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綏縣安監局為煤行業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2004-12-23
來源:廣西壯族自治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安全生產不是一蹴而就、一勞永逸的事,而一種動態的管理過程。長期的高壓狀態容易使我們的安監人員產生厭戰情結,對安全生產監督檢查極為不利。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建立長效機制—即用制度管理人。為些我們制定了《扶綏縣煤炭安全管理24小時全天候監控實施方案》,成立了全天候安全監控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三個工作小組—即專家組、駐新東礦工作小組、駐廣龍礦工作小組!斗桨浮芬螅侯I導小組每月召開一次煤炭的安全生產分析會,分析會主要是對上個月的安全生產總結,同時提出下一步的工作措施,針對安全工作中碰到的疑難問題進行研究解決;專家組每個星期至少對每個井口檢查二次,對檢查出的隱患要求礦井及時整改;駐礦的兩個工作小組實行24小時跟班檢查。檢查人員對實行“誰檢查,評論負責”的原則,對工作認真負責的人員實行獎勵。這些制度的實施,增強了安檢人員的工作責任感和積極性,使煤炭生產安全有了保障。
兩年來,我們對煤炭的安全檢查達96次,發現并協助企業整改各類安全隱患615項(處),有效地防止了煤礦安全事故的發生。我們在注重企業的現場安全檢查監督的同時,還積極協調企業的內部安全管理工作,協助企業制定各種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及時糾正在執行制度和規程過程中存在的偏差—如有一公司發生一起重傷事故,按規定要處理相關的人員,當處理到總工程師時,總工有些不服,認為這是私營企業的個人利益行為,辭職走人。對這件事,如果安監局不出面解決,將影響到企業管理層其他人員的情結,不利于安全生產。為此,在安全生產分析會上,我們把總工的辭職當作一個專題進行了公開討論。通過討論,大家一致認為,家有家規,國有國法,不論是國營還是私企,按有關法律法規制定各種規章制度是合情合理,照章辦事是天經地義,公司的處理是符合有關法律法規的。通過充分調動,把大家的思想統一到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的管理上來,為企業加強安全管理營造了良好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