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擴大國際交流合作 借鑒先進技術經驗

2008-03-14   來源:現代職業安全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國家安監總局擴大對外合作與交流成果綜述

  近年來,國家安監總局對外合作與交流工作按照中央關于“對外開放全方位、寬領域、多渠道、高層次,不斷提高對外交流與合作水平”的要求,圍繞中心,突出重點,大力加強與國外政府部門、國際組織、行業協會、跨國企業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逐步推進安全生產領域的對外開放,為促進我國安全生產形勢的穩定好轉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一、積極開拓,不斷探索,初步形成多方位、多渠道的安全生產對外開放格局

  國家安監總局成立以來,局黨組高度重視安全生產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工作,我們從多邊、雙邊和民間三個層面開展了對外合作,基本形成了“以官帶民”、“以民促官”和“官民并舉”的外事工作格局。

  1、積極推進多邊交流與合作。

  我們先后與國際勞工組織、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社會保障協會和國際勞動監察協會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系。經外交部批準,我局于2003年和2004年分別以聯系會員和正式會員的身份加入國際社會保障協會和國際勞動監察協會。此外,我們還積極推動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歐盟、東盟等開展交流與合作。

  2、雙邊合作情況良好。

  我們與美、澳、日、俄、德、英、法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安全監管監察部門和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其中:中美、中澳、中德、中日、中波、中印之間,建立了政府間工作組。

  3、民間組織往來活躍。

  我們與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澳大利亞職業安全健康委員會、歐洲化學品制造商協會、國際減災協會、英國采礦設備制造商協會、德國工傷保險協會、德國機械設備制造商協會、日本中央災害防止協會、日本煤炭能源中心、韓國產業安全工團、南非工業與社會研究院、香港職安局,英國勞氏船級社、挪威船級社,以及一些國際知名的企業開展了多種形式、內容廣泛的交流與合作。

  二、把握時機,大力推動,不斷提升安全生產對外交流與合作的層次和水平。

  1、高層往來推動安全生產外事工作。

  高層往來對于增進與外界的了解與溝通,推動和促進對外交流與合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7年來,美國勞工部部長、澳大利亞工業旅游和資源部部長、芬蘭社會事務與衛生部部長、日本厚生勞動省大臣、波蘭眾議院副議長、南非勞工部部長、贊比亞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部長、馬來西亞人力資源部部長等十余位外國政府正部級及以上官員和數十位副部級官員以及近百位世界知名跨國公司董事長、總裁和首席執行官訪問國家安監總局,與局領導進行廣泛交流和探討。為學習借鑒國外在安全生產領域的先進理念、經驗和技術,我們精心策劃和安排總局領導對世界各主要發達國家和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發展中國家的安全生產工作進行考察,對世界各主要產煤國家的煤礦安全監察工作分別進行了交流。總局與許多國家的安全生產監管監察部門及知名企業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同時還不失時機地宣傳了我國政府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一系列重大舉措以及取得的成效。

  2、建立與國際勞工組織的合作機制。

  國際勞工組織作為聯合國的一個專門機構,在全球安全生產和職業健康工作的指導、協調和評價方面具有很高的權威性。國家安監總局自成立以來,先后與國際勞工組織開展了傷亡事故統計、職業安全與健康管理體系、煤礦、冶金和有色金屬行業安全操作規程、中小煤礦安全技術培訓、安全生產戰略與規劃、世界安全生產與健康日紀念活動、中國批準國際勞工組織《職業安全和衛生及工作環境公約》(即第155號公約)工作、煤礦安全風險評估與管理、安全監管監察體制國際對比研究等合作項目。特別是從2002年開始,我們就中國政府批準國際勞工組織第155號公約開展了可行性研究,與勞動部、衛生部、全國總工會、中國企業聯合會等部門進行了研討,組織國務院法制辦等單位到國際勞工組織進行了考察,并最終促成全國大人常委會于2006年10月批準該公約。此舉不僅有利于我國安全生產和職業衛生立法和執法工作的進一步完善,還彰顯了我國負責任大國形象,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贊譽。

