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水道維修作業安全施工
1、下水道養護安全作業一般要求
所有從事下水道養護作業的人員在上崗前必須經過專業知識及安全知識的培訓。
排水管道的養護工作必須注意安全,由于管道中的污水通常能析出硫化氫、甲烷、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氣體,這些氣體與穿氣中的氧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氣體,所以,下水道養護作業人員如果要進行井下作業,除應有必要的勞保用品外,下井前必須先將有毒有害氣體監測儀放入井內檢測,若有毒有害氣體超標,必須采取有效措施排除,如將相鄰兩個檢查井的井蓋打開通風一段時間,或用抽風機進行抽風,排氣后再進行復查。操作人員必須穿戴齊全的防護用品(安全帶、安全繩、安全帽、膠鞋、防毒面具及口罩等);井上監護者不得少于兩人,以備隨時給予井下人員必要的援助,并要與井下人員預訂好聯系信號。
井上監護人員應熟悉操作和防護、急救要領。監護人要嚴密分工、堅守崗位、互相呼應、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2、溝道、井下作業注意事項
(1)在井內不得攜帶有明火的燈,不得點火或抽煙。井下采用手電照明或利用平面鏡反射太陽光方法。
(2)如果在溝道內作業,溝深大于1m的下水道,泥水深度不超過0.25m時,方可入內作業,否則應在送風后再進入作業區,且邊送風邊作業,作業前進方向應與送風方向相反。
(3)井下作業人員發現頭暈、腿軟、憋氣、惡心等不適感覺時,必須立即上井并同時通知井上監護人員。
(4)遇有死井、死水、死溝頭地段,必須用通風機強制通風不得小于15min,并且在作業中不停止人工送風。
3、存在危險性的下水道
(1)任何坡度小于0.4%的溝管。
(2)管線井距大于90m,以及帶有倒虹吸管的下水道。
(3)下水道干管,尤其是經過工業區的。
(4)經過煤氣總管或汽油儲藏柜附近的下水道。
4、有毒有害氣體的監測方法
目前較為常用的是一種“四合一”復合氣體檢測儀,可同時檢測下水道中最常見四種氣體:硫化氫、一氧化碳、可燃氣、氧氣。當下水道中這些氣體的含量超過設定的警戒值時,儀器會自動報警。
5、發生中毒、窒息事故時的搶救措施
(1)在井下管道中有人發生中毒窒息暈倒時,井上人員應及時匯報施工負責人,并采取措施及時搶救。
(2)從事搶救的人員應在佩戴好防護用品、扎好安全繩后方可下井搶救。
(3)搶救窒息者,應用安全帶系好兩腿根部及上體,不得影響其呼吸或受傷部位。
(4)及時聯系醫務人員和急救車輛,組織好現場搶救或送醫院急救。
二、下水道維修作業文明施工
1、文明施工的意義
下水道維護施工是面向社會、服務于廣大老百姓的一項工作。在實施過程中必然會涉及交通通道、周圍建筑的安全、環境保護的實施等工作,這些都與社會和人民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在工程實施期間,做到文明施工是社會的需要,也是為人民服務的具體體現。
2、文明施工的內容和要求
(1)工程實施前
1)必須認真做好各項施工準備工作,在選用維護手段、施工方法、制定施工方案時,必須把文明施工作為主要內容之一。
2)在對原有管線進行翻修、改建時,應了解施工區域內的各種管線分布情況,核準管位,向管線管理單位提出要求管線監護的要求,取得他們的認可。
3)必要時召開與施工有關的及對施工范圍有影響的單位、街道等參加的配合會,取得社會的理解和幫助。
(2)工程實施中
1)施工現場必須掛牌。標明工程名稱及范圍、施工單位、施工時間、負責人姓名及監督電話等。
2)施工區域與非施工區域要有明顯的分隔措施,并按規定使用安全防圍和交通標志。
3)不封鎖或半封鎖交通的施工地段要有保證車輛通行寬度的車行道和人行道,并落實養護管理措施。
4)工程范疇內要有切實可行的排水設施。
5)施工中需要封堵原有排水管道口,必須按施工組織設計的安排和計劃進度要求實施,并做好記錄,按時拆除。
6)施工現場的平面布置應合理、整潔、條理清楚;各類物資、機具、材料及土方等堆放整齊和集中;生活區衛生、文明、管理制度落實。
7)定期開展文明施工管理活動和建立檢查評議制度,并有記錄。
(3)工程結束后
1)做好完工清場工作,為竣工驗收,交接做好一切準備工作。
2)檢查原有排水管道口封堵,拆除情況,竣工后,確屬不能拆除的,應在竣工圖上注明,并向接管單位辦理交接手續。
3)做好原有道路修復,交接手續。
4)回訪沿線單位,征求意見;總結該工程文明施工工作,積累經驗,為以后提高文明施工工作打好基礎。
上一篇:放線質量與施工安全
下一篇:電氣調試工作的安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