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的災害性事故時,撲救時間長,用于滅火、冷卻、洗消的滅火劑量是相當大的。如一起大的油庫火災,往往需要十幾個小時甚至幾十個小時的撲救,儲備足夠泡沫液等滅火劑是成功進行撲救、防止事故擴大蔓延的關鍵。因此,應建立省級特種滅火劑存儲數據庫,摸清全省各地區的消防部隊和企業特種滅火劑存儲量,然后在此基礎上,根據各地區危險化學品和特種滅火劑存儲量等實際情況,在全省范圍內建立多個區域性的特種滅火劑倉儲基地,保證任何一個地區如發生化學災害性事故,均能及時從倉儲基地得到足夠的滅火劑的支援。
5.制定和完善各類處置預案并進行模擬演練,提高處置化工企業災害性事故的組織指揮水平 化工事故搶險救援工作涉及到眾多的政府部門和單位,較大的化學事故甚至需要全社會動員,各地黨委和政府必須委托有關權威機構和專家,制定化工企業災害性事故處置預案,并進行模擬演練。 根據我國一些城市的試點經驗,在化學工業比較密集的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應根據各類處置預案,成立由黨委、政府領導為總指揮,公安、消防、駐軍、化工、衛生、環保、民政、郵電、運輸、氣象、內貿、宣傳等有關部門的負責同志以及有關專家為成員的化學事故搶險救援總指揮部。為有力地實施統一指揮,必須明確各有關部門的職責。
針對化工企業危險化學品災害事故的處置和火災撲救,按照“標本兼治”的原則,企業內部的安全防范和初期處置是關鍵因素。因此,必須加強對化學危險品生產、儲存、運輸單位的消防安全監督、聯合檢查和專項治理。尤其是對那些規模大、危險性高的重點單位,要在安全設備、管理制度、崗位職責、應急預案、工藝處置等方面嚴格檢查,對不合乎要求的,堅決要求整改。筆者認為,有關部門應對現行的消防安全設計規范和有關標準進行必要的修改完善,一些工藝預防設施、緊急處置裝置,經研究和實踐證明是有用的,應當納入規范和標準中,從治本入手,保證化工企業生產的安全。
上一篇:施工質量事故的處理方法
下一篇:瓦斯煤塵爆炸事故處理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