  3、深入開展與跨國公司的合作

  7年來,為充分利用跨國公司在安全生產領域的資源,我們與一些跨國公司開展了合作項目。如通過溫家寶總理訪美,推動美國利寶集團發揮其保險方面的專長,組織世界級的專家組開展了歷時兩年的《發展保險制度,改善中國安全生產》課題研究,目前我們已將該課題研究成果轉呈給總理辦公室。為提高我國中小企業的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水平,總局與美國陶氏化學公司于2006年啟動了為期3年的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示范項目,陶氏化學公司為本項目每年提供200萬元人民幣,總額600萬元人民幣的無償贈款。此外,我們還與英國勞氏船級社合作開展了石油開采法規、標準合作項目,與南非IGH國際風險管理咨詢集團開展了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標準化規范合作項目等。

  三、打造平臺,拓展交流,高質量地舉辦一系列具有重要影響的國際性活動。

  1、發起并成功舉辦三屆中國國際安全生產論壇暨中國國際安全生產及職業健康展覽會。

  中國國際安全生產論壇由國家安監總局和國際勞工組織共同主辦,每兩年舉辦一次。自第一屆于2002年10月舉行以來,已成功舉辦三屆,受到國務院領導的高度重視,得到國內外同行的廣泛支持和積極參與。借助于論壇和展覽平臺,我們積極地向國際社會介紹我國黨和政府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大力宣傳我國政府“以人為本”、“安全發展”的科學理念、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以及我國安全生產工作取得的明顯成效,積極促進與國際社會的溝通與交流。近兩年來,論壇和展覽的層次顯著提升,形式不斷創新,內容更加豐富,吸引力、影響力越來越強,受到國內外各界的廣泛關注和一致好評。目前,論壇和展覽已成為總局與國際社會進行信息溝通、知識分享、經驗交流、技術合作的重要平臺,成為亞洲地區職業安全與健康領域層次高、影響大的國際性活動,成為國際品牌會展,為推動我國安全生產狀況的穩定好轉發揮了積極作用。

  2、積極參加國際礦山救援技術競賽活動并成功舉辦第五屆國際礦山救援比武大會

  國際礦山救援技術競賽是展示各國礦山救援技術水平、促進國際礦山救援技術交流的高水平賽事,1999年由美國倡導和發起,前三屆在美國舉行,第四屆在波蘭舉行。為學習和借鑒國際礦山救援領域的先進經驗和技術,促進我國礦山應急救援體系建設,國家安監總局于2002年和2004年兩次派隊參加技術競賽并取得個人和團體比賽的金銀獎。2006年9月,安監總局和煤監局在河南省平頂山市主辦第五屆國際礦山救援技術比武大會,比武設置三個項目:礦山救護模擬救災、醫療急救、呼吸器操作,來自中國、澳大利亞、美國、波蘭、俄羅斯、秘魯、烏克蘭、印度8個國家的11個代表隊共112人參賽。此次比武是各參賽國礦山救護工作整體實力和技術水平的一次全面展示,達到了弘揚礦山救援人員職業精神,加強同行之間的技術和感情交流,促進礦山救援工作可持續發展的目的,在國際礦山救援技術競賽史上寫下了重要一筆。中國代表隊在本次比武中勇奪模擬救災團體第一名,展現了我國在礦山救援方面的較強實力和大國風采。

  3、有的放矢地組織一系列專業性國際會議

  7年來,為學習借鑒國外在安全生產領域涉及法律法規、體制建設、技術裝備、安全管理、安全文化等方面的經驗和做法,我們圍繞總局的中心工作組織了一系列專業性國際研討會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2005年10月,安監總局、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和煤監局共同主辦了中國國際煤礦瓦斯治理和利用大會,全面了解國際瓦斯治理和利用技術裝備方面的新經驗、新動態和新發展,并就加強中外之間的合作進行了認真討論。2006年4月,總局與國際勞動監察協會聯合舉辦國際職業安全與健康監察機制研討會,圍繞“創新監察機制,促進安全發展”這一主題進行了深入探討與廣泛交流,為探索加強安全監管監察的新機制發揮了促進作用。通過各種形式的交流,開闊了眼界,擴展了思路,推動了工作。

  四、精心籌劃,嚴密組織,卓有成效地實施一批政府間合作項目。

  政府間合作項目是安全生產外事工作的重要內容。近年來,我們認真開展了中美礦山安全、中德煤田滅火、中日煤礦安全技術、中日安全生產科技能力建設、中澳煤礦安全等重大政府間合作項目,為我國安全監管監察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1、中美礦山安全合作項目。

