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管道檢修的一般方法
2007-09-04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1.清理
管道的內表面接觸各種不同的工藝介質,極易粘接、淤積、沉積各種物料,甚至造成管道的堵塞。目前常用的清理方法有機械清理、化學清洗和高壓水沖洗等。
2.緊固
閥門、法蘭泄漏時,若其密封面無損傷或損傷不嚴重,可通過緊固螺栓來進行消除泄漏。
3.打磨(修磨)
管子、管件的表面缺陷可經打磨消除,但壁厚減薄量不得超過實際壁厚的10%,且不超過管子、管件的負偏差。
閥門、法蘭的密封面如損傷不嚴重也可在停運后,對閥門、法蘭的密封面進行修磨處理。
4.補焊
補焊常用在以下幾種情況:
(1)對管道因腐蝕、沖刷等原因造成的局部壁厚減薄,情節較輕的管子和管件。
(2)管子、管件出現裂紋,但裂紋深度不超過壁厚的40%,且可在裂紋處加工出坡口時;
(3)管子、管件裂紋深度超過壁厚的40%或出現穿透裂紋時,應在停運、管道系統處理分析合格后,先在裂紋的兩端打止裂孔,然后進行補焊;
(4)閥門、法蘭的密封面如損傷較重,但經補焊、修磨后可修復的。
補焊的焊材應與母材相同或相適應,并選擇合適的焊接工藝。
5.更換管段(件)
對于管道腐蝕嚴重、壁厚減薄較多、裂紋較大、應力較集中部位的管段,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首先考慮停車處理,更換管段(件)。
6.更換閥門、法蘭、墊片、填料
(1)對于閥門無法啟閉、閥體損壞嚴重、法蘭損壞等情況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更換閥門或法蘭和墊片;
(2)對于墊片損壞嚴重,無法通過增加螺栓預緊力來消除泄漏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更換墊片。
(3)對于因填料失效、缺失而引起的泄露,可通過更換各密封部位失效的填料或增加新填料的辦法來解決。
7.帶壓堵漏
在系統無法停車,且必須要消除泄漏時,可采用帶壓堵漏,帶壓堵漏一般有以下幾種:
(1)卡箍法:是用卡箍(卡子)將密封墊卡死在泄漏處而達到消除泄漏。又稱為打卡子或做包箍。
(2)在泄漏的孔洞里鉆孔攻絲,或在泄漏點外焊接螺母(僅適合非易燃、易爆物料的場合),然后用密封墊并上緊螺塞而達到消除泄漏。
(3)楔式堵漏:用鉛、木頭、塑料等軟性材料制成楔子敲入泄漏的孔洞里而消除泄漏。這種方法適用于壓力不高的泄漏部位的堵漏。
(4)注膠法:設計專用夾具,在泄漏部位外建立一個新的密閉空腔,利用密封材料和專用注膠工具,在泄漏部位外通過密封膠固化后建立起一個新的密封結構,把泄漏部位密封止漏。
另外,還有粘貼式帶壓堵漏、磁壓式帶壓堵漏等。
8.帶壓開孔(封堵)
在管道堵塞或管段腐蝕、泄漏嚴重且用其他堵漏方法無法處理時,可采用帶壓開孔——帶壓封堵——開旁路的方法來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