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工會組織要參與生產安全管理

2004-12-09   來源:《現代職業安全》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企業工會組織在工作中要立足于廣大員工,注重發揮工會組織的優勢,加強對生產安全形勢的分析與研究,積極參與生產安全管理,對生產安全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及時從群眾利益的角度出發,依法提出意見和建議,不斷提高工會組織意見和建議的專業性和權威性,確立工會組織在企業生產安全管理工作中員工合法權益的忠實代表。

明確工會組織在生產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定位
  1.依法開展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工作。工會各級勞動保護監督檢查組織,依據《工會法》、《勞動法》、《生產安全法》、《職業病防治法》以及《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工工作條例實施細則》、《基層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委員會工作條例實施細則》、《工會小組勞動保護檢查員工工作條例實施細則》,關心職工勞動條件的改善,維護職工在勞動中的安全和健康。監督國家有關勞動保護、安全技術、工業衛生等法律、法規、條例的貫徹執行,向員工進行安全宣傳,督促行政方面解決影響職工健康和安全的問題,參加安全檢查等工作。
  2.嚴格執行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制度。作為對生產安全實行群眾監督的組織者,工會組織應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切實履行監督職責,重點對職代會通過的有關生產安全提案的落實情況;勞動合同和集體合同中關于勞動保護工作的實施情況;安措經費的使用情況;人身事故調查等重點、難點問題及時從群眾利益的角度出發依法監督檢查。
  3.協調與生產安全監督體系的關系共同發展。在安全管理的過程中,勞動保護監督體系從維護員工的合法權益角度出發,對安全工作實行群眾監督;安全監督體系從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角度出發,對安全工作實行安全監督檢查,兩個體系既有共同點又有區別。雖然組織性質不同、出發點不同但存在著更多的共同之處,共同作用于生產安全保證體系,都有職責監督和協助企業貫徹執行國家勞動安全的法律法規,監督各項安全和健康規章制度的落實,參與企業新建工程項目的設計審查、施工檢查與工程驗收工作,堅持“三同時”原則,積極督促主管部門完善各種勞動保護措施,制止“四違”現象(即: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章設施、違反勞動紀律),對嚴重的問題向企業行政發出《事故隱患限期整改通知書》,向各自的上級業務主管組織報告情況等,在工作過程中顯現出最大程度的互補性。與生產安全監督體系的團結協作,有利于更好地實現企業安全和健康的共同目標。確立生產安全監督體系和勞動保護監督檢查體系對生產安全保證體系的監督關系如下:


按照三個工作條例實施細則要求開展工作
  1.完善勞動保護監督檢查體系。企業以工會為常設機構建立由工會主席、各車間分會主席、安全監察科科長、女工委員、專職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等組成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委員會,分別在每個車間分會建立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小組,并且在各工會小組設立兼職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通過企業工會、車間分會、班組工會小組三級勞動保護監督檢查網絡,形成分工明確、職責清晰的勞動保護監督檢查體系。
  2.堅持以人為本原則,立足于班組實現生產安全管理目標。班組是最基礎的生產單元,作為各種安全管理理論的實現單元,只有動員全體員工在每項工作中都能夠全面、重點地分析并實施有效控制危險源點的各項措施,才能夠真正提高企業的生產安全管理水平。在企業的生產活動中就要求每名職工都要做到“三不傷害”即: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不被別人傷害。通過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培訓,要求監督檢查委員會成員、監督檢查組成員、專兼職監督檢查員和廣大員工在“三不傷害”基礎上增加到“四不傷害”即:監督別人不傷害他人。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工作只有經常深入班組和工作現場,監督檢查各項安全規章制度的落實情況,才能避免監督檢查只停留在口頭上、書面上、總結、報告中,而沒有取得真正效果的情況。
  3.提高各級監督檢查員的業務素質。為確保監督檢查的效果和權威性,必須不斷提高專兼職監督檢查員的業務、技術素質。企業可以采取兩項措施:一是,將熟知生產安全管理的同志選任到工會,上崗前進行勞動保護監督檢查業務培訓,并逐步主持兩級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工作。一是,派工會干部到生產部門進行生產技術、工作流程、安全規章制度等生產技能的學習,熟悉和掌握企業生產安全的情況。這樣既克服了工會系統人員配置結構問題,又解決了一些工會干部與所要監督檢查的專業不對口造成的制度落實不深入的問題。通過兩項措施的實施完善勞動保護監督檢查體系的建設。
  4.通過多種途徑開展形式多樣的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充分利用企業綜合信息平臺開辟專題,開展宣傳教育工作。為提高企業全體員工的安全自我保護意識,營造“生產安全人人有責,時時處處抓安全”的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圍。讓員工在任何情況下參與生產活動都能夠自覺遵守各項安全規程制度和操作流程。

