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檢修要求通過對泵的檢修,消除經過一段時間運行后的泵所存在的缺陷,要達到下面要求。
①泵和驅動機原先的對中可能遭到破壞,會引起機組振動,需進行中心復查和調整。
②泵轉子可能產生彎曲,需校正或更換。
③泵的零部件可能磨損、腐蝕、變形或產生裂紋,需修理或更換。
④必要時,轉子需進行動靜平衡的復查和校正。
⑤消除因磨損產生的較大間隙,提高泵的效率。
⑥泵內原有各部分間隙可能起了變化,需進行調整。
⑦清除泵內污垢、銹跡。
⑧更換軸封填料、修理機械密封和更換各結合面的密封墊片或涂料,消除泵的跑、冒、滴、漏,減少被輸送化工介質的浪費。
2.泵用靜密封
離心泵除了軸封以外,還有一些結合面的密封,即靜止密封。靜止密封泄漏的控制,雖比軸封容易控制,但如果處理不當,也會造成介質外漏,甚至使泵不能正常運行。這些靜止密封點,諸如泵蓋與泵殼的結合面,軸承壓蓋與軸承箱的結合面等,均需仔細進行處理。
3.泵用動密封
正確地選用和安裝好填料密封或機械密封,是保證軸封正常工作必不可少的條件。
(1)填料密封
在化工廠中,泵用軸封填料的選用,應滿足以下四點要求。①填料耐介質腐蝕;②填料具有一定的強度;③填料具有一定的彈性和塑性;④填料能適應介質的溫度(高溫或低溫)。
填料密封安裝時,填料環的外徑小于填料函孔徑0.30—0.50mm;內徑大于軸徑0.10~0.20mm。切口一般為軸向45度。安裝時,相鄰兩道填料的切口至少應錯開90度。填料道數較多時,應裝填一道,壓緊一道。
(2)機械密封
機械密封的安裝要求如下。
①壓蓋與密封腔配合止口對軸中心線的同軸度允差0.40mm,與墊片接觸的平面對軸中心線垂直度允差0.02—0.03mm/lOOmm。
②軸的軸向竄動量一般要求不大于±0.5mm(特殊情況另定)。如帶軸套時,不允許軸套轉動。
③靜環尾部的防轉槽端部,與防轉銷頂部,應保持1—2mm的軸向間隙,以免緩沖失效。
④安裝機械密封部位的軸或軸套,其徑向跳動允差見相應規范,裝機械密封圈處的表面不得有銹斑、裂紋等缺陷,表面粗糙度要符合技術要求。
⑤壓蓋與密封腔間的墊片厚度應保持1—2mm。
⑥彈簧壓縮后的工作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其允差±2mm。
⑦機械密封上的彈簧旋向(主要指使用一只大彈簧且要承受扭力的情況)應與泵軸的旋轉方向相反,以使之越旋越緊。
⑧動環安裝后,必須保證它在軸上軸向移動靈活(把動環壓向彈簧,然后能自由地彈回來)。
⑨壓蓋應在聯軸器找正后進行上緊,壓蓋螺栓要均勻上緊,防止壓蓋偏斜。
4.泵的拆卸
檢修離心泵時,首先要熟悉泵的結構,同時要抓住四大重要環節:①正確的拆卸;②零件的清洗、檢查、修理或更換;③精心的組裝;④組裝后的各零件之間的相對位置及各部間隙的調整。
拆卸時的一般注意事項如下:
①按泵的拆卸程序進行,有些組合件可不拆的盡量不拆。
②留下原始數據,如泵和驅動機轉子的對中數據,主要部位螺栓拆卸前后長度,軸瓦間隙等。
③各零部件的相對位置和方向要做標記,放置要有秩序,以免組裝時搞錯搞混。盡管有些零件(如葉輪、軸瓦、軸套等)有互換性,組裝時也不應該隨意調換位置。
④裝配間隙很小的零件,拆卸時防止左右擺動,碰壞零件。有條件的泵,拆卸前可裝上導向桿,避免零件擺動磕碰。⑤對于大型水平剖分泵的揭蓋,首先應松掉殼體中部的連接螺栓,然后再按一定對稱順序松開周邊連接螺栓。這樣,可防止泵的上殼體周邊有可能產生向上的翹曲變形。
⑥在分離兩相連零件時,若鉆有頂絲孔,應借助頂絲拆卸。兩相連零件因銹蝕或其他原因拆不下來時,可用煤油浸泡一段時間再拆;若仍拆不下來,可將包容零件加熱,當包容零件受熱膨脹,被包容零件還未膨脹時,迅速將兩零件分開。
⑦拆卸時盡量使用專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