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運輸是與鐵路、公路、水運、航空并列的5大運輸方式之一,由于其安全、經濟、方便、快捷的特點,被廣泛地用于石油、化工、冶金、電力等行業生產及城市燃氣和供熱系統等公眾生活之中。僅陜西省境內,在用壓力管道(包括工業管道、公用管道和長輸管道)的總長度就達7953.3公里。
壓力管道數量多、分布廣、承受壓力大,介質多為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質,一旦發生泄漏或斷裂將有可能引發爆炸、燃燒、中毒等重大事故,使社會的生產和經濟遭受嚴重破壞,人民的生命和財產蒙受重大損失,直接影響社會生活的安定,后果極為嚴重。
一、存在的問題
1.檢驗機構不能滿足壓力管道安全的需要
一是由于各個行業系統管理的多元化,安全性能檢驗與一般設備檢修、管理界限不清,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與行業部門檢驗及企業自檢單位性質混淆,行業保護,部門干預,使壓力管道得不到第三方公正的法定檢驗。二是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的質量監督、安全監察及檢驗工作剛剛起步,相應的監督管理、檢驗檢測手段還有待進一步提高,檢驗裝備缺乏、落后,不能滿足壓力管道監察及檢測工作的需要。三是由于有些行業盡管制定有自己的有關壓力管道的檢驗規程,但是還不完善。比如燃氣管道不僅無具體的檢驗規程,甚至在設計、安裝與驗收方面的規范也較為零亂。四是由于檢驗單位人員水平參差不齊,設備較差,很難確保檢驗質量。
目前,我國壓力管道技術規程還很少,與鍋爐、壓力容器行業相比相差很遠,管理規程不完善,各個環節上都無相應的技術規范配套。涉及管道工程全過程各個環節的系統性標準也很缺乏。 由于行業和條塊分割,內容不統一、不協調,現有壓力管道有關標準還不夠完整,比較零散,須重新修訂、補充才能形成完整并協調的體系。
2.壓力管道使用單位亟需加強監督和管理
一是在用工業管道、公用管道鋪設年代長、種類雜、數量多、分布廣、 技術檔案不全、事故隱患多、危險大。大部分工業管道都是上世紀60至80年代的產物,年久失修,疏于管理,帶“病”運行、超期服役等現象很普遍。由于冶金、化工、化肥等行業效益不是太好,所以企業對安全管理人員的配備、安全設備的投入、人員的培訓、管道的定期檢驗等等需要資金投入的做得都不是很到位,有些安全管理制度得不到貫徹落實。在普查時,很多企業認為,“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搞普查登記可以,但是要進行全面檢驗則沒有錢進行”。二是隨著經濟的發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工業管道、公用管道、長輸管道增加的速度很快,這就更加要求有“優生”的管道工程。如果質量技術監督部門不能對設計、安裝、使用進行管理的話,將有更多的情況不明、沒有接受法定質量監督檢驗的管道埋入地下,成為未來的隱患,成為將來人們要普查整治的對象。三是隨著政府機構的改革,有些行業主管部門被撤銷或進行了調整,有些壓力管道使用單位會處于無部門管理的狀態,出現“真空”,這種狀態是很容易出事的。
二、對壓力管道安全監察工作的幾點建議
1. 借鑒其他管理規范
鍋爐與壓力容器的安全管理已較成熟,并建立了一整套安全保證體系,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與各主管部門都有相應的管理規范,近年來的安全事故已大為減少。因此,借鑒鍋爐與壓力容器的管理規范,盡快制定壓力管道有關法規,完善壓力管道安全技術規程、安全管理規則、監督檢驗規則及其它規章,是壓力管道管理應該采取的措施。比如,我們要制定壓力管道安全技術監察、壓力管道元件制造監督檢驗、在用壓力管道檢驗、壓力管道使用和運行維護等方面的規程,以及壓力管道檢驗檢測機構資格管理辦法、壓力管道操作人員規定等等,就可以借鑒鍋爐與壓力容器方面的管理規范,針對工業管道、公用管道與長輸管道的不同特點,分別制定相應的部門規章與規范性文件,并與現有的國內外檢驗檢測最新技術緊密結合,使之具有先進性、適用性與可行性。
2.完善技術標準
在運行維護管理與檢驗技術標準,進一步完善壓力管道技術標準化體系方面,應針對現有國內外檢驗能力,制定適合于中國國情的埋地管道檢驗檢測技術規范和埋地燃氣管道評價技術規范。通過制定上述標準規范,使現有的地下管線檢測有標準可循,使各檢驗機構的行為規范化,建立規范化、專業化的檢驗隊伍。
要建立能夠適應壓力管道發展速度及技術水平的管道檢測系統,以便能夠滿足壓力管道監察及檢測工作的需要。
3.落實使用單位責任
在《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中明確了特種設備使用單位對安全的主要責任,對工業管道的管理實行“企業負責,政府監督”的原則,事關管道安全的大量的和關鍵性工作還在使用單位本身,所以,我們認為壓力管道使用單位還應做好以下工作:
①要認真貫徹執行有關安全法律、法規和壓力管道的技術規程、標準;
②要建立壓力管道安全管理制度;
③要建立安全管理機構,配備專職或兼職安全員(專業技術人員),負責壓力管道的安全管理工作;
④按國家有關規定驗收新建、改建、擴建的壓力管道;
⑤建立技術檔案,并到相應的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機構登記注冊;
⑥組織對壓力管道安全人員的培訓,包括主管安全的企業領導的培訓、安全管理機構安全員的培訓、壓力管道的操作人員和檢查人員的安全技術培訓,通過培訓考核合格持證后方可上崗;
⑦制定壓力管道定期檢驗計劃,安排附屬儀器儀表、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控裝置的定期校驗和檢修工作,并按時向具備資格的檢驗機構報檢;
⑧對事故隱患及時采取措施整改,重大事故隱患應以書面形式報告質量技術監督部門;
⑨對輸送可燃、易燃或有毒介質的壓力管道應建立巡線檢查制度,制定應急措施和救援方案,而且需要建立搶險隊伍,定期演練;
⑩按有關規定及時、如實地向當地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報告壓力管道事故,并協助做好事故調查和善后處理工作。
作者單位:陜西省質量技術監督局
《勞動保護》2004年第6期
上一篇:淺談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