全的管理與控制中應執行的相關標準,設立了相關部門和管理措施。對中心商業區環境安全控制的規制化具有一定積極意義。
關鍵詞:安全管理;商業區;安全;防火;環境質量;公共秩序
Safety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environment in key—business district
Abstract: The present paper is concerned with the management of environment safety and control in city key—business districts.By analyzing ambient air quality and environmental noise,fire and explosion prevention devices and emergency equipment,pedestrian and car flow order,public health system,the author puts forwards relevant standards which should be carried out in th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environment safety in key-business district,and presents correlate departments and management measures.The results are helpful to the control Of environment safety in key—business district.
Key words:safety management;business district;safety; environmental quality;public Order
0 引 言
中心商業區是城市重要的公共活動中心,是城市的“窗口”,F代化城市要求其運作兼顧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安全。近年來,新型中心商業區在安全管理、控制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形成了實用化、系統化的經驗,大大提升了中心商業區環境的安全水準。這為中心商業區環境安全控制的規制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1 管理與控制的范圍
1.1 環 境
中心商業區既是城市的一個局部,又是熱島效應與多種污染之源。因此,中心商業區的環境管理是城市環境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商業區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執行國家環?偩诸C布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按照二類區(即居民區、商業交通居民混合區、文化區、一般工業區和農村地區)二級標準予以控制。污染物的濃度限值見表1。
商業區的環境噪聲標準執行國家環?偩诸C布的《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按照二類標準(適用于居住、商業、工業混雜區)予以控制。城市環境噪聲標準值見表2。
正常運營期間,商業區內禁止揚塵作業,禁止尾氣超標車輛進入,禁止隨地吐痰和亂扔污物,禁用高音喇叭作廣告和促銷宣傳。
營業場所內部的環境標準以國家環?偩诸C布的《室內環境質量標準》為依據,由商業企業組織執行。
1.2 防 火
火災是對商業區的最大威脅。為維護商場正常的商業運營和社會安全,防止各類火災,根據火災發生的規律,必須確定必要的防范條件,并根據其進行相關的組織、監督、控制等活動。
中心商業區路段的新建或改造都要充分考慮消防安全的因素,通道、給水以及燃氣、電器等應符合未來消防的要求。消防安全的具體工作應由商業區管委會責成各商家實施。
