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淺談衰老礦井安全生產面臨的問題及其對策

2007-09-14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一、引言

    在井下生產過程中隨著時間、地點和環境的變化,煤礦井下各種自然災害險象叢生,惡劣的生產條件威脅著安全生產。邵武煤礦1958年建礦,歷經40多年的開采,特別是受98年6.22洪災的影響,資源枯竭,現已近入尾礦回收階段,大部份工作面已轉向復采,有的工作面甚至已經第三、四次復采,原生塊段開采也已逐步向深水平延深,現開采深度最底水平標高已達-270米,無論是復采還是深部開采,開采客觀條件都在不斷惡化,安全生產都面臨著一定的困難。邵武煤礦近年來,針對礦井衰老存在的安全問題,采取了一些強有力的、切實可行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技術措施,從而實現了安全生產。

    二、衰老礦井安全生產面臨的問題

    1、復采工作面安全生產存在的問題

    ①復采給安全生產帶來的首要問題就是水害:由于礦井原淺部開采時,產生了大量的地表裂縫,造成大氣降水直接滲入井下,邵武煤礦歷經多年原生開采和多次的復采,老空區遍布,通過高落式開采后,局部頂板遭受松動破壞,水源有可能沿松動的頂板滲透下來。而原生塊段開采時所設的煤柱雖能起到防突水的作用,但起不了隔水的作用,上部水源會經頂板后沿煤柱滲透至老空區,給局部地段特別是老順槽創造了積水條件,形成老空水,當復采工作面與其相溝通時,就有可能發生突水事故。另外,由于煤層賦存很不穩定,有的塊段原生開采于七、八十年代就已停采,加上復采次數多,原始資料遭到破壞,現存資料也不完整,給防治水害管理帶來難度。

    ②其次,復采給安全生產帶來的問題是頂板管理難:邵武煤礦為中厚煤層,由于受地質條件影響,采煤方法采用高落式跨落法,采高大,其本身存在著不安全因素,且復采塊段煤層再生頂板穩定性差,在煤巷掘進中經常會遇到已跨落的老塘石頭,且煤層易偏易冒,造成送巷困難,支護困難,頂板管理難度大,給安全帶來一定的威脅。

    ③復采給安全生產帶來的另一主要問題一瓦斯局部積聚:邵武煤礦雖為低瓦斯礦井,瓦斯涌出量不大,但是復采塊段采空區多,加上受地質和煤層賦存條件影響,現進入尾礦開采,工作面無法形成兩個安全出口,瓦斯積聚的可能性大,因此,防止瓦斯積聚也是我礦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

    2、深部開采存在的安全生產問題

    ①煤層和頂板壓力增大:隨著衰老礦井開采水平的逐漸下延,上覆巖層重量大,形成的支承壓力也較大,煤層壓力一增大,煤巷掘進過程中,煤邦易偏易冒;頂板來壓時,底板較軟時,巷道容易出現底鼓現象,巷道支護折梁斷柱現象嚴重。

    ②地溫高:隨著煤炭資源枯竭,現逐步轉為深部開采,地溫也在不斷升高,作業人員難以在高溫環境下作業,給安全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

    3、粉塵的主要問題

    一是地面礦區內,鷹廈鐵路橫穿邵武煤礦礦區,鐵路線上裝卸煤、水泥及火車開過揚起的粉塵時常滿布在礦區上空;二是隨著深部的開采,礦井粉塵濃度也在不斷增大。近兩年來,邵武煤礦塵肺病人員大幅度上升。

    4、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方面,隨著企業的改制和用工制度的改革,許多老礦井都在不斷減員,老職工提前退休或退居二線,有些臟、累、差、險的工種(不包括采掘一線)只有由計劃外的臨時工、協議工來頂崗,或是返聘已退休的老職工。使職工隊伍整體的安全素質下降,成為事故的隱患。另一方面,俗話說“老礦老況”,在一些基層管理隊伍中肯定存在著老資格的管理人員,他們沒有經過專業的系統教育,在安全工作中,普遍缺乏理論性指導,憑經驗做事。

