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防治自然災害工作,根據《河南省煤炭工業管理局關于在全省煤礦實施自然災害預測評價的通知》(豫煤行〔2008〕440號)要求,特制定平禹一礦安全評價制度。
一、建立機構,明確責任
建立機構,成立礦井安全評價領導小組:
組長:礦長生產副礦長安全副礦長
副組長:總工程師機電副礦長
成員:各副總工程師、各生產科室正、副職
領導小組下設安全評價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安監科,安監科科長任辦公室主任,其他生產科室正、副職為辦公室考核人員。
安全評價領導小組的主要職責是組織審查礦井各采掘工作面的災害安全評價情況;核實各采掘地點是否存在事故的可能性;對防治自然災害提出指導性意見;通報自然災害綜合評價結果;指定重點監控項目,并將監控項目落實到人;定期督促檢查自然災害隱患處理情況。
二、預測評價范圍
礦井所有采、掘工作面,實行自然災害安全評價,先評價后施工。
三、預測評價內容
采掘影響范圍內的施工層位、頂底板含水層、地質構造、老空區邊界、老空區積水量、水壓大小、物探異常區、封閉不良鉆孔、地表水體、采動裂隙帶深(高)度、突水可能性、涌水量大小、防排水設施、通訊設施、防治水設計及措施。
四、預測評價的組織和實施
(一)采掘工作面自然災害安全評價分礦井自評、煤電公司審核、許平煤業公司和集團公司審核、確認三個階段。
1.每月26日前,根據我礦下月生產計劃安排,以采、掘工作面為單元,以生產礦為單位進行自然災害安全評價,評價結果滿足安全生產需要時,報煤電公司自然災害評價小組審核。
2.平禹煤電公司自然災害安全評價審核小組每月28前對礦井報送的自然災害安全評價項目進行嚴格審核,提出審核意見并上報許平煤業公司審核后上報集團公司確認。
3.集團公司確認安全評價合理完善后,將評審意見返回各礦井落實執行。
(二)我礦自然災害安全評價管理實行部門分工負責制,各業務部門分工如下:1.技術科①負責采掘工作面的施工進度及防治自然災害工程質量管理。②負責采掘工作面的地質、水文地質預測預報、防治自然災害工程設計和措施編制與指導。2.機電科負責采掘工作面防治自然災害工作中的供電、排水設施(電纜、水泵、管路)的選型和管理工作。3.安監科負責對防治自然災害設計、安全技術措施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4.調度室負責對采掘工作面防治自然災害工作的通訊、信息調度、水倉、水溝進行管理。5.通風科負責探放水工程施工時對瓦斯、二氧化碳、硫化氫等有害氣體的檢查監測和治理工作,并負責探放水各鉆場的防滅火工作。(三)礦各相關業務科室負責收集采掘工作面和自己戰線業務有關的防治自然災害信息,并填寫自然災害評價初評表,報安監科匯總。評價表包括以下內容:
1.預測判斷可能揭露的斷層、褶曲、陷落柱等地質構造,并對可能造成的危害進行評價。
2.預測判斷采掘工作面前方及兩側30米范圍內是否存在老空、老巷、各種含水體及導水通道,并對涌水范圍、位置及水位、涌水量作出分析判斷和危害評價。
3.對物探異常區分布情況及危害程度進行評價。
4.結合工作面內部及附近鉆孔,并參照礦井綜合水文地質圖中隔水層等厚線圖,分析底板隔水層厚度變化,對突水可能性進行分析。
5.分析預測下一步可能出水點位置、水源、水量變化趨勢,并作出危害評價。
6.根據預測出水位置和水量,對排水設備、設施和排水管路進行排查,評價水泵、排水管路、排水溝、水管、臨時水倉等是否滿足要求。
7.針對采掘工作面及開口巷道前方上述各類自然災害因素進行分析,提出有針對性的防治水措施。
(三)每月26日前由礦總工程師組織,各生產科室參加,對當月評價效果進行總結分析,對下月評價進行會審。1.根據下月的采掘計劃和各采、掘工作面影響范圍內的施工層位、涌水量、附近老空區、物探異常區、封閉不良鉆孔、水井、地表水、防排水設備、通訊設備等情況逐頭逐面進行自然災害預測安全評價。為了使預測評價范圍較好的銜接,
綜采工作面預測范圍是計劃推進度的1.3倍;炮采工作面預測范圍是計劃推進度的1.2倍;炮掘工作面預測范圍是計劃推進度的1.2倍;采掘計劃調整,按調整后采掘計劃及時補充自然災害預測安全評價。查出自然災害隱患和監控重點,制定防范措施,落實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經業務部門負責人、總工程師、安全副礦長、礦長簽字確認,報送公司審核。2.公司每月28日前由總工程師組織技術科、機電科、安監科、通風科等科室對各戰線上報的自然災害預測安全評價進行審核,審核施工地點是否存在突水可能性,并提出預測評價意見,做出防范決策,落實到監管部門和責任人,會審人員簽字后經業務部門負責人、總工程師、安全礦長、礦長簽字確認,于每月30日前報送煤電公司自然災害預測安全評價領導小組辦公室審核。各戰線采、掘工作面的自然災害預測評價結果公司審核未通過的,各戰線應立即重新預測自然災害安全評價后再報公司審核。
五、預測評價的監督和考核
要把自然災害預測評價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要抓細、抓實、抓好,徹底解決礦井水文地質資料不清,防治措施不力,技術管理弱化,冒險蠻干的問題。地測防治水管理人員,要把自然災害預測評價作為日常工作中的重點去做,多深入現場,搜集第一手材料,認真分析,刻苦鉆研,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探測手段,把地質情況分析透徹,預測準確,防范到位,措施得力,有效防止各類自然災害事故發生。針對《河南省煤炭工業管理局關于在全省煤礦實施自然災害預測評價的通知》所提出的各項要求,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堅決做到先預測評價后施工,不預測評價不施工。要對預測評價的操作流程、責任分工、績效考核、獎懲辦法等都要做出明確細致的規定,保證預測評價工作能夠順利有效地開展下去。
(一)總工程師負責自然災害預測安全評價工作,評價出的自然災害隱患及措施必須落實到人。凡沒有參與評價或未通過評價的掘進工作面,生產部門不準發放施工通知單,地測人員不予放線。沒有參與評價或未通過評價的采煤工作面不準開幫采煤。生產過程中發現地質及水文地質條件變化,必須立即組織修訂防治水方案措施,重新進行評價和審核,及時調整自然災害監控重點。
(二)安監科對采掘工作面的自然災害評價和防治水技術方案、措施的執行進行監督落實,發現沒有評價或評價未通過及安全技術措施執行不到位的采掘工作面,要求施工單位必須停止施工。
(三)礦井自然災害預測安全評價小組根據自然災害評價提出重點監控項目表,并將監控對象落實到人,及時對條件復雜、需要采取特殊措施的重點采掘工作面進行督導,對技術方案及措施執行情況進行抽查,發現隱患或條件變化立即提出整改意見。定期召開自然災害隱患處理會議,督促落實進展情況。
(四)礦井安全監察部對自然災害評價的組織和評價結果及安全技術方案、措施的執行進行重點監督檢查。
(五)預測評價要實行誰評價(審核)、誰簽字、誰負責的技術管理責任制。同時要制定相應的技術責任獎懲制度。
上一篇:安全生產目標責任及績效考核制度
下一篇:特殊工種安全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