深入生產安全管理的各層面實施全過程監督
  1.動員組織職工參加企業生產安全委員會決定開展的各項安全檢查工作。通過參加年度安全教育周、春季安全大檢查、全國安全月、秋季安全大檢查、冬季專項安全大檢查、節日安全檢查等季節性的工作,配合安全監察科等部門對企業生產安全管理進行全面了解,將生產安全保證體系及各生產、職能部門在執行勞動保護規章制度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監督解決并定期向上級工會組織匯報。
  2.深入生產現場進行監督檢查。依據《工會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 工會發現企業違章指揮、強令工人冒險作業,或者生產過程中發現明顯重大事故隱患和職業危害,有權提出解決的建議,企業應當及時研究;發現危及職工生命安全的情況時,工會有權向企業建議組織職工撤離危險現場,企業必須及時作出處理決定。”對現場“四違現象”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提出工會組織的處理意見和建議。為維護廣大干部職工的合法利益,在打擊違章違制行為的同時,以高度負責的精神教育責任人。做到及時發現、及時糾正、及時按照制度處理。
  3.監督企業年度安全技術勞動保護措施計劃以及職工代表大會通過的生產安全方面提案的資金、技術的落實。
  4.參加人身傷亡事故調查工作。依據《工會法》 第二十六條的規定:“ 職工因工傷亡事故和其他嚴重危害職工健康問題的調查處理,必須有工會參加。工會應當向有關部門提出處理意見,并有權要求追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有關責任人員的責任。對工會提出的意見,應當及時研究,給予答復。”
  5.組織開展勞動競賽。企業工會每年和安監科等部門聯合組織“生產安全、經營指標”等勞動競賽。企業設立生產安全獎勵基金,對在生產安全工作中表現突出的集體和個人進行表彰和獎勵,促進企業的生產安全管理工作健康發展。
  6.組織員工參與民主評議和民主監督工作。依據《工會法》第六條規定:“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是工會的基本職責。工會在維護全國人民總體利益的同時,代表和維護職工的合法利益。工會依照法律規定通過職工代表大會或其他形式,組織職工參與企業的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
    7.參與技術改造監督反事故技術措施的落實。依靠企業技術協會監督生產技術、生產管理部門落實反事故技術措施的資金計劃和工作計劃。
    8.征集合理化建議。組織全體員工提合理化建議是發揮工會系統勞動保護監督和生產安全監督工作的重要途徑。通過提合理化建議,特別是向生產一線的職工征求人身安全、生產場所環境安全、生產設施安全等專項合理化建議,有助于直接解決職工所關心的焦點問題。同時,隨著合理化建議的被采納為今后開展工作奠定良好的群眾基礎。有效地調動廣大員工查找安全隱患,杜絕事故發生的主動性。
  9.監督檢查勞動保護用品的發放和使用情況
    勞動保護用品是否按照規定,保證質量、足額發放是企業是否堅持以人為本原則,重視安全投入的重要標志。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委員會每季度都派專人對照勞動保護用品發放標準和人員崗位變更情況以及勞動保護用品的產品質量進行監督檢查。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小組的專兼職監督檢查員,每次深入生產、施工現場都要進行勞動保護的使用情況進行檢查,對違反使用規定的現象及時糾正、嚴肅處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抚顺市| 若羌县| 沁阳市| 贞丰县| 西华县| 高阳县| 册亨县| 闽清县| 稷山县| 宣汉县| 无为县| 公安县| 乐都县| 台中县| 青河县| 巴南区| 隆德县| 大新县| 雅江县| 嫩江县| 张家川| 蒙山县| 于都县| 岢岚县| 平利县| 孟津县| 松桃| 紫金县| 黔西| 犍为县| 象州县| 沂水县| 当阳市| 台中市| 札达县| 宜州市| 柘荣县| 繁峙县| 海晏县| 乾安县| 岫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