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三講一落實”活動的深入開展,筆者不禁從“三講”想到了“三”字的意義,又由“三”字想到了“三講”給企業帶來的變化和啟發。
在古人遺訓和群眾格言中,以“三”為大、為眾、為多、為高。諸如“三人行必有吾師”、“三個臭皮匠賽過一個諸葛亮”、“井淘三遍出好水、人從三師武藝高”、“吾日三省吾身”等。按照現在通行的說法還有一個含義,就是“三”可以組合成一個穩定有力的結構。
如今我們所說的“三講”,是指生產班組在組織生產工作的過程中,要講工作任務、講作業過程的安全風險、講安全風險的控制措施以及抓好安全風險控制措施的落實,即“講任務、講風險、講措施,抓落實”。“三講一落實”中也存在由“三”所組成的結構,三個方面的互相貫通、三個方面的相互推進、三個方面的有效結合,形成了一個強有力的安全保障措施。
“三講”需要個人講、群眾幫、組織促,就是要舉眾人之力、集體之力和組織之力,努力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在這個結構中,重心是班長。班長是一班之長,是企業管理與生產的紐帶,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如果班長沒有充分發揮作用,上級下達的任務和制度在班長這個層面打折扣,各項制度、要求和規范等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那么企業發展和安全生產將無從談起。因此,在“三講一落實”活動中,首先就是要抓好班組長的素質、技能、知識及管理能力的建設,大力提高班組長的業務能力和工作水平,使其真正成為安全生產的帶頭人。
“三講一落實”講求的是如何將防范措施在實際工作中落實到位,這就需要作業組全員在作業過程中講管理、講團結、講技術,最終形成聚合力,切實保障作業安全。在這個“三維空間”結構中,存在著客觀現實和主觀因素。其中,班組成員所具備的安全理念和作業現場和諧的工作氛圍即為主觀因素,過硬的操作技能則為客觀現實。因此,各專業之間、班組之間、班組成員之間和工作小組成員之間必須團結協作,形成“心齊、氣順、勁足”的工作氛圍。同時,要在班組中積極開展各項培訓活動,如安全培訓、常規培訓、強化培訓和操作技能培訓等,不斷提高班組成員的理論和實踐水平,為保障安全生產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企業需要的是與發展速度相匹的安全文化氛圍和堅定成熟的職工隊伍。目前,各企業開展的“三講一落實”活動就是讓廣大職工從思想上認識安全、從行為上保障安全,使其真正成為安全措施的最終落實者和安全工作的最大受益者。因此,我們必須堅持在班前會上講安全、工作現場查安全、工作之前問安全、工作過程抓安全,努力讓安全成為習慣、成為風氣、成為文化,用最堅固的“三”字結構,為企業筑起牢不可破的安全大堤。
上一篇:高層建筑消防給水系統及可靠性研究
下一篇:剎剎安全評“假”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