    三、解決衰老礦井安全生產問題的對策www.zltai.com

    雖然衰老礦井存在的諸多問題,但是,只要采取切實可行的安全管理措施和安全技術措施,一定可以扭轉衰老礦井安全生產的嚴峻局面,實現安全生產。

    1、解決復采工作面安全問題的對策

    ①復采工作面水害的防治

    復采工作面發生水害的條件及其原因:復采工作面發生水害的條件主要就是采空區積水,這種水源往往具有壓力高、水量大等特點,一旦掘透,即造成較大的透水事故,并可能伴有硫化氫、二氧化碳、放射性氣體和沼氣等有毒有害氣體涌出。復采工作面發生水害的主要原因有水文地質情況不清,缺乏必要的圖紙資料;對采掘工程接近積水區,不預先探水放水,違反規程盲目施工;積水地帶位置測量的資料不全;采掘工程平面圖未及時更新或測量有誤等。

    預防井下復采工作面透水的組織措施和技術措施。

    第一,組織措施

    (1)、成立水害防治領導小組,由礦總工程師為組長。

    (2)、組織專人對探水點或淋水地點進行觀察,并記錄變化情況,分析比較,如有明顯變化,不得繼續作業。

    (3)、教育井下職工熟悉透水預兆,發現透水預兆立即報告值班人員,并上報主管領導。

    (4)、制定切實可行的探水制度,并堅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則。

    (5)、對井田范圍內的采空區要詳細進行調查,并將調查資料及時繪在進上下對照圖中,詳細標明采空區分布范圍和積水數量,并慎重劃出采空區警戒線。

    第二,技術措施

    (1)、探水法確定:探放水是解除水害威脅的最主要措施。由于復采工作面采空區積水水源往往來自于地表水,存在水頭高的老空水,故采用分段下行探水法最為合適,這種探放水方法可以把高水頭的積水分為若干段,從上而下依次探放,每次探放所遇到的水頭高度就能控制在安全限度以內。

    (2)、探水眼的布置:探水眼的布置不是所有的工作面都一塵不變的,必須根據工作面煤層厚度、傾角大小、巷道與頂底板及采空區的關系是順槽還是上下山等具體情況來確定。如煤層在2米以下,傾角較平緩時,探水眼可以用簡單的方法布置,即在巷道中間布置一個與頂底板平行的眼,另外在兩幫各布置一個與煤幫成45°的眼,以控制從兩幫透水的可能;在厚煤層中,如果巷道是沿頂板送時,則探水眼布置要探明正前方及兩幫有無老空水,如果巷道是沿底板送時,探水眼則必須是既能探明正前方(包括兩幫)的情況,又能探明前上方(包括兩幫)有無老空水存在。

    (3)、掌握安全超前距離:規程要求探水的超前距離至少要20米,但在實際執行中,往往不能達到這一要求。這樣就必須深入摸清當地過去透水經驗,查清透水事件中煤墻被突破的厚度,突破煤墻的水頭高度以及煤質等,參考這些情況來規定探水工作面的超前距離。邵武煤礦采用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則,探5米,即“探五進一保四”的方法,就是探五米、掘一米、保持四米煤厚的超前距離。

    (4)、放水問題:在每個復采工作面都必須配備好排水管、排水槽、水箱等排水用具,并挖好排水溝。

    ②復采工作面的頂板管理

    復采工作面發生冒頂事故的管理上存在的主要原因:不按規程作業,支護規格太小、空幫空頂作業等。

    頂板管理是復采工作面安全管理的重點。必須采取強有力的、切實可行的管理措施,長期以來,邵武煤礦注重復采工作面的頂板安全管理:

    頂板管理的組織措施和技術措施。

    第一、組織措施

    (1)、成立由礦總工為組長的復采工作面頂板安全管理小組。

    (2)、定期組織有關人員分析每個復采工作面的初次來壓和周期來壓時間規律,并制訂出來壓的安全技術措施。

    (3)、嚴格放頂作業程序,落實安全措施,工作面放頂時必須審批,并由安監人員、區隊負責人到現場跟班盯崗,落實安全措施。

    (4)、定期組織頂板專項安全檢查,杜絕空幫、空頂作業,每班上班前必須認真檢查后路支護情況,加強后路維護。

    (5)、嚴格按規程作業。

    第二、技術措施

    (1)、采煤方法采用后退式,單側放頂。

    (2)、開采順序從上到下,上山必須留設8米的煤柱,毛峒必須留設6米,傾斜長度較長時,必須分上、下順槽開采。

    (3)、煤巷開口時必須架設雙抬棚,規格2.0×1.6m,開口對面打好抗山棚,第一棚棚距為0.5m。

    (4)、工作面放頂時須打好護身柱,且要配備2m長柄扒,大錘等放頂安全用具。

    (5)、過煤質松軟、破碎帶、斷層和老塘時,必須手工掘進,且要采用前探梁超前過頂。

    ③復采工作面瓦斯局部集聚的防治

    復采工作面造成瓦斯集聚的主要原因:局部通風機停風、工作面穿透老塘、工作面通風設施遭到破壞、風量不足、獨頭回采及長距離送巷等。

    預防復采工作面瓦斯集聚的安全管理措施。

    (1)、加強通風系統管理,嚴禁串聯通風和有循環風現象。

    (2)、加強局部通風管理。局部通風機必須有專人負責,確保風機不間斷運轉,一旦風機停風,要立即撤出人員,恢復通風后,首先要檢查瓦斯濃度,無危險后方可恢復生產。

    (3)、加強工作面風筒管理。風筒得出現氣結、破口等現象。

    (4)、防止煤巷、獨巷太長,要按照局扇的通風能力進行送巷,獨巷過長的掘進巷道,要加強全巷道的瓦斯檢查,發現瓦斯集聚地點,要立即處理。

    2、解決深部開采安全問題的對策

    ①深部開采的頂板管理:

    深部開采的頂板及煤層壓力增大,主要是由于原巖應力大小受到影響,同時影響采面圍巖的支承壓力,導致支架載荷增加,出現頂板垮落。

    (1)、深部開采工作面,必須根據不同的地質條件,規定不同的開采方法,如采用前進式卸壓法,從而減少支護載荷值。

    (2)、根據不同的工作面使用不同的支護形式和支護規格、縮小棚距。

    (3)、要隨時掌握頂板變化規律,以便及時采取措施。

    (4)、在壓力特別在工作面,可改變作業形式及勞動力組織形式,以便加快回采速度。

    ②解決深部開采工作面的溫度高的對策:

    (1)、加強工作面通風管理,滿足新鮮風流的供給,決不允許有串聯通風和循環風。

    (2)、加強工作面的測溫、測氣工作。每個工作面必須有安監員跟班測溫、測氣,超過規程規定的,立即撤出人員,停止作業。

    (3)、改變作業形式及勞動力組織形式,減少工人接觸高溫環境的時間。

    (4)、有條件的,盡可能形成上回風巷。

    三、粉塵防治

    1、礦區粉塵防治在礦區鐵路沿線,裝上噴霧撒水設施,在裝卸過程中進行噴霧撒水,減少粉塵的產生和飛揚;在礦區各主要道路,每天定期人工撒水,以降低礦區粉塵的二次飛揚。

    2、井下防塵近年來,邵武煤礦在通風防塵上投入了大量資金,改善防塵設施,完善防塵系統,實現綜合防塵。

    ①完善各水平、片盤及石門的供水管路,形成全井范圍內的連續的防塵網絡系統。

    ②地面建立了容量為200m3米防塵水池,并充分利用井下充足的采區自然水源,建立了5個井下防塵水池。

    ③主要運輸巷、回風巷及各采煤工作面裝載口都安裝了防塵噴霧設施。

    ④采用濕式鉆眼,嚴禁干式鉆眼,使用水炮泥,爆破前后都應在工作面附近沖刷噴水,以防揚塵。

    ⑤凈化風流。采掘面回風巷或局扇風筒處安裝噴霧器,凈化空氣。

    ⑥搞好個人防塵防護,配戴防塵口罩。

    四、解決安全管理存在問題的對策

    首先企業要把好用工和用人關,不適應井下作業的堅決不予招收,不適合本崗位的堅決調離崗位,安全管理人員一定要經過系統的專業培訓,具有全面的專業知識;另一方面要堅持“管理、裝備、培訓并重”的安全管理原則,各級領導始終把職工安全教育培訓擺在議事日程。煤礦安全培訓,要分層次、分類別,要注重全員安全素質的提高。企業要有完善的培訓考核制度,包括對承擔培訓工作的機構和人員的考核,嚴格把好考核關。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莱州市| 茶陵县| 东城区| 大方县| 县级市| 保德县| 平原县| 习水县| 上饶县| 衡水市| 东光县| 太谷县| 大冶市| 喀喇| 梨树县| 新河县| 建昌县| 济宁市| 化隆| 延吉市| 天气| 荔浦县| 开远市| 白水县| 凤翔县| 布拖县| 防城港市| 曲松县| 渝北区| 铜山县| 安泽县| 雷波县| 达拉特旗| 大城县| 中牟县| 周口市| 宝应县| 交口县| 江达县| 含山县|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