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從市安全生產監管局召開的各區縣安全生產監察(管)局長工作會議獲悉,為了確保全年生產安全死亡人數在控制指標內,確保不發生特大惡性事故,確保重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本市確定了下一階段重點開展的安全生產工作措施。
市安全生產監管局提出:上海市下一階段的安全生產工作要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導下,用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繼續以貫徹落實全國和本市安全生產工作會議精神和市政府《關于貫徹國務院〈決定〉進一步做好本市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為主線,下功夫狠抓“五個落實”,突出做好“五個推進”,力爭實現“五個起步”,鞏固和發展目前安全生產工作的好勢頭,更好地掌握安全生產工作的主動權。
一、狠抓“五個落實”。今年是“落實年”,要使2004年的工作比去年有所進步,安全狀況明顯好于往年,必須在以下五個關鍵環節上狠抓落實。
1.落實安全生產控制指標體系,確保不突破控制指標
對國務院安委會下達的2004年安全生產控制指標,必須堅定信心,堅決貫徹到底。每季度要加強進度考核,上半年各區縣控制指標落實情況,要通過有關媒體予以公布。同時要與市交巡警總隊、市消防局等有關部門加強互通,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力爭實現全年事故總量不突破國務院下達的控制指標。
2.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強化責任追究制度
為了強化和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本市將建立三項制度:一是建立重點督查和警示制度。對上半年生產安全死亡人數超過全年控制指標半數以上的區、縣政府,由市安委會辦公室對其安全生產工作情況開展督查并向該區、縣政府主要負責人發出警示書。二是建立重大死亡事故反省制度。由發生重大生產安全死亡事故的單位上級主管部門主要負責人在全市安全生產工作會議上作檢討發言,并形成為一種會議制度,通過現身說法,使大家引以為戒。三是建立事故責任追究跟蹤制度。與市監委、市公安部門、檢察部門建立聯席會議制度,跟蹤生產安全死亡事故中相關責任人員的行政和刑事處理情況。
3.落實企業責任主體,夯實企業安全生產基礎
把安全生產工作的立足點,始終放在企業,放在基礎工作上。指導督促廣大企業健全完善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各項規章制度,保障安全投入,逐步建立自我約束、不斷完善的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同時,要在下半年突出抓好安全質量標準化活動,要善于抓典型,發揮典型的指導引路作用,樹立一批“樣板工廠”、“樣板工地”等,使廣大企業學有榜樣,趕有目標。
4.落實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許可制度,從源頭上消除和減少事故
一是根據《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對本市的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按照“控制增量、規范存量”的要求,從嚴把好危險化學品單位市場準入關。對新設立的危險化學品生產單位,控制“增量”,從嚴審批;對現有的811家危險化學品生產單位,嚴格掌握相關規定和標準,全面開展安全評價工作,對存在問題和隱患的單位,分別采取規范、整改、轉產、搬遷、歇業等措施,逐步縮小“存量”,到2005年上半年基本完成危險化學品生產單位評價、發證工作。二是為了加強危險化學品經營管理,組建相對集中的危險化學品經營市場。在本市開設汶水路危險化學品交易市場的基礎上,年內再組建3—4個集中經營點,并鼓勵和支持網點開展經營、儲存、運輸的一條龍服務,解決目前網點規劃不合理、經營不規范和服務不到位的狀況。
5.落實隱患整改措施,強化檢查,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
要加大檢查力度,特別要加大“回頭查”的力度,要注重實效,切忌形式主義。檢查的落點要放在事故隱患的督促整改上,督促企業對查出的事故隱患堅決予以整改,要加大安全投入,加大工藝和技術改造的力度,確保本質安全,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在7、8、9三個月的夏季事故高發期,以開展“夏季百日安全無事故競賽”為重要形式,確保高溫期間的安全。在本市重點對防觸電,防墜落,防物體打擊、防倒塌、防臺防汛、防暑降溫等加強專項檢查,并通過競賽的形式,提高企業和員工的積極性,提高自我保護意識,確保少出事故,不出事故。
二、做好“五個推進”。對目前正在進行的一些常規性、經常性工作,要進一步加大力度,繼續向前推動。
1.推進安全生產立法和依法行政
抓緊對《上海市安全生產條例》的前期修改和完善工作,為年底市人大常委會審議作好準備。認真貫徹《行政許可法》和國務院《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加強和改進行政執法工作,對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要進一步完善工作程序,規范審批行為,做到依法行政。堅持嚴格、公正、文明執法,依法查處事故,嚴肅追究事故責任。嚴厲打擊瞞報事故現象,切實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2.推進監管體系建設,完善綜合監管協調機構和社區監管體制