       中美礦山安全合作項目是中美兩國政府在安全生產領域合作的突破,2002年我局與美國勞工部簽署諒解備忘錄,開始了兩國政府在礦山安全領域為期4年的合作。4年來,項目通過組織人員交流、開展培訓、舉辦研討會和進行課題研究等一系列的活動,派出高級礦山救援專家、煤礦安全監察員、煤礦高級管理人員、中美礦山法律法規對比分析等4批赴美技術考察團,共45人;在國內開展各類培訓30期,共培訓1787人次。編訂有關項目培訓教材7套;成功召開了中國礦山應急救援體系建設研討會和項目階段總結交流會,并開展了中美礦山安全法律法規對比研究等。在各方的積極努力下,作為項目示范礦的陽煤集團新景礦安全生產狀況有了大幅度改善,2006年沒有發生一起重傷事故,陽煤集團百萬噸死亡率也由2004年上半年的0.29下降到今年上半年的0.12。項目的顯著成果,促進了我國政府安全執法和監察能力建設,完善了我國礦山應急救援體系,推動了我國煤礦安全培訓水平的提高,打造了煤礦安全示范礦區,就這樣,中美在職業安全與健康領域的合作隨著項目的實施逐步展開。

  2、中德煤田滅火項目

  為有效治理新疆煤田火災,2000年3月,原國家煤炭工業局通過原對外經貿部申請獲得德國政府500萬馬克的無償援助,開展煤田滅火技術合作。為鞏固中德煤田滅火合作的成果,2003年12月,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又通過國家有關部門申請獲得德國政府100萬歐元的無償援助。幾年來,德方派專家到現場進行了技術咨詢、技術服務和技術培訓,并提供了鉆機、勘察儀器裝備等。通過合作,雙方完成了新疆拜城列克火區和托克遜克爾堿火區的詳細勘察工作,提高了火區勘察的精度和效率,初步完成了煤田火區地理信息系統的構建。

  3、中日煤礦安全技術培訓合作項目。

  中日兩國政府于2002年4月開始啟動為期5年的煤礦安全技術培訓合作項目。該項目堅持“請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引智方針,采用專家授課與現場實踐想結合的教學方法,取得了明顯成效。一是為我國煤礦安全監察機構和煤炭企業培訓了一大批安全監察、管理、技術和經營人才。5年間,我國派往日本的培訓學員19期,共計483人,同時在我國國內13個省、23個單位和礦區舉辦了41期培訓班,培訓人數達4190人次。二是日本煤礦安全管理的理念、經驗、技術和方法已經被許多礦區采用,開灤集團、同煤集團、淮北礦業集團和肥城礦業集團等企業廣泛推廣“安全第一、生產第二”和“手指口述”等日本特有的煤礦安全生產的理念和做法。三是為中日兩國煤礦企業的交流與合作建立了平臺。該項目受到煤礦企業的普遍歡迎,并得到總局、煤監局和國家外專局領導以及日本產業省、日本新能源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贊揚。

  4、中日安全生產科技能力建設項目。

  為配合“科技興安”戰略的實施,引進國外的安全科學技術,提高我國安全科學技術創新能力以及科技對安全生產的貢獻率,安監總局于2005年4月通過科技部向日本政府提出 “加強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能力計劃”的項目申請,同年11月正式獲得日本外務省批準。該項目已經于2006年10月開始實施,為期5年,日本政府提供5億日元資金(約500萬美元)。項目內容包括:一、促進有關重點課題的法規、標準研究,開展危化品、機械制造、職業危害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二、提高示范地區企業安全生產管理能力;三、加強危化品評價及勞保用品的檢測能力;四、加強面向企業的安全生產培訓。目前,中日雙方正按計劃推進該項目的執行。

