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來,山西潞安環保能源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漳村煤礦事故發生率為零。那么,該礦是如何開展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呢?
建章立制筑防線
1999年以來,漳村煤礦堅持“五依靠”抓安全生產,充分發揮了各方面的積極因素。堅持依靠職工。他們植入安全理念,強化培訓,做好日常和經常性安全教育工作,讓職工人人干標準活,使職工自主保安能力大大增強。
堅持依靠各級干部的靠前指揮和超前管理,掌握安全生產主動權。實行干部工資與安全生產掛鉤的風險抵押,對科室管理人員和科級以上干部實行下井考核,既保證干部下井天數,又發揮監督實效。去年全礦干部零點、八點和四點班下井率分別達到規定標準的108%、105%和112%,干部在工作面安裝回收、過構造帶、處理工作面來水等困難期間跟班達625人次。堅持依靠正規有序作業,保證均衡生產,有效杜絕了盲目超產、拚設備、搶時間、搶進度給安全生產造成的隱患。堅持依靠深入持久的質量標準化活動,始終保持行業特級高產高效標準化礦井稱號。堅持依靠職業環境安全健康閉合管理。對隱患及時整改,進而追蹤制度上管理上存在的缺陷,從而達到持續改進的目的。
在堅持“五依靠”的同時,漳村煤礦安全生產管理還采用了“金字塔體系”,即礦安全生產委員會下設安全指揮體系、監察體系、保證體系、教育體系、宣傳體系和后勤體系,這六大體系齊抓共管,形成嚴密的組織領導體系。
與之相適應的是一套完善的管理運行機制:各級業務保安責任制、各級領導安全責任制、各級技術人員安全責任制、各級管理人員安全責任制、各工種崗位安全責任制,通過個人向班組、班組向科隊、科隊向礦逐級簽訂安全生產保證書和安全目標責任書,每個干部職工時刻銘記自己負什么責、干什么工作、達到什么標準。此外,漳村煤礦強化現場管理,向科技要安全。安全生產的重心在現場,安全管理好壞直接體現在現場。他們結合實際情況,制定了各種現場管理制度。近年來,漳村煤礦還完成了“一通三防”三大改造工程,使礦井整體抗災防災能力得到提高。
“以人為本”抓主動
漳村煤礦在安全生產中突出“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將人性化管理和親情化管理引入到安全生產中。礦長王志清說:“人是安全生產管理中的首要因素,做好人的工作,就抓住了安全生產的主動權。”漳村煤礦在生產隊組開展了“歷史上的今天”事故案例教育,開展了“我為事故算筆賬”活動,組織因工傷殘職工和工亡職工家屬巡回演講,用親身經歷警示礦工要時刻注意安全生產。針對“三違”頑癥,漳村煤礦以井下互保聯保和自主保安為主,安全監察和各級管理人員下井抓“三違”為輔。在考核方面,他們實行違章遞進處罰制,當月一人兩次或兩次以上違章,逐次加倍處罰;違章罰款返還制,當月出現一次違章后,連續三個月無違章,100%返還上季度罰款;違章扣分處罰制,根據違章情節扣分,累計50分以上,下崗接受強制培訓。
從去年開始,漳村煤礦針對井下戰線長、礦工勞動強度大、大多數礦工家屬不在礦山的實際情況,把職工班中餐食堂改建成營養食堂。營養食堂全天開放,每天飯菜不重樣,頓頓有蛋有奶有肉,礦工升井后可免費飽餐一頓。后勤系統從洗衣等日常小事到職工的婚姻大事,只要職工有要求,后勤部門都積極去辦。“三必訪”制度更是該礦實現親情化管理的紐帶,職工出現“三違”和家里有婚喪等大事,各級領導及居委會成員必登門家訪,了解情況,解決思想問題和實際困難,解除職工的后顧之憂,使職工能安心工作。