駐區商家應建立防火安全領導小組,法人代表或行政領導要對消防工作負責,實行三級崗位防火責任制,即商場(企業)、營業部(中層)、柜組(基層),相應地確定三級防火負責人,崗位設消防安全員,推行安全目標管理。商家必須建立與經營規模相應的義務消防組織,分工明確,定期訓練。在物業租賃合同中必須明確安全責任,并保證安全。商場有責任對職工進行消防安全宜傳教育和消防技術知識的培訓,使之具備安全意識和滅火技能,同時要有滅火應急方案。飲食店要制定相應的消防安全制度,明確防火負責人,落實防火安全措施。所有駐區商業用戶用電必須符合安全規定,用電設施應由電工安裝、維修.不準亂接電線,不準超負荷用電,不準使用不合格的電料及保險裝置。商場要定期開展消防安全檢查。新建、改建的商店和裝修,須符合國家《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的規定?⒐ば杞浿鞴懿块T和當地公安消防監督部門檢查驗收。商業包裝物料要有專人管理,嚴禁在樓梯、通道處堆放商品和雜物。商業區和駐區商家要根據規定配齊、配足消防設備、器材。消防給水應符合國家《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的規定,消防設備、器材應設專人管理,定期檢查、維修,保證完好有效。消防通道和安全出口嚴禁堆放物品,以保證暢通。消防器材配備與分布要與附近商品性質一致。消防器材要放在明顯和方便取用的地點。一旦發生火災,要立即組織撲救,同時向公安消防部門報警。
1.3 公共秩序
現代城市要求商業區具有良好的公共秩序。從中心商業區的經驗看,行之有效的基本措施有以下4條。
1)交 通
商業中心的交通應照顧目的性人流、車流的交通利益,即優先保證快速實現與該地區商業經營有關的人流、車流的聚散。只有這樣,才能一方面保證商業中心的正常運營和該中心聚客力的持續保有;另一方面為外圍人流、車流或非目的性人流、車流的暢行創造條件。為此,在規劃初期,就應考慮在中心商業區外圍設立分流道路,在必要地段設置過街天橋、地下通道等立體交通設施,在具備條件的特殊地段開辟步行街或半步行街,合理的機動車與非機動車停車位,從而保證只有與經營活動有關的人、車才有必要進入中心商業區,并使車輛泊靠啟離、人流街內流動、店間轉以及店內流動均高效暢通。
2)治 安
在街區人流聚散的關鍵點位,安裝專用廣角攝像監視器。公共通道的空間要足夠并保持暢通,大型的商場和飲食店要有奏效的緊急出口。為維護商業區的治安,防盜、防爆、防斗毆以及防其他意外,設專業保安隊伍,駐區所有商業經營單位必須有專職或兼職治安員,以此構成商業區內的安保體系。駐區商業單位要制定、執行街區安全檢查制度。駐區企業、店鋪要制定、執行自己的安全保衛制度和啟封場制度。
3)設 施
戶外商業廣告、招牌、標志、燈箱、地燈等陳設要依據城管規定安裝,防止因過重、不牢:、位置不當或易遭外力而傷人。對此,城管、市管、工商等部門應給予定期獨立檢查與聯合檢查。
4)物 流
商業運營中,客流與物流要嚴格分開,以防裝卸、搬運過程中傷人,同時可使物流作業免受干擾。店鋪內部的陳列安全、作業安全、商品安全、裝飾安全等由經營者負責,商業區管委會、商會和行業協會給予監督、指導。
1.4 環 衛
1)防 疫
商業區要配套建設相應的公共衛生系統。遵循“預防為主,常備不懈”的方針,要有必要的預防傳染病的衛生安全措施,備有消毒設備,規范常規消毒手段,貫徹消毒制度。
2)垃圾處理
商業區的可回收垃圾主要是包裝物、餐盒、易拉罐、塑膠瓶、玻璃瓶、辦公用紙等,對此應從源頭分類集中,設置數個一組的收集箱或若干獨立的、相互區別的收集箱,并配以醒目的圖文標識給予提示;厥者\輸應由統一標識、封閉式的分類回收車定時、定點進行收集運輸。分類裝卸,即時減容,便于保潔、維護。回收運輸應定時定點。具備條件的某些品種應由人工回收向自動化回收發展,如易拉罐有償自動回收機(該裝置類似自動售貨機,在美國、日本、挪威、瑞典、德國等國的公共場所已普遍使用)。對不可回收的垃圾應統一收集、消納。中心商業區要逐步禁止拾荒者自行收集,以避免因翻揀而導致二次污染。
2 管理與控制的實施
2.1 組織機構
遵循“高效、合理、精簡”的原則,根據商業區組織機構的設置標準,大型街區設立“商業區管理委員會(管委會)”和“商業區商界聯合會(商會)”、“商業區行業管理協會(行業協會)”,中小型街區設立市場管委會。上述機構除負責管理區內市場營業秩序外,同時負責管理區內的安全管理與控制。
2.2 管理模式
中心商業區的市場管理應從自身實際出發,從宏觀上控制區內商業規模、結構、發展速度,為區內商業持續、穩定、協調發展創造良好條件。中心商業區的市場管理模式應以工商行政管理、稅務、物價、審計、技術監督、衛生、城管、交通等部門為行政執法主體,嚴明市場規則,落實有關制度,分別負責審查人市的商業主體資格,監督商品和服務的質量,打擊不正當競爭,保護公平競爭,維護市場秩序,制止非規范交易及其擾亂市場的一切行為;同時在必要時邀請咨詢機構、律師事務所、會計審計師事務所、仲裁機構、資產評估機構、資信評估機
構、計量監督機構、質量檢驗機構共同參與,促進區內商業行為規范化。
安全、有序是現代化中心商業區的基本標準。隨著城市商業的繁榮和商業區的新建、改造,這一問題受到廣泛關注。建設安全、有序的商業環境,既需要周詳的前期設計規劃,又需要在實際運作中,管理者、經營者、顧客以及社會各界自不同角度的參與努力。
上一篇:安全管理的因果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