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作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安全是企業的主題,企業安全事關社會穩定和廣大職工的根本利益,關系到企業的發展和企業形象的大事,隨著企業的發展,安全工作的深入,亡羊補牢、因循守舊、按部就班、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老一套做法,已遠遠不能適應當前的安全工作,以人為本,關注安全,珍惜生命,追求企業的本質安全已經成為廣大職工的迫切愿望。因此,打造企業本質安全的嶄新理念已勢在必行。
一、什么是本質安全?其有何特征?
本質安全就是通過追求企業的生產過程中人、物、系統、教育等諸要素的安全可靠和諧的統一,使各種危險因素始終處于受控狀態,進而逐步趨近于本質型、恒久型的安全目標。其基本特征一是人的安全可靠性,不論在何種作業環境和條件下,都能按規程操作,杜絕“三違”,實現個體安全;二是物的安全可靠性。不論在動態過程中,還是靜態過程中,物始終處在能夠安全運行的狀態;三是系統的安全可靠性。在日常安全生產中,不因人的不安全行為或物的不安全狀況而發生事故,形成“人機互補、人機制約”的安全系統;四是制度規范、管理科學,培訓教育到位。杜絕管理失誤,企業生產中實現零隱患、零違章、零事故、零傷亡,從而基本形成無災可救、無險可搶,無事故發生的格局。
二、打造企業本質安全的途徑
1、人的本質安全
人的本質安全是指作業者完全具有適應生產系統要求的生理、心理條件,具有在生產過程中很好地控制各種環節安全運行的能力,具有正確處理系統內各種故障及意外情況的能力。要具備這樣能力必須進行教育,安全教育的對象是人,安全教育的實施和動力也是人。強化安全教育是實現人的本質安全化的需要,而安全工作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正是人的問題。安全教育目的是使人在對安全知、識、會、態四方面都有較大的提高。知,即知道,知道各方面知識、安全行為的重要性、各項安全法規制度等;識,即識別,對哪些是事故隱患、危險源、不安全因素都了解認識;會,即會用,用自己學習掌握的安全知識把各類安全操作技能熟練地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態,即心態,就是具備良好的安全意識和安全心理。企業內各類人員因工作性質不同所掌握的安全知識側重點也有所不同,大致上應熟悉掌握的有:機械安全設計與機器安全裝置;機械設備的危險部位及防護措施;觸電事故及防范措施;電器裝置安全要點;部分機械(砂輪機、手動工具、起重機械)安全使用知識;防火防爆安全知識及預防、緊急處理措施;特種設備(鍋爐、壓力容器、電梯)使用、檢測、檢修技術知識;危險化學品使用及應急處理措施;容器、高空、起重作業的安全要點及防范措施。現場操作者能熟悉掌握各類知識要點,按規程操作,不違章作業,盡管存在其他危險因素也能確保系統不發生故障,不出安全事故。
2、物的本質安全
在企業中物的本質安全主要是指設備的本質安全。設備的本質安全是指人的操作失誤或設備出現故障時,能自動發現并自動消除,能確保人身和設備的安全。本質安全的設備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可以杜絕或減少傷亡事故,減少設備故障,從而提高設備利用率,實現安全生產。設備本質安全化的程度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將隨著科學技術進步而不斷提高。
在企業生產的過程中,經常會對設備進行設計、制作、安裝、改造與維修,在其實施的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⑴本質安全
①采用本質安全技術,在預定的條件下執行機械的預定功能滿足機械自身的安全要求,如避免銳邊、尖角和凸出部分,保證足夠的安全距離,確定有關物理量的限值,使用本質安全工藝過程和動力源;②限制機械力,并保證足夠的安全系數 ③用以制造機械的材料、燃料和加工材料在使用期間不得危及人員的安全和健康④履行安全人機工程學的原則,提高機械設備的操作性和可靠性,使操作者的體力消耗和心理壓力降到最低,從而減小操作差錯。 ⑤設計控制系統的安全。控制系統的設計應考慮各種作業的操作模式或采用故障顯示裝置,使操作者可以進行干預,如重新啟動原則、零部件的可靠性 、定向失效模式、關鍵件的加培、自動監控等。
⑵失效安全 即保證當機器發生故障時不出危險。
⑶定位安全 把機器的部件安置到不可觸及的地點,通過定位達到安全。
⑷機器布置 車間合理的機器安全布局可以使事故明顯減少如空間、照明、管線布置、維修時的出入安全。
⑸機器安全裝置 諸如固定安全裝置、連鎖安全裝置、控制安全裝置、自動安全裝置、隔熱安全裝置、可調安全裝置、自動調節安全裝置、跳閘安全裝置、雙手控制安全裝置。
總之,設備的本質安全從控制事故物源入手,提出防止事故發生的技術途徑和方法,對于從根本上發現和消除事故與危害,防止誤操作及設備故障的發生具有重要意義。
3、系統的安全可靠性
系統的安全可靠性是指在系統中出現人的操作失誤或判斷錯誤,設備本身出現故障,通過“人機互補、人機制約”在時空等方面來避免各類事故的發生。落實到實際工作中,主要應考慮現場環境狀況,現場環境包括空間環境、時間環境、物理化學環境、自然環境和作業現場環境。環境要符合各種規章制度和標準。實現空間環境的本質安全,應保證企業的生產空間、平面布置和各種安全衛生設施、道路等都符合國家有關法規和標準;實現時間環境的本質安全,必須做到按照設備使用說明和設備定期試驗報告,來決定設備的修理和更新。同時必須遵守勞動法,使人員在體力能承受的法定工作時間內從事工作;實現物理化學環境本質安全,就要以國家標準作為管理依據,對采光、通風、溫濕度、噪聲、粉塵及有毒有害物質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以保護勞動者的健康和安全;實現自然環境本質安全,就是要提高裝置的抗災防災能力,搞好事故災害的應急預防對策的組織落實。
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在一定時空內交叉所致,通過時空措施防止物的不安全狀態和人的不安全行為的交叉,通過人—機—環境系統的優化配置,使系統處于最安全狀態。
4、規范有效的制度,科學的組織管理,全面的安全培訓,能夠確保人—機—環境有機的統一,彌補人—機—環境的不足,起到人、機、環境不能替代的作用。
規范有效的安全規章制度,能規范人的操作行為,制約企業和部門按章辦事,工作有次序,在一個企業里大致有以下規章制度: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安全教育制度、安全檢查制度、傷亡事故管理制度、安全生產獎懲制度、崗位安全操作規程、特種作業安全操作規程、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規定(包括重大危險源、儲存、運輸)、事故調查處理制度、消防制度、危險作業審批制度、外來施工單位安全生產管理辦法、供應商管理制度、安全作業票制度等。
科學管理是安全之基,愚昧無知往往是安全之禍、事故之源。運用科學管理模式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因素。安全管理必須從管理干部、安全檢查和日常小事抓起,特別是要抓住一些傾向性的問題、苗頭等,通過抓小事,嚴小事,有效預防大事發生。安全管理的關鍵在基層現場,根本在落實考核。
完善的安全教育系統就是使安全教育更貼近和適應受教育者接受能力,使受教育者提高安全知識和安全意識,必須達到“五有”標準。即有完整的安全教育程序 、有規范的安全教育培訓教材、有適應于各層次人員的安全教育方法、有嚴密的安全教育考試標準 、有顯著的安全教育效果。 通過安全教育可將因人造成的事故大幅度減少,為實現本質安全,事故為零的目標起到積極作用。
上一篇:工廠防靜電基本條件
下一篇:安全生產管理過程中的的十二項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