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11月20日,浙江巨化集團運輸分公司實現安全運行22年,再創全國化工同行安全鐵路運輸最好成績。8035個日日夜夜,“鐵運人”走過了奮力跋涉,拼搏進取的坎坷之路,承載著“鐵運人”同心同德的奮斗歷程,用心血和汗水凝結成一座新的里程碑。
今天,讓我們走進運輸分公司去探求他們驕人的成績背后,去實訪那與時俱進,創新安全管理的取勝之道。
創新安全管理------營造安全綠洲的基石。
鏡頭一:1999年2月12日,分公司技術站職工葉某在廠2道調車作業時,因違反作業紀律,使原存車鐵道車輛脫軌,給企業造成了一定的經濟損失,該分公司根據年初出臺的《責任事故賠償制度》,對其處以735元的經濟責任賠償決定。
這是該分公司自1999年在公司內首個出臺的《責任事故賠償制度》后,首次執行如此重的事故賠償“處罰”。在當時的職工中反響很大,有人還曾經為如此“舉止”不平呢。這也是運輸分公司從嚴格管理,創新管理中涌現出來的小小漣漪。
31公里的鐵路專用線,貫通集團公司各廠,形成鐵路交通網。全天候露天動態作業,線長面廣條件惡劣,廠區平交叉道多,貨場貨位差,特別是近幾年來隨著巨化集團公司的發展,新建、擴建項目多,鐵路沿線施工作業時有發生……這些都給鐵路安全運輸帶來嚴重的威脅。該分公司認為若要使安全進入可控狀態,僅僅注重管理經驗的積累和借鑒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如何實現安全管理的創新和自我超越,確保長周期安全穩定。多年來,“鐵運人”就是這樣一直在思考和探索這個課題,他們從完善和規范安全逐級負責制入手,建立“逐級負責、分層管理、崗位落實、結果考核”的安全管理機制,嚴格按照“管生產必須管安全”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縱向貫通,約束到位,并不斷賦予新內容。
安全要保證,科學的管理手段是前提,不斷優化的制度是關鍵。多年來,運輸分公司嚴格按照“圍繞安全抓管理,抓好制度保安全”的工作思路,在完善原有的17個安全管理細則基礎上,建立和健全符合企業專用線實際的《技規》、《行規》、《貨規》和《事規》等四大管理制度,為安全生產立起了“標準尺”,戴上了“護身符”。繼制定《責任事故賠償制度》后,又設立安全獎,以部門每月承包基數和方式按季度考核兌現,考核近乎不近人情。如2001年3月8日,分公司技術站一職工因違反作業紀律,在未確認機車是否在線的情況下,擅自把道岔恢復定位,造成了擠岔事故,其損失雖然只有一只螺絲,但是該分公司根據事故嚴重性,對其給予辭退警告的處分決定。在2000年一職工發生一起一般性的車輛掉道事故,部門扣安全獎13000元,職工人均扣93元,這種“城門起火,殃及池魚”的重罰,給原存僥幸心理的人當頭一棒,形成了環環相扣的責任鏈。去年又積極探索創建安全“自控型”班組,實施“安全控制點”管理,全分公司大大小小確立近千個安全控制點,制定出107條控制措施,逐步建立了“自控、互控、他控”的全面卡控之路。
此外,運輸分公司還對安全監控機制進行改革,把安全生產的普查與重點查相結合,定時查與突擊查相結合,地面查與跟車查相結合,夜間點名查與白天走訪查相結合,加強了對現場各個關鍵、薄弱環節的監控頻率,構筑起安全生產監控體系。
隨著安全生產進入良性軌道,運輸分公司按照現代企業管理階梯狀發展的模式再次調整思路,推出“三四四”管理管理模式。“三安方針,四步循環,四個保證體系”,三安方針即安心、安定、安全;四步循環即安全管理程序中計劃、執行、檢查和總結每循環一次上一個階段;四個保證體系即安全組織管理體系、安全監督檢查體系、質量管理保證體系、思想政治保證體系。近三年來,一般處管事故下降了33%,輕傷事故下降了50%,查找出隱患168起,防止各類事故18起。他們還在職工中推行安全生產“零事故”管理理念, 最讓大家欣慰的是2002年實現安全生產“事故為零”的目標。
科技強基的戰略-------營造安全綠洲的保證
鏡頭二:1995年5月15日下午12點45分,上任該分公司經理的安全“首長”傅根才在當年的百日安全競賽活動動員會上強調:“安全是企業的最大效益。再‘窮’也不能‘窮’安全設施的投入。”當年在他的帶領下,投入12萬元用于鐵路道口等安全基礎設施的更新改造。
多年來,實踐再一次證明:安全生產離不開科技手段,運用科技手段保安全是確保安全生產的重要一環。向科技要安全,要效率,要質量,讓科技為安全保駕護航。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開始,運輸分公司就逐年不斷加大對安全的投入,以適應分公司改革發展的需要。每年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對安全的投入優先考慮,優先安排,足額保證。在主要道口安裝了電動欄桿和列車接近警報器,無人扳道道岔自動轉撤裝置。1996年10月投入無線平面調車設備開始,調車員徹底告別使用多年的手、旗、燈信號,到目前該設備已更新3次;去年投入了1200多萬元初步實現牽引動力內燃化改造,三臺GKD2型內燃機車落戶“巨化”,為集團公司貨物運輸的安全、暢通提供了新動力和保證;2001年在生產運輸和管理系統建立計算機局域網平臺,將計算機信息技術運用到生產運輸管理中,實現信息互聯、資源共享,從根本上改變了“信息閉塞、作業方式傳統、運輸指揮手段落后”的局面。