一是強化區縣安全生產體制建設。繼續同市編辦溝通,并取得各區、縣人民政府支持,在區、縣機構調整中,進一步強化各區、縣安全生產監管機構的力量,并督促加快區、縣安全生產委員會的組建工作。二是推進社區監管網絡的建設。在本市前幾年社區安全監管工作取得成效的基礎上,開展網格化安全監管試點工作。三是發揮政府安全監管的輻射功能。督促區縣政府加快開發區、工業園區安全監管機構的建設,力爭在年內做到機構的全覆蓋。
3.推進安全生產專項整治
根據市政府辦公廳轉發的14部門《關于繼續深化本市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工作的意見》要求,下半年繼續對危險化學品、道路和水上交通運輸、民用爆破器材和煙花爆竹、人員密集場所、建筑施工、特種設備等開展進行專項整治,注重實效、逐漸建立長效監管機制。同時,繼續根據市政府辦公廳轉發的市安全生產監管局、市房地局、市消防局、市質量技監局等4部門《關于關于加強租賃廠房、場所生產、消防、特種設備安全管理的意見》,對租賃廠房、場所的生產、消防、特種設備安全進行專項整治,摸清底數,動態管理,明確租賃雙方的安全管理職責和義務,強化租賃過程中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實。
4.推進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工作
一是要抓緊上海市安全生產宣傳教育館的籌建工作。擬利用原上海市勞動保護宣傳教育中心大樓,通過市政府協調,并取得市財政的資金支持,爭取年底之前,落實教育館的場所和前期資金。二是加大媒體宣傳教育力度。爭取下半年制作2—3部安全生產警示短片,通過電視臺滾動播放,提高全民的防范意識。
5.推進安全生產中介服務工作
一是要加大安全生產中介服務機構的培育力度。嚴格掌握標準,年內在每個區縣設立綜合性的安全生產中介服務機構,并在條件成熟的社區,積極扶持咨詢類的中介機構,有效緩解中介機構對小企業的供需矛盾。二是推進職業安全健康體系的認證工作。目前,已通過認證單位有164家,提出認證申請單位56家。面對當前企業積極要求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現狀,本市的2家具備國家職業安全健康體系認證資質的中介機構已不能滿足需要,今年下半年將積極與有關部門協商,再增加本市認證機構的數量,同時加大宣傳力度,推進認證工作的開展。三是加強安全生產中介服務機構的管理考核力度。對本市從事安全生產中介服務的所有機構從管理制度、人員素質、合理收費、服務質量、工作效能等多方面,建立一整套嚴格的管理考核。對不符合條件的,建立劣汰機制,確保本市安全生產中介服務機構的服務質量。四是加大中介服務人員的資質審查和業務培訓。對安全生產培訓的師資、危險化學品的評價員、建設項目預評價員、從事咨詢的安全工程師等,委托專門的機構進行不定期的專業業務的培訓,并建立考核制度。對不符合要求的人員,采取暫停、暫扣的辦法,直至由發證單位取消其執業資格。
三、實現“五個起步”。以下幾項工作,已經醞釀了一段時間,有的已經有了一些基礎,認識上也已經趨于一致,下半年要抓緊起步,并爭取通過半年的實踐,取得一定成效。
1.社區網格化安全管理要起步
在本市前幾年社區安全監管工作取得成效的基礎上,進一步歸并交通安全、生產安全、消防安全、煤氣安全、特種設備安全等各類安全的相關綜合職能,在不影響“條線”功能的前提下,利用社會資源、整合機構力量、聚集部門優勢、實施動態監管,提高行政效能,認真開展社區網格化安全監管的試點,這是政府社會管理職能的具體體現。采取邊試點、邊總結、邊推廣的辦法,選擇浦東新區、普陀區等有條件的街道、鄉鎮爭取年內開始試點,逐步建立長效安全監管機制。
2.小企業安全監管試點要起步
針對當前大量小企業中普遍存在的安全意識淡薄、基礎管理薄弱、人員素質不高、事故多發的現狀,本市下半年將啟動小企業安全監管試點工作。首先做好調查摸底,突出重點,規范小企業安全生產行為,浦東新區探索小企業商業保險運作機制、楊浦區探索都市工業園區小企業安全管理運作方式,普陀區探索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模式、松江區探索安全生產信用體系的建立。然后,通過試點,抓出成績、摸索經驗、樹立典型、以點帶面,確保小企業“有人管、會管理、管得住”。最終希望用2-3年時間建立企業安全信用體系。
3.生產安全應急救援體系建設要起步
在市安全生產委員會的領導下,在本市各類安全事故應急總預案的框架內,抓緊編制生產安全應急救援預案。按照“快速啟動、及時處置、措施到位”的要求,對危險化學品事故、建筑施工事故、大型設備倒塌事故、特種設備事故等,建立快速反應系統,從事故接警處理、現場緊急處置、專家技術指導、救援隊伍調動、大型機械保障等方面,制訂一套完整的預案,爭取在年內付諸實施。同時,作為應急救援的基礎,要積極建立本市各行業安全專家信息庫。根據行業特點,把各領域內的技術專家集中起來,建立工作機制,為突發事故應急處置提供專業技術支撐,也為加強行業安全管理提供專業技術咨詢。
4.安全生產舉報獎勵制度要起步
8月份,本市將設立安全生產舉報獎勵專項資金,開通安全生產舉報專線962266,發揮廣大市民參與安全生產工作,營造“人人關注安全”的社會監督氛圍,對舉報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違法行為的,經查實后,給予舉報人一定的物質獎勵,確保危險化學品行業的安全生產。
5.事故預防機制的探索工作要起步
一是工傷社會保險的預防機制。積極與市勞動保障部門協商,從本市工傷保障基金中提取一定的比例,作為本市安全生產預防資金,用作安全生產的科學研究、教育培訓、社會宣傳等預防性工作。二是工傷商業保險的預防機制。在本市開展的危險化學品生產單位安全生產許可證審批過程中,按照“自愿與引導”相結合的原則,大力提倡危險性較大企業參與商業保險,使這些企業在參加工傷社會保險基礎上,再引入工傷商業保險的監督模式,用市場機制來促進事故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