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結合近年來公眾聚集場所惡性火災案例,從中分析出公眾聚集場所火災危險性和火災特點,進而總結出公眾聚集場所火災時如何順利疏散逃生進行自救的一般方法,旨在進一步增強公民的消防安全意識,提高公民自防自救及與火災作斗爭的能力。
關鍵詞:公眾聚集場所逃生自救方法思考。
1.引言
本文中公眾聚集場所主要是指商場、市場、賓館、飯店、公共娛樂場所以及醫院、學校等人員密集場所。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公眾聚集場所發展速度很快,尤其是商場、市場、賓館、飯店和公共娛樂場所數量急劇增多,對繁榮社會經濟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但是,由于一些經營者只重視經濟效益,忽視防火安全,許多公眾聚集場所存在著嚴重的火災隱患,火災事故時有發生。如震驚中外的2000年河南洛陽東都商廈“12.25”特大惡性火災,燒死309人。1994年阜新市藝苑歌舞廳“11.27”特大惡性火災,燒死233人,重傷4人;1996年7月廣東深圳市端溪大酒店特大火災,燒死29人,燒傷13人。公眾聚集場所一旦發生火災,極易造成人員的群死群傷。因此,研究公眾聚集場所的火災特點以及在其發生火災的情況下如何進行疏散逃生,對加強公眾聚集場所的消防安全,預防其火災的發生及發生火災后減少人員傷亡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公眾聚集場所的火災危險性
從調查情況看,公眾聚集場所多建在人員集中地段,或附設在其他建筑物內,這些場所布局緊密,防火分隔差,防火分區小,一些公眾聚集場所的裝飾裝修越來越講究藝術的處理和風格的體現,對建筑室內空間環境的整體處理要求具有觀賞性,而這些藝術造型和處理大多需要用可燃材料加工才能取得效果,達到意境。還有的公眾聚集場所為防盜和便于管理,堵塞、封閉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有的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的寬度、疏散門的開啟方向不符合防火要求等等。從消防消防安全角度來看,這些都是公眾聚集場所潛在的火災危險性。
2.1.可燃和易燃材料多,人員復雜.一些公眾聚集場所,特別是商場、市場、賓館、飯店和公共娛樂場所采用未經防火處理的地毯鋪地,墻面、家俱、窗簾等采用海綿、泡沫、塑料板、木板、布匹等可燃物,且從業人員多,人員復雜,一旦生活用火不慎或遺留火種,極易造成大面積燃燒而釀成火災。
2.2.電氣設備的安裝、使用及電氣線路的鋪設不符合防火安全要求。一些商場、市場及公共娛樂場所的音響、空調、VCD機燈光等電氣設備較多,電力負荷大。電氣絕緣材料容易老化,電線私拉亂接,超負荷用電,容易造成電線短路而引發火災。
2.3.普遍使用液化石油氣。多數公眾聚集場所使用液化石油氣做飯,員工素質低,消防安全意識差,為了使用上的方便,常常將液化石油氣放在靠近火源的地方,易引發火災事故。
2.4.同一建筑多種經營。現在有的賓館內有餐飲、KTV、健身房等,而且各自屬于不同的經營者,消防管理混亂,消防安全無保障。
2.5.人員密集,疏散困難,易造成人員群死群傷。公眾聚集場所人員集中,密度大,多數人員缺乏逃生知識,一旦發生火災,疏散逃生困難,極易造成人員群死群傷。
2.6.消防設施不完善、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標志缺少。一些公眾聚集場所經營者消防意識差,消防安全知識淡薄,對消防安全重視程度不高,不按國家規定要求設置消防設施和器材,或者對設置的消防設施和器材不進行維護保養,失去其應有的作用。有的公眾聚集場所不按要求設置明顯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標志和應急照明燈,一旦發生火災,火勢得不到有效控制,人員的安全疏散無保障。