與此同時,鐵路站場不斷擴大,新貨場為貨物安全運輸提供了新的空間。鐵路存車線繼續延長,進一步緩解了貨物集中到達引起的安全問題。2000年開始提出創建“標準化線路”,他們按照國鐵鐵路標準執行,使鐵路專用線站場地段呈現出整潔、美觀的新面貌并逐步向廠區延伸,達到了鐵路同類站場最好水平。一位老鐵路“回家”時看到在鐵路旁邊種上了綠油油的草坪后,感慨地說:“運輸分公司變亮了,變好了。”他們先后又投資30余萬元對站場及廠區照明進行改造,安裝了燈塔。先后添置6臺搗固機用于養路,大大減輕了職工的勞動強度,也提高了線路質量。隨著鐵路的不斷提速,該分公司在加快企業自備車輛改造和更新上,每年平均投入近百萬元,適應了國鐵的要求。在2002年運輸量突破300萬噸的情況下,無論從鐵路設施、現場環境,還是人員等方方面面都經受住了安全的嚴峻“考驗”。
典型引路的作用-----營造安全綠洲的動力
鏡頭三:1989年3月18日,在首批表彰的1988年先進安全標兵會議上,夏金祥、鄭宗明兩同志披紅掛彩,坐在主席臺上格外耀眼醒目,時任處長方初藩宣讀了嘉獎令,并予以浮動半級工資一年。一時成為當時職工心目中的“安全明星”。
有目標才會有動力,有榜樣才會有努力的方向。任何時候,一個集體都要有自己的典型。基于這一認識,運輸分公司在樹好典型、用好典型,育好典型上下功夫,使典型示范為確保運輸生產安全發揮了積極作用。
堅持“以人為本”凝聚人心。從1988年起,對從事調車崗位連續8年以上的調車人員和從事乘務崗位連續17年以上,安全工作責任心強,未發生任何事故、事苗,的乘務人員,申報評審為“安全標兵”,晉升半級工資,拍全家福,帶大紅花,坐主席臺進行表彰。此外,每年開展評選先進個人、連續15年開展“家庭安全包保”活動,積極探索家庭“柔性管理(夫妻聯控)”保安全的積極因素等,營造了良好的安全氛圍。當然對“安全標兵”不搞終身制,實施“安全一票否決權”。如果安全出了問題,即使做得再好也不能評先評優,還要影響到晉級等。“誰出事,誰負責;誰失職,誰待崗!”1998年3月17日,曾經多年被為集團公司先進個人和安全標兵的一名火車司機,因外出架修途中發生了一起事故而被撤消安全標兵稱號,并作待崗3個月的處理。
該分公司每年在表彰先進時,都要廣泛發動職工自上而上搞評比。多年來,許許多多的先進典型接受了歷史的檢驗。他們已在分公司職工中樹起了良好的榜樣。如果說運輸分公司安全教育目標在貫徹安全方針、政策上,在強化職工安全意識、責任意識和法制意識上取得了成效,那么,它與各項管理工作與時俱進,較好地發揮先進典型作用密不可分。如今,該分公司“學先進,趕先進”已蔚然成風。
豐富有效的活動-------營造安全綠洲的載體
鏡頭四:“調車安全很重要,分工明確不亂套;確認進路和信號,控制速度不急躁。”“絆人的樁不在高, 違章的事不在小。”“班前睡好覺,安全更可靠。”…… 這些詼諧、幽默、富有哲理的安全警句,是今年上半年工會組織職工每人編寫一句安全警句中挑選出來的,目前已收到安全警句420多句,并編印成冊,成為職工們喜愛的“掌中寶”。
有活動,才能找到保證安全生產,促進企業發展和具有時代特色的載體。多年來,運輸分公司根據不同時期的工作特點,圍繞企業的安全生產,開展有益于職工身心健康的競賽活動:廣泛開展“黨團員身邊無事故、無違章”活動,萬輛裝卸車無差錯、安全輪流值日制、青年文明示范線,舉辦安全知識競賽、演講、小品表演、漫畫、黑板報比賽等職工喜聞樂見活動,所有這些都為安全生產構起堅強的防線。同時,他們還把實行職工“提素”工程,作為一項重要安全活動內容,按照 “木桶原理”,推行“精一門,會三門”的“大工種”理念,廣泛開展學技練兵活動,除做到“季節變化及時培訓,新設備、新技術上馬超前培訓,關鍵崗位重點培訓,薄弱環節強化培訓外,還加大對“一專多能,一崗多能”的培訓力度,采用送出去、請進來及內部培訓等多種方法,重點培養高中級技工技師。同時建立工人技師,技術能手考核聘任制度,并以相應的激勵機制,調動工人學技術積極性,補長自己的“最短木板”。三年來,先后共舉辦各類培訓班12期,組織開展各種安全生產競賽9次,組織技術比武活動2次,涌現出技術能手22名,安全標兵35人次。
8035天風雨兼程,8035天精心營造,安全的綠洲使該分公司的安全生產不斷刷新新的記錄,企業也呈現出新的生機和活力。運輸分公司連續多年被集團公司評為“一級安全生產優勝單位”、“無事故工廠”、“AAA級企業”等榮譽稱號。
回首22年來的奮斗歷程,“鐵運人”以機制為弦,以管理為琴,始終堅持“安全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的管理理念,不斷奏響進軍安全新征途的新樂章,以披荊斬棘,斗志昂揚的氣概,努力構筑化工企業鐵路專用線安全運輸新平臺。(《巨化報》2003-11-26發表)
(浙江省衢州市巨化集團公司運輸分公司辦公室 陶弘 post:324004 tel:0570-3096767 qzjhth@sin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