  5、中澳煤礦安全合作示范項目

  2006年4月,溫家寶總理出訪澳大利亞期間,我局與澳聯邦工業、旅游和資源部在堪培拉簽署了關于煤礦安全合作的諒解備忘錄。為有效落實此項成果,雙方成立了中澳煤礦安全合作指導委員會和聯合工作組,并確定以建立中澳煤礦安全合作示范項目的形式來實施諒解備忘錄。建立中澳煤礦安全合作示范項目,目的是引入澳大利亞的煤礦風險評估、災害控制、人員培訓、安全管理等理念、方法、技術和經驗,進一步加強我國煤礦安全能力建設。2007年上半年,中澳雙方進行了示范礦的選點工作,最終確定河北金能集團下屬宣東煤礦作為中澳煤礦安全合作的示范礦。澳方承諾將為本項目提供625萬澳元資金支持,其中500萬澳元用于示范礦建設,125萬澳元用于成果推廣工作。目前,項目方案正在設計之中。

  另外,我們還于2007年3月正式啟動了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加強中國煤礦安全保障能力建設”項目。該項目為期四年,通過課題研究、培訓、出國學習和考察、現場實施和召開研討會等方式,學習借鑒國外先進煤礦安全管理理念和經驗,引進國外先進的安全技術和裝備,從而推動我國煤礦安全保障能力建設。這標志著我國與聯合國等國際組織在煤礦安全領域的合作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五、用活資源,完善服務,逐步加大對安全生產工作的智力和信息支持力度。

  1、開展國外智力引進工作。

  2001年以來,我們圍繞總局的中心工作,突出煤礦瓦斯治理、危化品安全管理、政府監管監察、應急救援能力建設、風險評估與控制等重點,邀請國際勞工組織及美國、德國、日本等國外專家學者來我局作專題報告、講座和研討。如2005年8月,我們邀請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原勞工部副部長兼職業安全與健康局局長麥克米蘭先生來我局專題介紹美國職業安全與健康監管體制和機制,與我局人員交流探討。同時,我們共組織國內13000多人次參加外國專家的授課培訓,派遣600多人次赴國外參加培訓。總局智力引進工作做到了領導重視,工作規范,富有成效,得到了國家外國專家局的充分肯定。

  2、開展課題研究和信息服務

  近年來,我們組織開展了國外安全生產經濟政策研究、國外職業安全與健康體系研究、中國安全生產國際合作綱要編制等多項課題研究,為安全生產監管監察決策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從2004年開始,我們堅持每月編輯出版《安全生產國際交流與合作通訊》,分送總局和煤監局機關及在京各直屬單位、各省級安監局、各省級煤監局和各煤監分局。這一刊物注重反映總局重要外事活動,介紹對外交流與合作的經驗和成果,報道國外安全生產和職業健康的最新動態和科技成果,受到普遍的歡迎。

  六、嚴格管理,規范程序,基本實現了外事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要求。

  7年來,我們認真學習中央有關外事工作的方針政策,在外事管理工作上狠下工夫。總局的外事工作堅持請示報告制度,堅持“統一領導、歸口管理、分級負責,協調配合”的原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外交部的要求,并結合總局的實際情況,我們制定并印發了《總局關于加強和規范外事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有關文件,對因公出國(境)活動和舉辦國際會議實行計劃管理制度,對國際合作項目實行審批制度,對參加涉外活動,以及邀請和接待外國人員來華實行報告備案制度。我們對總局系統出國(境)人員和任務嚴格審批,確保出訪任務有明確的公務目的和實質內容。對每個團組認真進行出國(境)前外事紀律教育,力求防微杜漸,防患未然,同時也加強了對因公出國(境)人員護照和簽證的管理。近年來,總局每年因公出國(境)團組約130個,800人次,未發現滯留不歸和違法違紀現象。為使總局系統出國(境)考察交流成果及時分享和推廣,我們還分別于2004年和2007年收集、整理了幾百篇出國(境)考察報告,選取其中最有價值的部分,編輯出版了《出國(境)考察成果報告匯編》,為各級安全監管監察機構領導的決策和企業的安全管理提供了重要參考。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综艺| 昌邑市| 黎城县| 托克逊县| 苗栗县| 永泰县| 二连浩特市| 韩城市| 大洼县| 黎川县| 修水县| 台前县| 宣汉县| 九寨沟县| 塔河县| 临朐县| 房产| 阆中市| 津市市| 新蔡县| 建宁县| 农安县| 新宾| 汉中市| 福安市| 同江市| 平谷区| 台湾省| 东方市| 太湖县| 井冈山市| 新营市| 翁源县| 鹤壁市| 安平县| 贵南县| 张家界市| 南平市| 兴义市| 淳安县| 泽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