3.公眾聚集場所火災特點
大量的火災事實表明,公眾聚集場所發生火災后有以下特點:
3.1.燃燒迅速、蔓延快
公眾聚集場所經營面積較大,空間范圍廣,供氧充足,空氣具有良好的流通條件,內部地面、墻面采用化纖地毯、海綿、可燃織物進行裝飾裝修,室內存放木質家俱。發生火災,若是在火災初期沒有對火災進行及時撲救或有效控制,火勢會沿著可燃物迅猛燃燒,蔓延到其他部位而發展到猛烈階段,使火勢難以控制。
3.2.產生大量煙霧有毒氣體
一些公眾聚集場所室內裝飾裝修使用大量易燃材料及各種塑料、化纖、海綿制品,火災發生后產生有毒煙霧,大面積擴散蔓延,嚴重威脅被困人員的生命安全,造成大量人員傷亡。
3.3.易造成群死群傷
公眾聚集場所人員聚集,有的嚴重超員,人員密度較大,有的疏散通道缺少或不暢通,疏散指示標志不明顯,安全出口狹窄或數量不足,使用易燃和可燃材料進行裝飾裝修。一旦發生火災,一方面,產生的有毒氣體會使疏散緩慢的人員造成窒息或中毒;另一方面,產生的濃煙使現場人員視野模糊,令人心理上產生壓力,出現相互擁擠、相互踐踏,易造成大量人員傷亡。
3.4.易引燃相鄰建筑物
公眾聚集場所一般位于市區繁華地段,附近的各類建筑物較多且間距較小,發生火災后,如未能及時有的控制火勢,高溫燃燒產生的強輻射熱將會烤著附近建筑物表面的可燃材料使火勢向附近其他建筑物蔓延。
3.5.火災撲救難度大
公眾聚集場所,特別是商場、市場、賓館、歌舞廳等一般位于繁華地段,人員相對集中,發生火災后易出現人員圍觀現象,加上臨近建筑多,易造成交通堵塞,阻礙消防車順利接近起火建筑物。這些建筑可燃易燃材料多,滅火所需水量較大,撲救火災的難度將進一步增大。
3.6.地下公眾聚集場所,火災的繁雜性和危險性增加。
一些公眾聚集場所設在地下建筑內,這些公眾聚集場所發生火災除了與地上建筑具有相同的火災特點之外,還具有較為復雜的火災特點。因為地下建筑只有內部空間,不象地上建筑有窗與外部空間相通,當地面建筑發生火災時,80%的熱煙可以順窗口排出建筑物,在熱煙從窗口上部排出的同時,窗口下部還可以進入空氣,降低火災房間的溫度,而地下建筑絕大多數無窗,與建筑外相連的孔洞少且面積小,發生火災后熱煙排不出去,散熱緩慢,高溫煙與空氣混合流動,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的濃度迅速提高,嚴重威脅人員的生命安全。地下場所由于受條件限制,出入口少,疏散步行距離長,火災時,人員疏散只能通過出入口,不能象地面場所那樣通過其他辦法仍可疏散,地下建筑無自然采光,火災時容易斷電,人的視覺下降,心理恐慌,疏散更加困難。地下建筑發生火災消防隊員無法觀察建筑物內部燃燒情況,給指揮作戰帶來更大困難。火災時,濃煙滾滾,毒氣彌蔓,消防人員要頂煙進入,需要有較好的安全防護。煙氣遮蔽視線,能見度低,用于地下建筑的滅火藥劑缺乏,撲救火災的難度將進一步加大。
4.公眾聚集場所火災疏散逃生自救方法
從公眾聚集場所的火災特點和以往案例可以看出,公眾聚集場所發生火災易造成人員群死群傷的慘劇,且火災中多數死亡人員是因不懂疏散逃生知識,選擇了錯誤逃生方法或者錯過逃生時機而造成的。因此,掌握公眾聚集場所正確的疏散逃生方法對提高人員的自救能力尤其重要。
4.1.要保持良好的心態
在火災突然發生的異常情況下,由于煙氣及火的出現,多數人心理恐慌,這是最致命的弱點,保持冷靜的頭腦對防止慘劇的發生是至關重要的。以往的火災中,有些人盲目逃生,如跳樓、驚慌失措找不到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等,失去逃生時機而死亡。在發生火災時,保持心理穩定是逃生的重要前提,若能臨危不亂,先觀察火勢,再決定逃生方式,運用學到的避難常識和人類的聰明才智就會化險為夷,把災難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4.2.利用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自救逃生
