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消除事故隱患,杜絕不良事故的發生,確保生產作業安全,特制定本與生產作業有關的操作安全、設備安全、防護安全規程。
一、嚴禁攜帶火種進入生產現場,生產現場嚴禁吸煙。
二、凡公司的設備,閥門配件必須是正規廠家生產,設備還必須具有《出廠合格證》。
三、生產作業時,必須穿戴活性碳口罩、護目鏡、防護手套,防護工作鞋。嚴禁穿拖鞋、短褲,背心進入工場。
四、設備指定相應負責人,設備負責人應熟悉設備性能、結構、技術規范、操作方法、安全、潤滑知識等。
五、使用設備作業過程中,嚴格執行相應生產作業指導規定的工藝參數、工藝順序。嚴禁設備使用中的蠻干、濫用、超負荷、超性能、超范圍使用,造成設備過度磨損、壽命降低、導致事故。
六、使用泵浦抽水或藥液時,應先打開其進液閥門,再啟動泵浦,使用停止時,應先停止泵浦轉動,再關閉相關閥門,嚴禁泵浦空轉。
七、設備操作人員穿戴要符合安全要求、站立位置要安全。
八、設備上原有防護罩不得私自拆除,因維修需要拆除,在正常使用前必須恢復。
九、生產工具擺放在指定位置,工作人員中必須掌握其性能,熟悉其操作方法,并定期保養。
十、晚班作業必須保證設備操作點和操作區域有足夠的照度。
十一、反應釜上供投料作業的的工作位置應安全可靠,其工作空間應不被無關物件占用以保證操作人員在正常作業中有充分的活動。
十二、因閥門、泵、管道等腐蝕老化產生泄漏應及時發現并采取相應措施;當物料外泄,不慎濺落時,應用水沖洗,并用拖布擦干;嚴禁將廢液倒入水溝。
十三、在使用過濾機時,要隨時觀察其壓力表顯示的壓力值,若壓力超過安全值范圍,必須停止使用,及時檢修。
十四、廢氣回收系統一旦發生故障應及時維修,以免有毒有害氣體揮發影響員工健康。
十五、充液氨時,工作人員必須守侯在現場,具有一位監護者方可操作,若發現有漏氣,應立即關閉閥門,打開窗戶通風,及時檢修。
十六、操作人員必須按規程要求作好設備保養(保養、潤滑、調整、緊固),保持設備處于良好技術狀態,操作人員設備保養時應停機切斷設備電源。
十七、設備運轉時操作人員不得離開工作崗位,并應經常注意(特別是剛開機時)各部位有無異常(異音、異味、發熱、震動),發現故障應立即停止作業,及時排除。
十八、由組長(含)以上人員每日對設備進行一次安全檢查,根據檢查發現的問題,開展整改,以確保設備的安全運行。
十九、在安排生產計劃時,必須安排維修時間,在使用與維修發生矛盾時,應堅持“先維修、后使用”的原則,設備維修由公司專人負責,維修時應掛“修理中,嚴禁開機”標識牌、切斷電源,切勿疏忽大意開機造成意外事故。
二十、消防器材必須擺放在指定位置,工作人員必須明確其擱置位置,熟悉其使用方法,并按規定進行定期檢查和更換。
二十一、各類電器的電線不可暴露在外,電線絕緣皮不可破損,以免漏電、引起觸電、火災等事故,所有電器開關應靈敏。配合管理部總務做好電器安全檢查,日常工作中發現電器隱患及時向管理部總務申請處理。
二十二、易燃、易爆品要輕搬輕放,不可暴露在陽關強烈的地方;使用叉車搬運,要待叉車平穩后才可卸貨;易揮發性物品存貯時,要蓋好貯存蓋;各種生產用原物料必須擺放整齊、規范,并按貨名予以標識。
二十三、若不慎有藥液濺入眼睛噴在皮膚上,應立即用水沖洗,嚴重者及時就醫。
二十四、下班時,必須整理好現場秩序和衛生,切斷所有生產用水源和電源,關好門窗方可離開。
二十五、生產設備用管線必須根據設備設計、生產工藝的要求進行明確標識,經標識后應能清楚的知道管線的物料名稱、物料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