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磷酸二銨生產中易發人事故
磷酸二銨的系統性生產包括硫酸生產、磷酸生產、合成氨生產和磷酸二銨的生產,全過程原料多、污水和廢渣量大、工藝復雜、設備多、戰線長、噪聲高、粉塵大、腐蝕強、檢修頻繁,生產中易發生如下人身傷害事故:
1.灼燙事故
硫酸、磷酸、合成氨、蒸氣對人具有強烈的灼燙作用,因此,灼燙是磷酸二銨生產中的多發事故,主要有以下原因:
(1)設備帶病工作,操作者未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仍按常規進行操作引起介質噴濺;
(2)對泄漏管道、閥門進行檢修時,帶壓工作,介質大量泄漏;
(3)生產、維護中,因聯系與協調失誤或違章操作,非正常啟動泵或開啟管道閥門造成人員灼燙;
(4)在各種檢修中,趕時間,搶進度,防護措施不到位;
(5)保溫材料缺少或損壞,操作人員身體直接接觸高溫管道;
(6)輸送管道突然泄漏,腐蝕介質噴出造成人員灼傷。
2.機械傷害事故
皮帶機、提升機、埋刮機等機械設備動力大,操作不當易造成機械傷害事故。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類:
(1)不停車即對設備進行調整、檢修與清理,容易造成肢體卷入設備造成人身傷害事故;
(2)操作中精力不集中發生誤操作,造成機械、工藝事故,而在處理機械、手忙腳亂,忽視安全規章,再次造成人身傷害事故;
(3)未按規定正確穿戴勞保用品,衣袖等被帶入設備造成人身事故;
(4)缺少防護設施,特別是轉速慢的設備,先天缺少或過程中被拆除后未恢復,因無保護而造成人身事故;
(5)各種障礙物造成通道不暢,巡檢、操作、清潔等過程中身體碰到轉動設備造成人身事故;
(6)操作者因好奇用手觸摸運轉設備或用輸送皮帶運人,造成人身事故。
3.物體打擊
造成物體打擊原因為物體從上往下落或飛在人體身上造成的事故,主要原因如下:
(1)各種立體交叉作業中,上層作業用工具、材料等落在下層作業人員身上;
(2)生產現場混亂,高空平臺、走道、樓梯等留有的雜物被振動、風吹或人為原因落下傷人;
(3)在各種檢修拆裝作業中,不懂機械原理,作業中無防范意識,被設備或設備的某部分擊傷;
(4)清理各種儲槽、塔等器內物料時,從下部掏底,被上部落物料擊傷、淹埋;
(5)檢修起吊或搬運物件時,捆綁不牢,物件打擊人體;
(6)設備爆炸時,爆炸物直接打擊人體。
4.觸電
觸電事故多發于顧慮重重了,此季雨水多,人體表面因汗水潮濕電阻率低,容易觸電,主要原因如下:
(1)各種電源線路安裝不規范,人體接觸裸線或明線頭而造成觸電;
(2)水或蒸汽等造成電源絕緣部分導電,電流到人體易接觸的金屬部件上造成觸電;
(3)埋入地下的電纜因交通、土建施工等原因漏電時,接觸漏電點的人員產生跨步電壓而產生觸電;
(4)對各種電器維護檢修時或使用各種移動式電動工具時,違規操作而發生觸電。
5.高處墜落
磷酸二銨生產系統中,大型設備、管道、棧橋多,各種檢修離不開登高作業,以下登高作業易發生墜落事故;
(1)在登高過程中不用專用登高用具,而直接沿設備的支架登高;
(2)作業過程中不系安全帶,或雖系安全帶但掛鉤未掛穩;
(3)上石棉瓦頂不設置跳板
(4)在設備與設備間或設備與房物間直接跨越。
6.中毒窒息
合成氨的生產過程較容易出現中毒窒息事故,比如一氧化碳、硫化氫、氨等泄漏造成中毒,具體情況有:
(1)未發現泄漏而長時間停留在泄漏點的有毒氣體環境里;
(2)檢修設備時,檢修人員進入設備死角,吸入滯留在設備內的有毒氣體;
(3)氣、液氨突然泄漏,來不及避開或因視線不清走入已經泄漏的高濃度氣氨環境;
(4)生產系統中種種儲槽、塔器、管道在檢修前未徹底轉換便進入,也容易發生中毒窒息事故。
7.爆炸、燃燒
硫酸、磷酸、磷銨、合成氨生產裝置均存在爆炸因素,主要原因如下:
(1)硫酸、磷酸儲槽、管道補焊中易發生氫氣爆炸,造成人員傷害。爆炸原因為清洗儲槽、管道后稀酸與鋼制酸罐、管道反應產生氫氣聚積在罐、管內或罐、管與襯膠之間,直接進行動火補焊時,只要氫氣含量達到爆炸極限必然發生爆炸事故;
(2)合成氨在檢修中對管道、容器轉換不徹底,動火作業過程中未近果求再次進行分析,過程中從器壁散發出的氣體濃度達到爆炸極限,遇火產生爆炸;
(3)合成氨生產過程中工藝指標失控(氧含量超標),遇火將會造成系統中氫氣、一氧化碳、甲烷燃燒或爆炸;
(4)搬運各類移動式壓力容器時,發生相碰或重落地面等引起爆炸;
(5)各種動火手續不嚴,隨意動火,引爆環境中達到爆炸極限的氣體;
(6)采用硫磺制硫酸的生產過程中,熔硫溫度過高或熔硫節氣管保溫材料損壞,高溫管道裸露,造成熔硫或蒸氣管上的硫磺粉自燃。
(7)硫磺存放環境里的動用火手續不完善,在硫磺存放環境里的動火引燃硫磺;
(8)合成氨生產裝置管道容器泄漏,與空氣摩擦或與空氣混合燃燒。
二、磷酸二銨人身傷害事故的預防
做好上述各種事故的預防,對生產磷酸二銨“安、穩、長、滿、優”實現有著重要的意義,沒有安全的生產是沒有生命力的生產,沒有安全更沒有持續發展,為此抓好事故預防是磷酸二銨生產中的頭等大事。筆者根據自己多年從事磷酸二銨生產安全管理的工作經驗提出以下安全管理工作建議:
1.解決好“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認識問題
“安全第一”,是指安全生產是全國一切經濟部門和生產企業的頭等大事,各級領導都要十分重視安全生產,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保障對勞動者的安全,努力防止事故的發生。
“預防為主”,是指在實現“安全第一”的許許多多工作中,做到預防工作是最主要的。它要求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把事故和職業傷害消滅的發生前。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作為安全生產的方針,必須長期堅持,在磷酸二銨的生產中更要堅持好,否則,產生中的各個環節都會發生這樣那樣的事故,最終影響了生產,敗壞了企業形象。可以說生產安全,直接關系著磷酸二銨生產企業生產發展興衰與成敗。因此,在生產中,各級領導要有超前安全管理的意識,對安全生產絕不能抱有任何粗心大意、漫不經心的態度,要以如履薄冰、積極主動的精神從小事故做起,從平時做起,使安全貫穿于生產始終。按《安全生產法》、《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的要求做好安全評價等基礎性工作。各級人員對待安全生產必須站在講政治、講法律的立場上,以實際行動強化安全管理,進一步落實好各級領導和生產人員的安全生產責任制,人人講安全,事事有安全,時進想安全,行動必安全,持之以恒,讓安全永遠成為生產的主旋律,這樣,預防工作就可做在前和做到位,實現安全第一。
2.解決好安全工作與經濟效益的關系問題
安全與生產的關系是辯證統一的關系,兩者相互依存,沒有安全就沒有生產,更無效益,生產必須安全,安全促進生產。
有人認為,化工安全工作只有支出,沒有效益。這是錯誤的觀點,安全本身就是效益,而且是間接的、潛在的、長期的效益,假如每噸化肥生產成本是1000元,如果生產中發生了事故,事故所的損失都得進入成本,1000元生產成本就會無條件增加,其結果必然要減少經濟效益。
生產中的安全投入是有計劃、有規律的投入,而事故支出則是無量化、無規律甚至會導致企業破產,在生產中必要的安全開支一分也不能省。比如,削減安全教育經費、安全措施費、勞動保護費、安全管理費等,削減這些費,表面上盈出了效益,實際上埋下了事故的種子。安全管理的弦一放松,人們的安全意識必須下降,隱患和事故增多,工人的生合和國家財產就無安全保障,往往會出現惡性發展到不可的地步。
當然,安全開支要有針對性,按照前面所述的易發事故,做到有的放矢,屬于人為原因的,要加大安全教育的投入; 屬于隱患的,要加大加快隱患治理投入; 屬于管理不到位的,要加大管理投入; 屬于歷史遺留問題的,要加大安全技改投入; 徹底做好全方位的綜合治理。早投入要比事故后的大開支好得多。當生產與安全發生矛盾時,應先解決安全問題,使生產的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順利進行。
3.沖破舊的思想觀念
磷酸二銨的生產系統龐大,大多生產企業由原來的老化工企業演變而來,多少還保留有計劃經濟時期的安全管理模式,管理工作中還存在等、靠、要的思想,“我要安全”還沒有形成氣候,管理工作中照抄照搬較多,切合自身實際和主動管理的東西不夠,工作方式單一,內容簡單,安全管理缺乏系統性和全面性。
進入市場經濟以來,企業內部無論人力資源還是分配制度等都有計劃經濟時期有了大幅度的變化,沿用老一套安全管理法已不適應時代發展,為此必須沖破陳舊觀念。在企業內部各級人員中樹立起“安全從我做起,我要安全,我會安全,安全為我”的新觀念,具體工作中在嚴格執行好國家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同時,想辦法開展群眾性、專業性、綜合性、長久性安全工作,從工藝合理化、設備標準化、現場整齊化、衛生清潔化、從工藝合理化、設備標準化、現場整齊化、衛生清潔化、人員遵章守紀入手,利用檢查考核等有效手段,發揮出安全管理應的作用。
4.解決好持續發展與安全管理創新的關系問題
磷酸二銨作為用途廣泛的二元高效復肥,市場前景可觀。就其生產中的安全特性與安全生產要求而言,市場前景好只能算是一個條件,持續發展要靠各生產企業的安全管理,要立足于創新,因為只有創新,管理工作才能跟上時代發展之要求,企業在競爭中才有希望。安全管理的創新包括思想創新,管理創新,安全技求創新等,建立和完善現代化的安全管理體系,重點任務針對前面所述的七類易發事故和生產特點制定適用可行的系統防范措施十分必要,安全管理的創新可保障磷酸二銨的生產沿著高效、快速的方向發展。
總之,安全生產是一個系統工程,就事論事,只能起到抓芝麻丟西瓜的作用,管理工作中必須系統化,從點滴做起,小事要抓,大事要管,橫到邊,安全管理網越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