公眾聚集場所在建造時須經公安消防部門審批。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要求,設置的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在額定人數內,只要有組織、有秩序的疏散,五分鐘內即能全部疏散完畢。進入公眾聚集場所時,應首先觀察和熟悉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的位置,發生火災時,不要驚慌失措,應及時向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方向逃生,疏散時要聽從工作人員的疏導和指揮,分流疏散,避免爭先逃生,朝一個出口擁擠,堵塞出口。盲目逃生,往往欲速則不達。
4.3.自制器材逃生
公眾聚集場所發生火災時,要學會利用現場一切可以利用的物質逃生,要學會隨機應用,如將毛巾、口罩用水澆濕當成防煙工具捂住口、鼻;把被褥、窗簾用水燒濕后,堵住門口阻止火勢蔓延;利用繩索或把布匹、床單、地毯、窗簾結繩自救。例如,1985年4月19日,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天鵝飯店發生火災,當時住在樓內的幾位朝鮮客人發現起火,樓道已被煙火封鎖,就開窗跳樓,結果不是摔死就是重傷。而一位日本客人卻先用浸濕的被子堵住門,然后將床單撕成條,連成繩子,順窗下墜,逃出火海。
4.4.尋找避難所逃生
在無路可逃的情況下,應積極尋找避難處所。如到陽臺、樓層平頂等待救援,選擇火勢、煙霧難以蔓延的房間。如廁所、保安室等,關好門窗,堵塞間隙,房間如有水源要立即將門窗和各種可燃物澆濕,以阻止或減緩火勢和煙霧的蔓延速度。無論白天或者夜晚,被困者都應大聲呼救,不斷發出各種呼救信號以引起救援人員的注意,幫助自己脫離險境。1994年12月8日新疆克拉瑪依市友誼劇場天幕起火,大廳斷電,疏散逃生無組織無秩序,局勢混亂,人員擁擠,造成325人葬身火海。出人意料的是,有兩名十歲的小學生,發生火災時倆人躲進廁所里,最后被人救出,幸免遇難。
4.5.在逃生過程中要防止中毒
公眾聚集場所有些在裝修過程中使用大量的海綿、泡沫塑料板、纖維等裝飾物,火災發生后,產生大量有毒氣體。在逃生過程中應用水澆濕毛巾或衣服捂住口鼻,采用低姿行走,以減小煙氣的傷害。如唐山林西百貨大樓發生火災時,一片混亂,在濃煙和熱浪撲來時,有位女顧客正在三樓購物,她卻臨危不亂,趴在地上,順著樓梯爬到二層窗口跳了出去,僅造成一點輕傷。匍匐爬行是避免毒氣傷害的最科學的逃生方法。火災中如果站著走,走不了多遠便會窒息。多數被困人員恰恰沒有這種常識,樓上的人往樓下跑,樓下的人往樓上跑,擁擠在樓梯間內,結果中毒窒息死亡。
4.6.地下公眾聚集場所火災逃生
凡進入地下公眾聚集場所的人員,首先要對其建筑消防設施和結構布局進行觀察,記住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位置,做到心中有數,一旦發生火災,迅速撤離,如果火災產生煙霧,應趁煙較小時,沿著煙擴散的方向走,如此便會找到出口。如已經充滿煙霧,應盡快避開處于恐慌狀態的人流,迅速靠近墻壁,即使在停電情況下,周圍一片黑暗,也應摸著墻爬向出口處,萬一疏散通道被大火阻斷,應盡量想辦法躲進火勢難以蔓延到的房間,比如,避難間或廁所等,以延長生存時間,等待消防隊員前來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